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梁山思考人生的日子(35)

作者: 张其数 阅读记录

刘阿柱微微瞪大眼睛:“天王投身了凡胎,还有神通?”

八字胡道:“佛国金印打在魂魄上,凡胎**拘它不住。”

刘阿柱张了张口,没说话,最后转头问同村的老兵:“刘大哥,你怎么看?”

刘大哥冷笑一下:“只怕是敌军来诈,速去禀告左护法。”

左护法此时正在城中同河间天王一起传道,今日日落之时,仍然冥顽不明之人,便要人头落地。天王传法一炷香,便让众人自行领会三炷香,四周俱是梵呗吟唱,磬锤敲击引磬,发出空远的“臻臻”声。

梵香自缭绕,天王衣袂飘,信手挥古琴,余音绕松梢。

明明一派梵歌雅乐,河间天王肖无妄心中只有两个字:无聊。

但人心,是他成事的关键,只好耐下性子受此寂寞。别人钻研科举,求的不过是位极人臣,而他还钻研佛经,求的却是这天下共主。

此时左护法附耳过来低语了几句,他面具后的眼眸显出几丝兴味,问:“就三人?”

“不错,城外旷野未见驻军。”

他手下拨弦未停,依旧沉缓,一曲终了,才让右护法上台讲法,自己悄身退出人群。

此时前去报信的小卒已然回到了城门,“天王仍在城中传法”的消息如同水入油锅,墙头上瞬间哗然。

刘阿柱义愤填膺,冲着城下喝道:“何方贼子,竟敢冒名顶替河间天王!”

尉迟礼奇道:“怪了,我们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冒名顶替有何好处?”

刘阿柱见对方风轻云淡,跳脚道:“你胡说!河间天王明明在城中传法!”

“哦?贝州城中也有河间天王?” 尉迟礼一脸疑惑。

明新微一笑,唱红脸:“释迦佛谢世,弥勒佛持世。佛经里早就透露了天机,想必多的是人读了佛经,想要承佛陀之志,广渡有情。”

尉迟礼唱白脸,瞪圆眼睛,切齿道:“只怕有那妖魔借了佛经作为障眼法,在此作乱,名为渡人,实是杀人!”

刘阿柱正要反驳,却听身后有人说了一句:“天王来了!”

果然,只见一白衣青年信步从角楼处走来,立在垛墙上居高临下地看了城下三人一眼,未发一言。

刘阿柱如同找到了主心骨,这还是他第一次距离河间天王如此近,他近乎虔诚地看着那面具道:“天王,城下之人说、说自己也是弥勒下生的「河间天王」,还说我们城中并不算渡人……”

对方“名为渡人,实为杀人”的言论,刘阿柱没敢说全,但肖无妄来时便听到了。他将目光从城下三人身上收回,对刘阿柱温和道:“不必相争,口过以「大妄语罪」为恶业最深。”

“是、是!大妄语罪,死后当入阿鼻地狱!” 刘阿柱激动道。

左护法见状,便知道肖无妄要演一出菩萨低眉,他只好金刚怒目了,便喝到:“你三人来此信口雌黄,是何道理?今日若论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便叫你领教领教我教中真义,断容不得尔等在此放肆!”

明新微三人原计本是要玩一出「真假天王」,激怒城上兵卒,动摇对方信念,引得追兵,和骑兵部队分批歼敌于野,如此机动扰袭多次,再伺机炸毁城门,既不恋战,也不夺城,只震慑对方,打击士气,届时弥勒教必全力整军备战,向百姓传教之事自然便要搁置,只须拖个两日,等冀州大军抵达,再一鼓作气攻城。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这河间天王竟如此不讲究,不过三个无名小卒冒名而来,他听说后,竟巴巴地赶来,亲临城上,闻言也不暴怒,反而一副慈悲为怀的面孔,四两拨千斤,说一句三人犯了“大妄语罪”,一时城墙内外的兵卒都被安抚住,且战意高昂,看样子只须一声令下,就要扑下城去生撕了三人。

这却难了!

第21章

日落屠城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尉迟礼递给明新微一个忧心忡忡的眼神,意思是动摇兵卒对河间天王的信念怕是难了,今日引出的追兵只怕也是个个神勇,都是难啃的骨头。

杨束倒半点忧色也无,反而眼里战意颇盛,他已经快两年未有遇到合格的对手练上一场了,如今城墙上弥勒教众战意凛凛,其中虽无高手,但军中有阵法,众人在极致的斗志下拧成一股绳,与他一战,或许能让他有所领悟。

噢,就是此番还有一个人要护着,不如想象成护送一尊玉像好了,玉像不能有所损伤,这算是新的历练……

明新微自不知杨束脑袋里已然在演练如何带着她大杀四方,只在想这河间天王的到来虽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她当即改变策略道:“大妄语者,乃未悟道者,妄言已悟道,更妄言鬼神,虚而不实,诳惑世人。如今贵教与我等俱是肉身,仍在修行途中,未有人功德圆满,那就暂且不去分说究竟是何人已证果得道,何人又在诳惑世人吧!”

这话自然是在隐射弥勒教“诳惑世人”,但话没说死,左护法倒不好急着反驳,又听她继续道:“若贵教非要认定我等在说妄语,那也是「方便妄语」,妄语戒有云,若为救护众生,菩萨可作方便妄语。”

左护法本来是假意等对方辩驳一句,便要立即着人前去拿下的,但此时却发现这城下的小子口才十分了得,且是借的河间天王方才所说的“大妄语”的话头,若不听她细说,贸然出手,反而落了下乘,因此耐下脾气,硬邦邦问了一句:“你有何原由要作方便妄语?”

明新微一叹,面露不忍之色:“昨日我等早起烧香,香灰四散,落地为字,说是往南八百里,有人「日落屠城」,修行之人,闻此岂敢安坐?因此特地赶来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