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107)
听到女儿的呼喊声,一个老太太快步走了出来。她满脸笑容地看着赵玉岚,眼中满是欣喜之情,抱过外孙,对着女儿说道:“我还正担心着呢,这几天总是做噩梦,担心你们出事儿,让你弟弟在镇上留意着,看样子,你们没碰上。”
赵玉岚只好说道:“没有看见他,路上确实遇到点事儿,不过已经过去了,我们先进屋吧,我慢慢跟您说。”
老太太一听,紧张的左右看了看女儿和外孙女,没看出来受伤,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走,快上屋里。”
刚才光顾着看女儿了,这才注意到女儿身后还站着好多人,疑问道:“他们是?”
“这件事儿说来话长,我们先到屋里再说。”赵玉岚想着这么多人,站在屋外不合适,不如到屋里慢慢说。
众人走进院子,看到一个年轻女子正在厨房忙碌着。她看到赵玉岚回来了,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只是看到后面跟着那么多人,脸色突然僵了一下。
赵玉岚介绍道:“这是我弟媳,叫关巧巧。”
关巧巧只得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坐下,并端来碗,倒了水。
听着大姑子在自己耳边说的几句话,就知道家里的粮食保不住了。转身回到厨房,看着装粮食的布袋子,叹了口气,往锅里多加了几瓢水,等锅开了,狠狠心,挖了一大碗玉米面,倒进锅里,搅一搅,想了一下,又切了一整颗白菜放进锅里,这样看上去粥更稠一些。
这一切都被赵晓娟看在眼里,于是,拽了拽她娘的胳膊,小声说道:“娘,我饿了。”
听见小女儿饿了,联想到刚进门时,对方的不自在,了然的拿起装干粮的包袱,走进厨房。
第92章
解放
“妹子,这是我们的干粮,麻烦你给热一下。”赵翠娘拎着包袱走进厨房,打开包袱,露出里面的窝头,开门见山地说道。
关巧巧擦了擦手,想了一下,还是接过包裹,家里目前确实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来招待他们,而且锅里的菜粥也不够这么多人吃的。
收下这些窝头,至少可以先填饱他们的肚子。至于恩情,倒也不急于一时,看他们大包小包的,想必短时间内也不会走,等他丈夫回来,家里就有东西招待他们了。
想到这里,关巧巧便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拿出窝头,找来笼屉,开始热窝窝头。
“我来帮你烧火吧。”不等拒绝,赵翠娘蹲下身来,往灶台里添火,顺便向她了解一下,当地的一些情况。
关巧巧见此,只好搬了一把凳子给她。
而屋内,则是一副痛哭流涕地认亲场面,几个年纪半百的人,互相搀扶着,很是激动。
剩下我们这些小辈,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安慰,事实上也用不上他们。
“哥,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与你见面,真的是太好了!”赵淑媛激动地握着哥哥的手说道。她眼中闪烁着泪光,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赵老头也同样激动万分,他紧紧握住妹妹的手,声音颤抖地说:“是啊,妹子,能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我们都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呢。”
一旁的赵老太太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轻轻地拍了拍赵淑媛的肩膀,感慨地说:“我们总算是团聚了。”
四个人围坐在屋里,开始诉说着这些年各自经历的事情。他们谈论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间仿佛倒流,过去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珍贵。
赵老头感慨地说:“那些日子真是不容易。”
赵老太太则关心地询问着赵淑媛,问道:“妹子,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赵淑媛微笑着回答道:“谢谢嫂子的关心,一切都好。虽然有一些波折,但好在都过去了。而且,现在孩子们也都长大了,又与你们团聚,没有比这更舒心的事情了。”
他们继续交谈着,互相了解着这些年的生活。
在这个温馨的氛围中,大家都安静的听着,就连春妮的弟弟也睁大着眼睛,好奇的看着众人。
赵长福背着粮食来到屋前,看到这么多人在自己家,面上一紧,不禁后退一步。
什么情况?
家里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而且还是陌生人。
忽然在人群中看到他姐姐,转头又看见他娘脸带笑意,面色红润的坐在那里。
虽然他没有见过这些人,但依他娘的脸色,应该是认识的吧?
赵淑媛见儿子回来了,起身说道:“儿子,快过来,娘给你介绍介绍……”
…………
自那日认亲之后,他们简单地吃过饭后,一行人又回到了镇上。在姑奶奶的陪伴下,找了个大院子租下来,暂时居住着。
后来,在姑奶奶的热心帮忙下,他们在赵家湾建了房子。这期间,姑奶奶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而他们也开始适应新环境,融入当地生活。
之后的日子里,他们过得很充实。每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带来一丝温暖和明亮。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早餐,边吃边聊些家常。
白天的时候,他们有的忙着做家务,有的则出去干活。姑奶奶时常过来串门,给他们带些自己种的蔬菜。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抹绚丽的晚霞。他们会一起坐在院子里,欣赏美丽的日落景色。有时候,还会一起做一些手工活,比如编织、缝衣服等,享受宁静的时光。
晚上,就没什么娱乐活动了。因为当初建房时,大姐强烈要自己睡一个房间,所以托大姐的福,赵晓娟也拥有独立的房间,这也更方便她进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