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青梅竹马的万界之行(328)
钱星星立马说道:“就我每天过来吧,吃的什么,杨老师你完全可以不用操心。我从家里面带来粮食,正好我们家七个儿子都在工地上搬砖,每天也少的这样折腾。”
杨老师的老伴胡老师这时候才说道:“我们两个老的,之前儿女他们就和我们断了关系,现在我们也不想认回来了。有你们这些孩子在,院子里面也能热闹一下。”
杨大柱媳妇儿刚才看胡老师一直没有说话,所以就赶紧听了她的心声。
知道她也是情真意切的,赶紧说着各种好话。
商谈好了学习的细节,在杨老师的叮嘱下,钱星星决定第二天把所有的孩子全部都带过来。
每隔一周,家里面来一个人轮换在杨老师家中做饭。
粮食、挑水、砍柴,这些所有东西都需要运过来。
幸好家里面人多,村里的土地不用放下,男人在外面搬砖,孩子们也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一个月后,仲时遇已经完全胜任工地的所有技术活。
七个儿子最差也已经有了在工地上的一技之长。
家中的那14个孩子,在杨老师和胡老师的教导之下,因为天赋异禀,所以学起来极快。
连三岁的小孙女儿都已经识字超过200了。
若是按照钱星星最初的打算,孩子如果年龄太小,暂时不需要学习,他们应该更加注重玩乐一点。
但是令她意外的是,杨老师和胡老师的教学并不是死板的一板一眼。
在课堂上轻松有趣,氛围极好。
孩子们都纷纷忍不住被吸引,所以也最终学到了许多的东西。
为了让他们能够在之后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更好的教育条件,钱星星作主将孩子们全部都送到王家镇上的学校。
一个月时间,家里面的男人赚的钱也足够多。
所以钱星星就干脆在王家镇买了一个大院子。
一家人住着,虽然拥挤了一些,但是也完全够了。
最主要是这个院子离学校近,等一个月之后学校开学,他们就能够轻松一点。
第529章 儿媳妇们她们有读心术15
虽然说现在目前一家子在工地上都已经有所进步,但是仲时遇知道,这一点技术活完全没有办法去承担整个项目的施工。
要建造一座房子,并不是说只会码砖块这样就行了,它是方方面面所有的东西累积起来,是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然这个房子就不那么坚固。
钱星星在穿越的第一世就是一个享誉世界的女建筑师,那一个年代的建筑技术和现在的是相对更加落后一点的。
但是也只是技术相对落后,在后面发展的几十年,已经完全可以将这一些技术做的更好。
但是在这一世,她没有任何身份可以去提及自己的这些技术,哪怕说是灵光一现,也是可能会引得别人的怀疑。
在这样一个刚刚动荡结束的年代,完全不能去小看人民群众的力量。
思来想去,钱星星突然想到了一本书。
如果历史并没有变化,那么,一本被后世称为四大神书之一的《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在69年的时候第一版应该就已经出版,其中有一个章节就是包含土木建筑。
想要买到这样的书并不容易,但这并不妨碍钱星星去想办法。
她没有理由让自己显得更有专业性,但是仲时遇可以。
这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文字部分完全可以由家中的孩子来向他朗读。
孩子们都那么聪明,那么作为他们的爷爷,基因上更加受偏爱一点也是很正常的。
想到就去做,如果现在想要买到这本书,至少需要一认识个在部队里面当兵的人。
什么报刊亭之类的去买,不一定买得到,甚至连流通都不大可能。
在想完整个村子认识的人,也没有谁去当过兵。
钱星星坐在杨老师家的院子里抬头望天,一脸沉思。
“刘妹子一脸凝重,是在想啥?”
“唉!还不是我家那七个柱子,这辈子如果只是靠这样的体力活,又能撑多少年?我就想着让他们学一门技术,哪怕是造房子的技术也好。可是你也知道在我们这个王家镇,懂得造房子技术的人并不多。他们现在所学的一技之长,无非也就是拉水平、砌砖、铺瓦,等等,这类并不需要太高技术的活。”
“所以你想让他们学一些别人短时间内学不到的本事?”
“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在王家镇这个地方,找不到这样的师傅。如果有什么书图文并茂的写着,说不定我们还能拿来看一看,学一学。”
“说起来像这样的书,我曾经有一个学生,他们前些年一直在编撰。书里面的技术囊括了许多方面,怎么种地、怎么做木匠、怎么修房子等等都有。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这本书还能不能买到。”
钱星星双眼一亮,在这个年代,能够编撰这样书的,应该只有她想的这一本了。
“胡老师的那个学生是不是在某阳那边?”
“哟,刘妹子也知道啊?看来十几年前,他们这本书还是做得不错。”
第530章 儿媳妇们她们有读心术16
“胡老师,现在可还与那名学生有所联系?虽然我们家的几个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但是家里面的孩子倒还是识字的,看不懂的地方,让那些孩子读一读就好了。”
“你们两口子有这个心就已经很好了,孩子都那么大了,还在为他们谋出路。我应该还是可以联系到他的,一会等老杨回来,我们再去翻一翻柜子。”
“我这哪是为我们家七个柱子谋出路啊,完全就是为了这些孙子孙女。别的不说,就他们那股机灵劲儿,我们这些老的都不应该耽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