王妃她只想和离(双重生)(160)
芳沁斜瞥一眼,“嗯”了声。
心里想的却是,权贵人家她见过不少,这样卑微的王爷还是头一回见。
把人姑娘的吃穿用度全都要亲自过一遍不说,平时过去一次恨不得沐浴焚香跟要赴宴似的郑重,昨日夜里回来为了不吵到她,还要绕路回去。
这哪里是王妃,分明是祖宗。
这么想着,芳沁嘱咐道:“总之,院子里那位你们伺候好了,日后少不得好处。”
婢女连忙应是。
沈曦云不知晓这些细节,但也能感受到王府上下对她的重视,在用膳后难免说起,觉得过于隆重。
谢成烨闻言,静了静,道:“窈窈,本该如此。”
她是他认定的妻子。
或许此刻她不这么认为,但不影响他的态度。
他待她,再怎么重视,都是应该的。
沈曦云明了他未竟话语中隐含的深意,不知晓该怎么接话,难得沉默下来。
“我今日来,还有件事要同你说,关于孟云瑶,关于上辈子她的作为。”他不愿让自己的意愿成为这姑娘的负累,索性换个话题转移她注意力。
孟云瑶死了。
身份败露,一个混淆血脉的流民,不论是对于皇室还是曾经的太阴教都毫无价值。
加之她过于犯下太多杀孽,太阴教内前朝兰皇后留下的人手为她所用,暗中除掉过朝廷官员还有无辜百姓,死罪难逃。
谢成烨从中斡旋,为她选了一种死法。
“她准备要给你的那颗‘血海棠’,我还给她了。”
孟云瑶被喂下血海棠,躺在大理寺禁室内,同谢成烨说了最后一段话。
“我昨夜做了一个梦,梦里你六月回了燕京,把她关到了别院。你在外围剿太阴教,我们失败了,但我在最后做成了一件事。”
孟云瑶那时嘴角和眼角已经开始流血,仍然用尽力气在勾起一个肆意的笑,“我同皇帝交易换来他不插手,派人以你的名义去别院给她‘赐’下了血海棠。暗卫告诉我她死得很惨,很惨。”
孟云瑶犹不知足,补了句:“真畅快呀。”
谢成烨在听闻她亲口说出后,逐渐握紧了拳头,“你便不曾有过悔意?”
在得知沈曦云根本不是昭华公主,她恨错了人也杀错了人之后,她竟毫无悔意。
那一刻,他觉得用血海棠的惩罚仍然不够。
她上辈子用计逼死窈窈,他便也想让她尝一尝这味毒药的痛苦。
血肉逐渐溃烂,药石无灵。
让她知晓她殚精竭力苦心维系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笑话,让她饱受痛苦死去。
孟云瑶知晓血海棠的功效,但直到亲身体会过后才不得不承认,难怪当初慧觉给她药时如此谨慎,太疼了。
身体裂开一道又一道口子,血色弥漫。
疼痛令她想认错,求谢成烨找医者给她止一止疼,但一个转念,又选择咬紧牙关不认。
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后悔的。
孟云瑶咽气前,最后看见江州城外,一个瘦瘦小小的乞丐女孩,攥紧袖里的利刃,防备地盯着四方,落进远处一位温柔微笑的妇人视线里,她朝小乞丐招招手,给了她一个馒头和清水,并让仆人守着等小女孩吃完,免得被抢夺。
女孩狼吞虎咽吃着,听见仆人对妇人称呼“曹大夫”。
那是她还是流民“七儿”时,感受到仅有的温暖。
“对不起。”
她在幻觉中对着那妇人低喃。
“孟云瑶在世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句‘对不起’。”谢成烨扶着沈曦云在王府内散步,同她道。
虽然并不知这句道歉是对谁说的,但至少她到底是有了悔意。
沈曦云静默片刻。
“她既已死,旁的也没必要深究了。”
“好。”
谢成烨趁着今日空闲时间多些,又同她絮叨了许多,譬如他查到了月读的行踪,此人是兰皇后姊妹的孩子,同昭华公主是表兄妹,昭华的去向公开,月读特意拦住他的轿辇向他确认过。
“你没趁机捉住他么?”沈曦云好奇问。
她后来回过味明白谢成烨当时几次面对月读的奇怪大抵是醋了,如今得知他身份,不是千载良机?
谢成烨看出她脸上的促狭,控制着力道捏了捏她颊边的软肉,“他将功抵过换我饶了他,允诺余生隐姓埋名,归隐山野。”
不过,他没说,月读走前,同他说了件事。
“我第一次见沈姑娘,是在去岁江州城外的画舫上,那日是她及笄礼,她同她爹娘还有众多亲朋好友在庆贺生辰。”
河道上星火点点,仿佛被仙人撒了把揉碎的金箔。
但月读眼里,只有倚在船头轻笑地姑娘,梨涡盛着月色,眸中盛着整条星河。
谢成烨听闻此事后,默默在轿内独坐良久。
那时他不曾见过的窈窈,爹娘尚未逝世、无忧无虑的窈窈。
他既羡慕又嫉妒,还有几分难过。但知晓世事轮转,能再来一次已是难得,不敢奢求更多。
王府廊下,沈曦云拽住他的衣袖,也把他的思绪拽回当下。
“那你呢?”她关切地问。
谢成烨,你说了这么多人,你这些时日又如何呢?
午后的日光为他们两人身上披上一层轻纱,让男人向来深邃的眼眸里覆盖一层朦胧的晕染,他笑了。
“我很好。有了窈窈这一句,便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