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相知犹按剑(293)
他忽而笑了笑,难怪当初张陏提出要娶这段家长女,不愧为都邑第一才女,三言两语之中竟做的如此挑拨。
“一面之词,当不得真。”许文棹敛眸,声音波澜不惊,“眼下楚霁大军攻势甚猛,此等言论如动摇我军心……”
“尚书令。”段明润下意识出言起身,以他段家的身份地位,即便是他许文棹,无论如何也要三思而行。
但许文棹只是略微抬手制止,温和道:“不必多说,来人,将她暂且压入尚书台看守,任何人不得进出。”
段姝焉脑子一片空白,许文棹的反应全然不在她的预料之中,信也好不信也罢,终归都会产生猜忌,而大战在即,哪怕是有丁点疑心都足以让他们排兵布阵时有所犹豫,这就足够了。
可他却要关押自己?为什么?
第166章
异心 “假天子坐镇都邑”
“人证物证皆在, 并非我一面之呃!”侍从遵循命令,不等段姝焉再开口,便强行将人压下下去, 一场不大不小的闹剧便这样悄无声息的结束,似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许文棹视线一一扫过众人,分明春夏时节,却沁出一分冷,他声音清润,不疾不徐的安抚:“眼下, 都邑城大敌当前,却逢丞相出征北伐, 正是小人可乘之机。”
“但我与司马大将军乃旧日好友, 故而深知对方为人, 赵氏一门对天子忠心耿耿,正如段夫人所言, 此乃嫁祸栽赃之举。”他微微勾唇, 继续道,“但,那腰牌一事终究是真是假都未可知, 如今卫尉不在都邑,只单凭段夫人一己之言,实在是不可信,因而我只能冒昧关押此人, 等战事平息后上报丞相,另行调查。”
“如今重中之重,是抵御晋赭王造反,命都邑所有兵马戒备, 城门封锁,城门校尉率兵马十二时辰换班值夜。”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纷纷侧目,依次抱拳领命。
“北军中候,带着你的人驻守四方城门,城内巡逻兵十人一组,防百姓动乱与奸细作祟,卫尉丞、羽林监看守皇宫,任何人不得进出接近天子……”
只言片语间,整个都邑城厉兵秣马、壁垒森严,身着铠甲头盔、手持长刀战戟的甲士排队穿行于街巷,坊门内外执勤巡逻,胆子大的百姓伸着脖子朝外看去,越发觉得可怖。
这等景象,似乎已经很多年不曾见过了,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
大将军幕府内众人领命而去,片刻间,仅剩下赵氏的人脉,赵喻沉沉舒了口气,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一口,这才道:“赵洵。”
声音低沉微哑,带着武将的威严,赵洵顿了顿,看似乖巧般垂首:“叔叔。”
“我记得当年楚懋死后,似乎有人时隔一月便动身去了兰干。”赵喻慢条斯理的开口,但显然是知道了什么,赵洵比之这等老狐狸,动作还是大了些,他抿了抿唇,反而抬眼直视对方:
“是。”赵洵说,“是晚辈派人去争夺兰干兵权的,虽说兰干五大营的精兵追随几位将军,但其余少说千人兵马是认楚懋的,这些人尽数被晚辈收揽,屯兵兰干与都邑交接处。”
“如果叔叔需要,晚辈可以......”
“啪”。
赵喻手中的白瓷茶杯从案上凌然飞落,碎在赵洵身侧,清淡茶香混杂熏香飘绕身侧,留下浅薄痕迹,赵洵垂眸瞥了一眼,一动未动。
不高兴了。
为什么?
“你可知错?”
这不是叔叔对待侄子的态度,没有亲昵,语气中尽是漠然与压迫,连同站在外廊等待的沈度都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但赵洵似乎习以为常:“虽然徐氏如今占据都邑城,从上到下文臣武将大多由徐氏掌管,可我赵氏乃中原十姓之一,叔叔身为大将军,手握兵权,早晚受人忌惮,因而晚辈有意为赵氏谋个出路,是无可奈何之举。”
这意思便是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
赵喻冷笑一声,自席间起身,宽大健硕的身形笼罩,他缓步上前,居高临下道:“不论这人是谁杀的,赵氏腰牌能被人在楚懋身上翻出来,你就已经足够愚蠢,错上加错了。”
“既然屯兵,那便好生养着,别被人发现了,至于腰牌一事,给我处理干净,别让我再听见有人拿此事做文章。”
赵洵双眸微亮,只道:“是。”
“起来吧,别一味跪着,让你娘知道了又该心疼了。”赵喻心烦的挥了挥手。
赵洵撩起衣摆起身,彼时二人面对面站立,这才看清双方面容的相似之处,眉骨鼻尖几近相同,只是一人倨傲肃然,一人少年爽朗。
“叔叔,还有一事。”赵洵四下扫视一眼,低声道,“前儿个环琅柳植声称天子曾发出密诏,却不知落入谁人手中,侄儿觉得十分奇怪。”
“此人早不说晚不说,偏生此刻忽然到访,我担心是有人故意为之,只是目的实在不甚明确。”
“诞辰之际我不在主殿,不知内里情景。”赵喻蹙眉,当时天下各势力召集于都邑,为防不测他亲自坐镇监督,连忙数日不曾歇息。
“太久远了,侄儿只依稀记得,当日似乎闻人朗与柏萧鹤起了争执,在大殿动起手来,这事儿是被徐行出面阻拦,然后……”赵洵一顿,眯了眯眸,当时场面热闹,他光顾着看戏,其他事全然没什么印象,时隔多年,竟只记得当时那碟小食滋味相当不错t。
这不对。
“我记得,嗯……嘶……”
赵喻无声的望着他,半天叹气:“想不起来就别勉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