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雀[京圈](136)
苏却紧张道:“你当时受伤了?”
“嗯,摔下去的时候撞到了石头。”林慕笑了笑,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可家里没人注意到,也没人关心。”
她抬头看着苏却,眼神平静得可怕:“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在这个家里和鸡舍里的鸡没什么区别。”
空气骤然安静。
“所以那天晚上,我跑了。”
“我偷了他们收的彩礼钱,骑着父亲的摩托车就跑了。到了城里,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大。”
林慕忽然笑了,那笑意像是在黑夜中成功越狱的逃犯。苏却仿佛能看到那个十七岁的少女,在夜色里骑着摩托车,带着一腔孤勇冲向未知世界的模样。
她轻轻摩挲着杯沿,语调缓了下来:“后来,我开始打工,奶茶店、外卖、保洁……什么能让我留下,我就做。”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凌晨时分,在格子间的玻璃墙外,看着那些还亮着的灯光,像是一颗颗被困在水泥森林里的星星。”
“我总觉得,那里——总有一个角落,是属于我的。”
苏却抽了抽发酸的鼻子,手里的记录一刻也没有停歇,“所以,你就开始写作了?”
“算是吧。”林慕轻笑,“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文学奖征稿,奖金还挺高。我咬着笔头想了想,跑去网吧花了一天,把我之前写的一些随笔整理出来,投稿了。”
“然后,我等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
苏却微微皱眉:“新设的文学奖?”
她认识林慕时,只知道她获得了国内最顶级的新人文学奖,但她从未听过林慕的起点,还有这段经历。
“对。”林慕点头,“三年前的事,我是那个奖项首届的得奖人。其实一开始,我只是冲着奖金去的,但后来他们不仅给了我奖金,还帮我孵化后续的作品,把我的文章推到了更大的平台,才有了后来的《格子间里》。”
“也是那时候起,我才真正成为‘林慕’——一个有自己的名字,有自己作品的人。”
“那个机构太有眼光了,挖掘了这么优秀的作家。”苏却不由感叹:“这个机构叫什么呀?”
“我也不知道。”林慕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当年去燕北领奖时,我偶然撞见了一位很有礼貌的先生。”
苏却神色微微一顿。
“他年纪不大,穿着很讲究。”林慕回忆着,“本来以为是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后来才发现,他其实是资助人之一。”
“我还记得,当时问他,‘先生,您也喜欢文学吗?’”
林慕轻笑了一声,像是在回味那个男人说话时的神情。
“他低低笑了一下,眼神深远,像是在回忆什么。”
“然后我听见他说:‘我爱的人喜欢,所以我也在尝试了解。’”
“‘我很感激她,让我见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世界。’”
苏却的心猛地一跳,指尖顿时攥紧了笔。
她屏住呼吸,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你当时没问他叫什么?”
“没有,”林慕摇了摇头,“不过,我听见有人喊他——”
“江先生。”
第60章 “要不要把我也收了?”……
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面前这个小美人又低头了,化妆师终于忍不住伸手稳住了苏却的下颌,不让她再悄悄低头去看手机。
“宝贝, 你在等谁的消息吗?”她打趣道。
苏却回过神来,随口否认:“没有。”
“别摇头!”化妆师无奈地提醒, “再动假睫毛就要贴歪了。”
苏却赶忙收住动作, 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
她昨晚睡前查了很久关于林慕提到的那个奖项。设立时间大约三年前的冬天,地点在燕北, 主办的工作室信息模糊不清,只知道坐落在一个极为核心的地理位置, 注册资本惊人,且与许多国内外知名出版机构有合作。但是,找不到任何对外宣传信息,只有每年定期发布的征稿启事来证明这家工作室依旧存活着。
燕北姓江的那么多,难道什么事都要和江津屿扯上关系?她有病吗, 怎么最近动不动就想到那个人?
有病得治。
她正胡思乱想间,手机便响了。是主办方的电话。
“Hey Ms. Su,您有时间下来走一遍彩排吗?不然等会儿读者入场后,现场可能就不太方便了。”
苏却一边听,一边对着镜子比了个“快一点”的手势, 催促化妆师收尾。
化妆师无奈地放下刷子,“别人都是求我仔仔细细画得美美的, 你倒好, 连平均时长都不到。”
苏却笑得自信:“天生丽质,没办法。”
化妆师一时竟无法反驳——确实,美人骨相, 五官精致,气质本就张扬鲜活,随便点缀几笔就让人移不开眼。
苏却整理好裙摆,回头对隔壁座位的林慕笑道:“我先下楼走一遍流程,你慢慢来,不急。”
-
苏却抵达会场的时候,会场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他们这次选择的会场是一间书店,中间的休息座区域被改成了一排排椅子,围绕着主讲台。
工作人员正调试着麦克风音量,见她过来,忙迎上前:“苏小姐,我们先过一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