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103)

作者: 垂棘 阅读记录

不得不说,她们把东西藏的还挺深。

四天的时间啊,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呐!

吃完饭,收拾收拾东西,向着那条通往陕西的路走去,虽然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但总比爬坡要来的轻松,就是逃荒的难民多了些。

不过情况也还算过得去,此时大多数难民手中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粮食,再加上春季野菜也都纷纷长了出来,马马虎虎混个水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现实总是不尽人意,总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的人,想要惹是生非。

望着那些不怀好意,逐渐逼近的难民,赵晓娟无奈地笑了。

她嘴角带着一丝不明的意味,还有些许的轻蔑,似乎对这些人的行为早已预料。

与此同时,赵玉惠和其他几人则警惕地盯着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戒备。他们知道,这些人可能是来找麻烦的。但赵玉惠等人并没有害怕,而是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工具,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

然而,不知为何,赵玉惠和赵志良二人似乎忘记了背篓里有枪这一重要事实。而陈家姐妹身上肩负着任务,若有可能,她们并不想将事情闹大。

把两个孩子藏在身后,抱着实在不方便打架,赵晓娟刚落地,手就被张胜利握着,“妹妹,别怕,我保护你。”

看着旁边十分认真的小屁孩,赵晓娟笑了笑不说话,心想谁保护谁还不一定呢!躲在她姑后面往外瞅了一眼,其中一个难民诡异的冲着赵晓娟舔了舔嘴唇,仿佛她是一道美味佳肴,可把她给恶心坏了。

周围的其他难民眼神冷漠,似乎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些人甚至毫不犹豫地收拾起自己的东西,匆忙逃离这个地方,以免野火烧身。

赵晓娟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冷笑,空间里准备的针,可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正当这帮难民逐渐逼近她们时,局势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双手紧紧抱头,蹲在地上,发出凄厉的狼嚎和诡异的尖叫。

赵玉惠等人顿时陷入了困惑之中,这是怎么了?

赵志良担心他们恢复过来后,会再次找麻烦,于是紧张地说道:“可能是‘羊癫疯’发作了吧,俺们赶紧走吧。”

躲在身后的赵晓娟,望着抱头满地打滚的难民,心里偷偷的笑着,原来用针扎人是这样的反应啊!

尽管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怎么了,在赵志良的提议下,赵玉惠几人决定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她们迈开脚步,匆匆忙忙地朝着远方走去,以免发生更多的意外。

如今人吃人的现象已然初现端倪,再过几个月,岂非真的要变成惨绝人寰的人间炼狱?赵晓娟觉得她们的逃荒之路必须加快步伐了。

事实上,发生这种事,并不需要赵晓娟说什么,几个大人也清楚,他们必须加快脚步了。

自那日之后,赵玉惠等人一直在拼命赶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憔悴,终于,他们入了潼关,过了灞桥,再走过这片树林,就能到达西安城了。

道路崎岖不平,大中午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他们热化。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一行人又渴又饿,不用照镜子,都能想象出自己此刻有多么的狼狈。

原本预计四天的路程,他们却足足走了漫长的六天,不过这一路走来竟是出奇的顺利,没有丝毫被人追赶的迹象。再一联想到陈掌柜她们身上只带着图,却没有带着箱子,这极有可能……算了,不想了,不是她这个娃娃能管的事情。

赵玉惠脚底板仿佛被灌了铅一般,沉甸甸的,放下怀里的侄女,如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地,喘着粗气,一边捶着胳膊,一边说道:“实在走不动了,不走了,必须得歇一歇。

赵晓娟急忙递上水壶,让她姑稍稍缓解一下。

“咕咚咕咚”,赵玉惠大口大口地喝着水,仿佛久旱逢甘霖的禾苗,一连喝了好几口,才将水壶递给侄女。

赵晓娟接过水壶,也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至于二舅和陈家姐妹的竹筒里,她可是早就精心“加料”了,此时倒是不用她多费心。

赵晓娟喝着水,静静地凝视着周遭的一切。林间,硝烟滚滚,那是经历过炮火轰击的味道。目光所及,横七竖八躺着的尽是尸体,满地狼藉,宛如人间炼狱。她在心中暗骂:小鬼子着实该杀。

然而,在怒火中,赵晓娟听到悲切的哭喊声,“娘,您怎么了?您快睁睁眼啊!娘,您别睡了,快醒醒!呜呜呜……您可千万不能有事啊!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俺和弟弟可怎么活啊?”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满脸泪痕,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婴儿,无助地哭喊着。她的声音已经嘶哑,但她仍然不肯放弃,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她娘,仿佛这是她最后的希望。

婴儿或许感知到姐姐的情绪,在小姑娘怀中跟着哭了起来,其哭声宛若小猫般绵软,微弱且无力,令人心疼。

赵晓娟用精神力扫了一下,感受到那妇人还有气息,心想她大概是饿得昏厥过去了。就在她打算让她姑去救人的时候,陈掌柜起身走了过去,试了一下鼻息,人还活着,大拇指狠掐人中,见妇人迷瞪的睁开了眼,又给喂了几口水,没过多久,那妇人便彻底醒了。

第89章

找到带路的

妇人虚弱的说了一声:“谢谢。”

陈掌柜又把自己的水,倒给了她们。

妇人声音哽咽地催促道:“春妮儿,快给恩人磕个头。”她的目光中充满了对陈掌柜的感谢。

春妮儿紧紧抱着弟弟,匆忙跪下,膝盖与地面相触发出“咚”的一声,她正要磕头,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