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55)+番外

作者: 貔貅爸爸 阅读记录

“不养的话那就算了。”

“养,怎么不养!”

“我还跟娃娃说送他读书呢!”

“就是!我娃娃那么聪明!我必须送他去读书!”

一个个说着就往县衙那边去了。

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好不容易能够读书,他们难道要断了娃娃们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么想着,一个个都往县衙去了。

这一天县衙原本从庄子上搬过来的蚕虫便都被百姓分了,还不够。

第二天又去苏妙的庄子上搬了一批过来,连续几天县城里面都开始养蚕。

为了养蚕,县城的百姓还专门跑到城郊那边去扒拉桑叶。

听到这事苏妙就说了一句:“摘叶子就摘叶子,若是以后还想养蚕,就别破坏了桑树。”

钱县丞听了,就笑道:“您不用担心这事儿,现在谁要坏了桑树,他们头一个急。”

如此苏妙笑了笑:“现在养蚕是一件事,不过家里的妇人老人便可以忙活了。现在我们需要去书肆买书,何不找些闲人去运书?”

“工钱照着给便是。”

钱县丞肉疼道:“您可真为他们着想。”

“不然怎么叫父母官?”

钱县丞忧愁着脸走了,跑过去给周主簿说了这个事情。

周主簿没什么表情,他已经习惯了自家大人时不时花钱的举动了。

“这次买的书也确实多,多些人来看着也好。不过难民也要招一部分人,给他们些生存下去的本钱。”

“他们那边好像也养蚕了?”

“是养了。”这事周主簿在弄:“前几天领了蚕回去养的。”

“这东西一养便是数月,希望他们有点耐心。”

两人说了些闲话便散了,各自又去忙活。

五月底的时候,买书的车队聚集了近百人,里面除了有十个衙役,还有的便是苏妙派出去的付安和张克。

其余的便都是招来的人,一部分难民,一部分县城里面的人。

“去吧。”

苏妙站在县衙门口,看着他们拜别:“这些是你们未来娃娃的要用到的东西,都好生看管。”

“是。”

车队是五月底一早出发的,拉上几个空马车,一群人便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这么多人一走,顿时感觉县衙里面清静了好多。

不过一想着马上果子就要熟了,他们便又开始忙活起来。

仁叔那边试验过了,庵波罗果还是青色的时候提前摘下来,等到运到那边的时候,也差不多会熟了。

味道上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庵波罗果若是卖过去,这银钱也要多上一点。

说做就做,先把第一批果子摘下来,包括一些百姓要官府帮忙卖的,还有一些无主的庵波罗果树便直接划成县衙的私产。

而后便拉了一车又一车开始以蟾洲为中心,拉到远处或者更远的一些地方贩卖。

庵波罗果在蟾洲不稀奇,出了蟾洲便是难得的好东西。

样子稀奇,颜色明亮好看,就是价格贵了些。

不过也不着急,一些州府里面的人有的是钱,庵波罗果出乎意料的卖得不错。

很快便又拉了第二批出去。

每一次青渝县拉送东西都要招上近百人一块出发,累是累了点,但却值得。

远的地方一趟下来差不多有三到六两,再远的还可以挣上近十两银子。

要是多去几趟,没准就可以在县城里面买房子了。

有这想法的人都期望县城的房价涨得慢一点,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总感觉现在县城里面的人越来越多了。

六月底的时候,出去买书的人才一脸风尘仆仆的回来,一群人跟在马车后面步行,马车里都有装上了书。

回到青渝县的时候众人都感觉眼睛有些热,擦了擦眼眶赶紧回去。

听闻他们回来了,周主簿立马让人过来结账。

有人摆摆手表示不用着急,周主簿笑道:“知县大人说必须要在你们回来的时候就把银子给了,免得你们担心官府说话不算话。”

“都累了这么久,就不想看看银子?”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憨笑起来,还有人说:“之前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也担心你们不给银子。”

有人接着他的话说:“但是咱们去买书的时候,看着那掌柜的说,一本书就一两银子,县衙买了那么多,还买了纸笔那么多东西,我就觉着,您们肯定不会亏了我们的工钱。”

“行了,行了,赶紧来领钱吧。领了好让我歇会儿,行不。”

“行,行!”

领了钱的笑眯眯的回去了,跟着人说着自己出去的见闻。

尤其是一本书一两银子啊,贵,太贵了!

“这么多银子,到时候束脩得要多少啊?”

这话一出,许多人就开始担心起来。虽然一些人有钱了,但家里现状还不是那么好过的。

“到时候再说,要是县里还有活,我就多去接点,累是累了点,可是县衙大方,这一趟出去我就挣了三两银子。”

男人安抚妻子:“我去了外面才知道,一些小县城里面连县学都没有,咱们也是遇见了个好官,不仅给咱们修县学,还去买书。”

“我知道。”妻子嗔了他一眼,而后又看向酣睡的儿子女儿,轻声道:“我听到了消息,县衙还要招人手帮忙做果干,到时候要拉出去卖,肯定得再招些人,咱俩努力努力,争取多挣点钱。”

“嗯,放心吧。”

不止一家人有这些谈话,夜里的灯亮了许久,他们才熄灯睡下。次日一早便有县衙通知招人做果干。

这边要的都是些手脚干净的妇人,优先家庭比较困难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