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30)
吃完饭,还要准备路上要喝的水,必须把水烧开才能装,喝烧开的水,一直是他们家以来的一个习惯,现在也不例外。听说还是老头老太太要求的,说是喝生水会肚子疼,这还是他们的经验之谈。
虽然不知道老两口经历了什么,但是有喝开水这个好习惯还是有好处的,要知道生水里有寄生虫,长时间饮用对身体可不好,严重点可是会没命的,所以何必省那点功夫呢,又不是没有条件。
只是烧个水而已,也不需要那么人都在这里,行李早就绑好了,等水烧好,他们一家就该起程了。
赵爷爷打算去和周队长他们打声招呼,告个别,不管怎么说,在大妮儿这件事情上,人家也是帮了忙,尽了心力的。
虽然没有给药,那是因为人家没有,又不是人家的错,更不能怨怪人家。
临走之前,总要跟人家说一声,表达一下谢意,至于谢礼赵母准备了一斤白面,就这还让她娘心疼的脸色都变了。
也不怪她娘心疼,按之前在村子里看病,顶多给一个鸡蛋,一个鸡蛋和一斤白面比较,那当然是白面更贵了,尤其是现在粮食紧缺的时候。
本来是赵爷爷一个人去的,不知为何,赵小叔和赵小姑也要跟着去,作为事件的当事人,赵晓红也想去看看。
而赵晓娟纯属是凑热闹,顺便将收进空间里的武器弹药,找个机会挪出去,武器太多了,留着也没什么用,她又不打算去打仗。
再说了,就她这个头儿,不是她瞧不起自己,还没人家枪高呢,去干嘛?送人头吗?那还是算了,老老实实的走种田路线不好吗?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多舒服啊。
更何况她一个娃娃,连大人视线都离不开的人,能做啥?不过,对于打小鬼子,赵晓娟表示,她不仅精神上支持,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她可劲儿支持,没办法,对于侵略者,她一点好感也无。
一行人向村头走去,没想到越往那边走,声音越是洪亮,反反复复的几句话,来回怒骂着。
“老天爷呀,怎么不下到雷劈了小鬼子,天杀的畜生欸,我的房子啊……”
“房子都没了,让我们孤儿寡母怎么活哟……”
男女老少皆有,神情悲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摊坐在地上,跟唱大戏似的,这边喊完那边喊。
赵晓娟很不理解,事情已经发生了,何必在这里哭天喊地的呢?还不如省点子力气,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很快赵晓娟就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打脸了。
“行了,都别嚎丧了,人活着不比什么都强。”
“感情不是你们家房子没了,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你……,好心当驴肝肺。”陈大柱脸色憋的通红,气生生道。
“哼”杨翠花先是冷哼一声,不禁怀疑道:“你好心?”
“那好啊,把你们家房子让给我们住,我就领你的好心。”说完,双目紧盯盯的看着陈大柱。
“哼,你……土匪,简直不可理喻。”说完灰溜溜的逃走了,再不走,他陈大柱的房子就保不住了,屋里头的还能放过他?
“我呸,懒蛋玩意,有种你别跑。”杨翠花掐着腰吐了口唾沫,喊完接着坐在地上继续哭,动作形如流水般顺滑。
经过这一幕,可没人再敢上前劝说,就怕自家的房子被惦记上。
也让赵晓娟看的咂舌,不禁暗道,不愧是农村老太太,战斗力就是强。
“都让一让,村长来了。”
一道突如其来的喊声,将看热闹的赵晓娟吓了一跳,不得不抬头看向来人。
来人是一位威严的老者,被身边的青年人搀扶着,而这位青年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见过几面的张大义。
“都在这儿干什么呢?是不是都没事儿干了?”
村长的声音像海浪在拍击岩石,说起话来雄浑有力。
杨翠花缩了缩脖子,显然是有些怵老者,只能小声嘀咕着:“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还有心情干活?”
村长耳朵又不聋,瞪了她一眼,看向乡亲们继续说道:“部队领导,了解到群众的困难,等会儿,会有战士过来帮着你们几家盖房子。大家没什么事情,就各回各家吧,别围在这里像唱大戏似的。” :
“散了吧,都散了吧,没什么好看的。”
众人走的走,散的散,留下来的人都是房子没了的,还有赵老爷子他们几个人。
杨翠花脚步踌躇,犹豫着,不知怎么说,想了片刻,最终还是咬着牙问了一句“村……村长,用不用管饭?”
说完,小心翼翼地看着村长,按说这么得罪人的事情她不该问,可是谁让家里的粮食实在不多,这才不得问出口。
其他人虽没有说话,但是一直向前倾的身子出卖了他们。
村长没好气的说道:“人家部队领导说了,他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听这话,盖房子的几家,各个喜笑颜开,同时漏出感激之情。
赵晓红嘴上呢喃着:“不愧是人民的队伍,就是靠谱。”
第26章
又来
可不是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的心,不是那么容易收买的,你对我真心,我才会对你真心,所以能真心为民的队伍才是好队伍,值得拥戴。
更别说大家都不是瞎子,谁好谁坏,一目了然,要么说国党最后失败了呢。
热闹也看完了,该去办正事了。
赵晓娟猜测今个儿的白面,是送不出去了。没听村长说吗,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上辈子倒是听老一辈讲过,本以为是编的,谁知道是真的确有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