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61)+番外

作者: 貔貅爸爸 阅读记录

第194章 为官(17)

在县衙运送出去的蚕丝队伍回来之后,安家那边的回礼过段时间也到了,这应当是她外祖母准备的,送礼过来的还是安府管家的侄子,安生。

这人还是要见上一面的。

苏妙看了眼玉禾,玉禾心领神会,让人带着那管家去了会客的正厅。

她过去之后安生连忙向她行礼:“老爷,太太都很思念您,担心着您在这边过得不好,这次您写了信回去,老太爷,老太太可高兴坏了。”

“是我不孝。”苏妙叹了一口气:“待会儿我再书信一封,你回程的时候带回去。”

“是,到时候老太爷、老太太肯定会很高兴。”

“你跟我说说老太爷、老太太的事情,不在赋都我不能尽孝,已是不对,现在也只能借你之口说些他们的事情了。”苏妙让他坐下回话,安生连道不敢。

苏妙再三劝说,安生才坐下,却只敢坐了半边。

他抬头飞快的看了苏妙一眼,小心回话:“老太爷、老太太身子康健,倒是无事,只是念您得紧。”

“那舅舅、舅母们身子可好,上次拿回去的果干可爱吃?”

“老太爷、老太太年纪大了牙不好,不怎么吃,倒是府里的哥儿、娘子们爱吃。”

“是我不对,应当送些软和的东西回去…………”

两人聊了一会儿,等玉禾过来说膳食做好了,才停止交谈。

“说了这么一会儿,拦着你用饭了,这会儿做好了你先下去吃罢。”

“谢表公子体谅。”

看着安生出去,苏妙这才端起一旁的茶水饮了一口,方才说了那么多话,嘴巴有些干了。

喝了点水,转身去了书房,准备练练字。

青渝县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只是现在还看不大出来。下午的时候安生请示了苏妙,要出去转转。

苏妙笑道:“可以,不过你要不要人带你去?”

“不敢劳烦表公子,奴才自己出去转转就好,顺道给家里人买些东西回去。”

“那你出去吧,瞧着什么老太爷、老太太喜欢的也可以告诉我,到时候我备上些一块送回去。”

他一走,苏妙就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着刚写好的一张大字,她拿起来晾干。

端正方圆的字体,一笔一划都充满了平和的美感。

她的字越来越像兄长的字体了。

安生出了府,一出去便是人声。以往在赋都的时候,达官贵人们住的地方反倒是极为清静,这一出来便是嘈杂的声音让他还有些不适。

定了定神,他挑了个方向走。

比起刚刚才发展起来青渝县,从小在赋都见识过各种繁华的安生看这里的一切都觉得简陋。

就连一个茶楼都寻不到,这地方当真穷困。

他瞧了瞧,找了个人多的地方走过去。

安生只在青渝县停留了一天便修整了队伍再次出发。

苏妙让仁叔备了些回礼,安生带走一车,另一车是送到秦安去给她爹娘的。

老家的族人不好相与,苏妙总得找机会给她娘撑撑场子。

免得有不长眼的去打扰她。

安生走了,苏妙又恢复了以往的日子。

这段时间钱县丞有些忙,两个地方不能尽数看到。所以苏妙暂且去河道那边看看,河道已经清理好了,这会儿是正在修建堤坝。

她过去的时候,那些百姓还正在忙活。

现在日头也不小,抬头看一会儿太阳便觉得晃眼。苏妙半眯着眼睛看着那边一个个光膀子挥汗如雨的汉子,叫人给他们备上些凉茶,免得人中暑。

以往这些事情都是朝廷征了徭役忙活,苏妙过来便直接给工钱还包管吃住,比起以前来说真的是好太多了。

其实百姓都很容易满足,他们现在有肉吃,娃娃也在读书,家里的婆娘们养蚕的养蚕,这也是一份不少的家用呢。

堤坝差不多高十五尺,这只是露出地面的高度,宽八尺。这堤坝需从上游绕弯处开始修建,总长二十五丈,苏妙只想在自己任职期间修建而成便可。

这件事将是她在任期间做过最大的一件事,若是建成,必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而目前这里才打好了地基。

“拜见大人。”

这边还有衙役在监工,见着苏妙连忙过来问好。

苏妙点了点头:“若是有中暑的,直接拉进县城救治,药钱县衙出了。”

“是。”

衙役听了,难免感叹苏妙仁善,若是以往征徭役,不死上一些人不可能。

都以累死的病死的居多。

现在大人不让日夜赶工,反倒是不急着慢慢来。

苏妙又走到前面去看了,视线越过河面便能瞧见远处的青山,以往还能看见一栋栋青砖白墙的房子,这会儿却是没了。

青山依旧,绿水如一。

耳边是乒乒乓乓的敲击声,苏妙在这待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烈日渐渐隐去,路旁的树落了些叶子,叶子却依旧绿着。过了秋季缓缓进入冬季,青渝县里却没有什么变化,苏妙只感觉自己稍稍加了一件外袍,以及身上时常冒出来的痱子没有了。

其余的一切如常。

哦,要说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今年城外的难民大多都有了银钱在县城买了房子。

银钱不多的,去不远处的村子批了宅基地,住了进去。

今天腊八,还有百姓端了自己精心熬制腊八粥送了过来。

一家家一户户的,凑起来比她府上熬制的腊八粥还多,苏妙连忙让玉禾熬制了一些,这才够送。

玉禾将百姓送来的都倒在一起,先让人吃了点,后面才端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