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梁山思考人生的日子(177)

作者: 张其数 阅读记录

明新微却扇遮面, 不动如山, 觉出陈籍正对自己怒目而视, 心想, 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就受不了了?一会儿还有他丢脸的时候!

陈籍面上表情不变,嘴唇也不动, 往她这边挪了半步,几乎从牙缝间挤出几个字:“你要作甚?”

明新微捏着却扇,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内心也有些打鼓,人怎么还不来?不会临时变卦了吧?

终于,在陈籍和明新微都快忍耐不住时,人群里有人高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

这把嗓音有些稚嫩,雌雄莫辨,众人一齐望去,见是一位身量未足、尚未变声的小郎君。他抱着灵位从围观的众人身后挤出来,走到明新微面前,躬身行礼道:“这位娘子,请等一等,真是对不住了,陈官人同我阿姊夫妻相称,在迎接新娘子进门之前,理当要先请我阿姊的灵位进门。”

这等八卦一出,原本在前院等着观礼的来宾,有那耳朵灵的,眼睛一亮,说一句“门口似是出了乱子,我去看看”,拔腿快走。像童枢密使那等高官,原本还自恃身份,不愿挪动,但见周围人呼啦啦往外跑,纠结一二,也被人簇拥着,去门前围观。

一时明家三开的大门前,三级青石台阶,满满当当站了不少京官,个个儿伸长了脖子,耳朵竖得老高。

陈籍大皱其眉,冲站在远处的石慎道:“都是死人吗?”

石慎等人一个激灵,迈步就要上前,明新微却出声制止:“慢着!不说清楚,岂不是平白让陈官人但了污名?” 她蹲下身,与这小儿齐平道:“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你阿姊是谁,又为何抱着灵位?”

那小儿不过十来岁,稚言稚言道:“我叫易哥儿。我阿姊?阿姊便是阿姊啊,是陈官人的浑家,是天禧元年同陈官人永结同心的,陈官人说,等元配过世,会迎她过门,后来、后来阿姊便成了这个灵位,陈官人也没来。”

来宾中稍有些权柄的官人听了,有些失望,原来就一短命的过气外室,有甚新鲜 不过在婚礼上闹起来,也有些臊皮就是了。

陈籍喝道:“石慎,还在等什么?!”

“唉——稍等,稍等!” 童六郎也回过味儿来了,跳出来张开双臂拦在那小儿面前。

这等稚儿,怎么可能自己跑来控诉陈籍,多半是明新微留的后招,他连忙打了个配合道:“我觉得明小娘子说得对,怎么能任凭这等无知小儿,信口雌黄,败坏陈官人清誉呢?今天,必须当着众人的面说清楚了才成!不说清楚,谁都不能进这个门!”

“我阿姊也不能进吗?” 易哥儿在童六郎腰旁露出个脑袋道。

童六郎转身摸摸他的头道:“不怕,你若说清楚了,咱们让这个穿大红袍的,抱着你阿姊的灵位进门。”

身穿大红袍的陈籍彻底黑了脸,冷声道:“我陈某人的家务事,还轮不到你童家一个小辈来置喙吧!”

“六郎!休得造次!” 童枢密使从见到童六郎的那刻,便满面怒色,这不肖子孙,没去应天府书院念书便罢了,竟还在这里裹乱!

明新微见童六郎悻悻退开,便温言冲易哥儿道:“易哥儿,你方才说,你阿姊变成了这牌位,这是怎么回事?”

易哥儿脸色一黯:“我也不懂,只知道每次陈官人走后,我阿姊都浑身带伤,以泪洗面。去年最后一次见面,我阿姊伤得最重,哭得也最厉害,后来,就、就——”

陈籍这时哪里还看不出这是明新微设计的圈套?这易哥儿是柳折枝的弟弟,平日里猫儿一般躲在影子里的崽儿,哪里有胆量和勇气上门来同他对峙?但若想凭借这点捕风捉影的污名,就想扳倒他,挣脱他,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

“你缺多少钱财?” 陈籍走到易哥儿面前,淡定道,“我现在也想起来了,你是柳折枝收养的小子吧?我佩服柳娘子弹得一手好琴,时常照拂一二,但自去年起,再没去过了了。她竟何时没了,我都不知道。想必她去后,你小小年纪,生活无着,无以为生,一时想左了,想捞些偏门,也情有可原。”

“要是平日,你这般污蔑朝廷命官,刺配三千里都是轻的!” 易哥儿被吓得一抖,又听陈籍继续道:“但今日我大婚,就不同你计较那许多了。石谨,你准备一份花红利市给他,算我一点善心,免得这孩子流落街头。”

易哥儿被陈籍的影子一罩,不知是被“刺配三千里”还是他的气场唬住,总之呐呐不敢再说话,束手束脚地立在原处,只敢盯着自己的脚尖。

明新微暗自皱眉,从一开始,她便有意让所有的对话都由自己引导,便是怕他这样。从福云传来的消息看,陈籍在易哥儿心里的的积威还是太重,若不是为了他阿姊,根本不可能说动他。

眼看陈籍三言两语,就要翻盘,明新微提了一口气,高声道:“且慢!陈官人何必吓唬一个孩子?易哥儿方才的话,我是听明白了,这柳娘子的死,似乎同陈官人脱不了干系。”

她冲观礼的众人道:“我虽同陈家有婚约在身,但也不能偏帮,如今既然有命案发生,婚礼就须得暂时搁置了。不知在座的各位,可有开封府的?”

陈籍都要有些叹为观止了,能想出如此计谋,也不愧是立安山“辛明”了,但他心中冷笑,再聪明又如何,他不信他陈籍下帖请来的宾客里,有谁当真敢应她的话。

“钱七郎,我记得你是在开封府任职,擅长推鞫之术?”

明新微目光扫过,如风吹麦倒,人人都回避她的目光,好不容易瞥见一张熟面孔,心下一喜。她记得这位钱七郎还算热心快肠,帮助过她,虽然算是帮了个倒忙吧,但心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