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思考人生的日子(158)
“三婶,难为你替我们家筹谋这么多了。” 明新微冲明二哥安抚一笑,“不错,我确实有意退婚,能和和气气把这事情办成了,比什么都强——至于新芙,我劝她不要去搅陈籍这趟浑水,外面光鲜,内里未必。不过她的婚事,也轮不到我指手画脚,我只能言尽于此,最后如何行事,还得你们自己决定。”
明家三婶没想到明新微如此好说话,一时喜出望外道:“我就说嘛,一笔写不出两个明字,二郎,你也听到了吧,她三姐也同意换婚呢,你同陈姑爷相熟,改明儿就去探探口风,我们也好有个准备不是?”
明二哥左右看看,生出几分焦急道:“你怎么忽然有了这想法?之前我们一同回兴仁府老家待嫁时,不还好好的吗?是不是杨——” 因着三婶在场,说了半截,又赶紧打住,后面的话吞下不言。
三婶眼珠子一转,当真是女生外向,心里有了野小子了!真真是老天开眼,让这金龟婿掉她三房头上。她心里快要笑出声,面上的语气却不显,只道:“哎呀,二郎,你这三妹妹你还不晓得吗,她写的那些文章,你自小也看不明白,如今她出去涨了见识,心里怎么想的,你只怕就更弄不明白了。”
明二哥一时间只觉脑门嗡嗡的,一时怕自家妹妹是喜欢上了某小子,被人占了便宜,一时又怕她并非是喜欢上了某小子,却被人占了便宜,一肚子问题想要问,偏偏三婶在面前,又不好明着问。一急之下,大冬天的,额头上竟也出了一层白毛汗。
“既然他弄不明白,那就让我来弄弄明白!”
忽然一人沉声道,如石掷地,将明家三婶唬了一跳。她转头一看,正是明老爹,想到自己方才得行为却有些越俎代庖,忙往一旁退了退,嘴里喏喏叫了声“大哥”。
“你们两个,同我去书房,说说清楚。” 明老爹的眼风将三人一一扫过,面沉如水,“三弟妹惯爱操心,要不要一起来啊?”
明家三婶脸上一臊,倒是会看脸色,知道有明老爹在,没她什么好果子吃,讪讪道:“那、那就不用了,我就是在廊下同孩子们闲话两句——枢哥儿方才宴会上吃多了,说是肚子疼了,我还得回去看看,就先回去了。”找个借口急匆匆走了。
廊下不是说话的地方,明老爹沉着脸,领着兄妹二人去了书房,潮生阁。
“说罢。” 明老爹大马金刀往圈椅上一座,方才他听了一耳朵,明二的话不清不楚,但想来是知道些内情的,“都给我说说清楚,究竟怎么一回事。”
第92章
书房夜谈 “人能够被杀死千百遍了,还……
明二哥略带迟疑道:“谁、谁先说啊?”
明老爹恨铁不成钢地瞪他一眼, 听女儿在一旁道:“二哥先说吧——之前大哥跑来同我来说什么杨束反了,他昏头昏脑地, 也说不清楚,如今二哥从战场上回来了,正好可以从头捋捋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明儿哥还未开口,明老爹听了这话,当即被点
了炮仗炸了:“你还问他?你就是为了这么个野小子,要同克恒退婚?”
“并非如此。” 明新微倒没动气, 反而心平气和道, “立安山这一遭,虽凶险,却也算我的机缘, 之前没想明白的事, 现在想明白了许多, 又碰巧与陈官人有了些交集,考虑再三, 还是觉得不太合适,与其日后闹得难堪,不如干脆提前斧正。”
“合适?你懂什么叫合适?” 明老爹忍不住眉毛竖起,“你小小年纪, 以为自己有多大见识?拢共见过几个男子?居然开口闭口谈什么合适?如此姻缘, 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你说说哪里不合适!”
明新微心想, 合适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合适的人各有各的不合适。她没仔细分说哪里不合适,只是道:“这日子, 是我要去过,并非你们要替我去过。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水里的鱼,难道它自己还不知晓它适合在茶缸里,还是湖海里吗?”
“什么水缸湖海,明家的女儿,就合该生在亭台水榭之地,富贵温柔之乡,要跑去海里,那是找死!” 明老爹也是气得口不择言了,竟然顺着明新微的比喻胡乱说了下去。明二哥一看不好,连忙打断道:“你们都在说些什么呀,我怎么越听越糊涂,要不还是我来说吧。”
父女二人转头,齐声道:“你说!”
明二哥咽咽唾沫:“这叫我从何说起呢——不如,就从送完三妹归家说起吧。克恒手下有一叫石谨的,最是办事牢靠,武艺高强,克恒命他立下军令状,由他护送三妹回东京,我看在眼里,也内心稍安。我原本想过,凭着这身性命不要了,烽火连月,也该亲自送妹妹回东京,但此前是我大意妄为,铸下大错,心中悔恨懊恼,只怕自己再出差错,万死难赎。”
明新微心道,陈籍那等老狐狸,想必言语间将明二哥的错处拿到,明二哥自然不敢再送自己回京。
“于是我便留在了济州,只修了一封家书,同克恒的公文一道送上东京,此后同家中书信往来,也多亏克恒从中行了方便。”
明新微心中哂笑,可怜明二哥已被这准大舅子收拾得服服帖帖,说正事呢,也啰啰嗦嗦为他表功劳,但此时听了也不作声,单看他接下来还要说些什么。
“我原想着,经此一事,克恒派人送蝉光归家,已是仁至义尽,理该当我们家主动提出退婚,以全双方脸面,因此,向他答谢时,也透露了这番意思,哪知克恒是真君子,说既已合过八字,又过小定,理当完婚,岂可因人力不可抗拒之事,出尔反尔,视婚姻为儿戏,又陷蝉光于不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