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33)

作者: 垂棘 阅读记录

赵晓娟内心呵呵了,她要真说了,弄不好您的火气更大呢!她小胳膊小腿的遭受不住啊。

见小女儿不说话,怕还是委屈着,只好哄道:“娘知道你喜欢吃肉,那下次娘多给你一只鸡腿好不好?”

“好。”赵晓娟痛快的答应道,虽然知道她娘误会了,但是管它呢,她能落到好处就行了呗。

“你这妮子,就知道你喜欢吃肉。”用宠溺的眼神看着赵晓娟,心想着还是小女儿懂事,没有吵闹。

赵晓红羡慕了,但是她不嫉妒,因为赵晓娟的娘也是她娘,就是觉得妹妹太好哄了些,多给一只鸡腿,就被娘给搞定了,果然还是个孩子,反正她以后绝不会是一只鸡腿就能搞定的人。

母女俩个解除了误会,赵晓娟又被塞回筐里,让赵晓娟觉得她娘,可能是属变色龙的吧,说变就变。

由于大姐赵晓红的突然晕倒,他们在村里耽误了两天时间,而且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路线。

为了不迷失方向,他们决定按原路返回,方法是蠢了点,但是好用就行,主要是没法挑剔,谁让现在的年代,啥啥都不发达呢。

哪像后世家家户户都有车,去哪儿,还能开个导航,简直不要太方便,唉,那样的日子真让人怀念。

至于出门就堵车什么的,她选择性遗忘不行吗?

午时的太阳,总是有些热,他们已经走了一上午,早就走回了地图上的路线,渐渐的发现路上的人多了起来,不再是他们一家孤独的行走。

每个人脸上灰扑扑的,头发凌乱,就像当初他们一家从火海里逃出来一样。

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可以结伴而行,像野兽一样的动物,就不敢出来,同样也有坏处,就是他们这一家很容易被盯上,老的老,小的小,壮劳力还少,很是危险。

赵老爷子和大儿子对视了一眼,领着一家人找了一个地方,和众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暂时歇歇脚。

有几个不怀好意的目光,时不时的望向他们,赵长盛狠瞪了他们一眼,虽然制止了他们明目张胆的打量,但是治标不治本啊。

大白天的他们不敢动,怕惹众怒,晚上可就说不准了。

赵晓娟环看了一下周围,发现除了他们一家独自占一个地方,其他人都是三三两两(三家人或两家人)的聚在一起,并且距离不是很远,很明显他们都是一个村里出来的。

当然那几个不怀好意的人,也是独自待在一个地方,还都是男的,想也知道不是啥好人,有可能还是村里游手好闲的混混,看来她晚上又有事儿做了。

第28章

怀疑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不填饱了肚子,怎么解决接下来的突发情况?

别看赵晓娟没有走路,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化干净,她的肚子已经开始抗议了。

拿着赵母递过来的饼子,咬一口真香,别看外表上灰扑扑的,不怎么样,吃起来还真不错,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要是能有点咸菜搭配着会更好吃。

几口吃进肚子里,还想吃,眼巴巴的看着她娘,没办法,谁让她娘是掌控着全家经济大权呢。

赵母自然是看不得小女儿吃不饱的,又给她拿了一张饼,嘴上不忘调侃道:“也是奇了,你这么小的人,吃的却不比大人少。”

听到她娘的话,看着手里堪比大人脸大的饼,她是继续吃呢还是继续吃呢?想到晚上还要干活,不吃饱怎么行?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厚着脸皮将这一张饼吃进肚里。

“妮子,肚子没有不舒服吧?”赵奶奶看着小孙女的吃法,不由得担心撑到她。

“没有啊,奶奶,我感觉还能吃。”赵晓娟知道他奶奶的意思,是怕她撑着。

“呃,好吧,只要没有不舒服的就行。”赵奶奶也是被小孙女的话噎到了,心里则庆幸着家里还有粮食,不然怎么养的活哟。

乡下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能吃是福,对赵家几个汉子而言,越是能吃,代表着身体越好。

他们巴不得小妮子多吃点呢,瞧瞧瘦的,光剩骨头了,哪有胖娃娃好看。

赵晓红摸摸下巴,若有所思起来,悄悄地凑近赵晓娟身旁,小声的问道:“妹妹,你知道二十一世纪吗?”

“二十一只鸡?那是多少?大姐,我想吃。”赵晓娟心里警铃大作,表面上装作懵懂不知的样子。

“你真不知道?”赵晓红不死心的又问了一遍。

“大姐,我知道什么?鸡吗?我只能数到十,再多我就不会了。”一边说一边数手指头,还不忘给她大姐看。

赵晓红狐疑地看着她,辨不出真假,动了动屁股,顿时又有了主意,于是又说道:“妹妹,你能帮姐姐把石头挪一挪吗?右边有些矮了,坐着屁股疼,姐姐手里拿着饼不太方便。”

现在穿越的都这么明显吗?就她姐这智商?她怕相认之后也会跟着降智,所以老乡见老乡这种情节,还是‘一边去’吧。

“哦,可以啊,可是姐姐,我搬不动,石头那么大,我这么小,怎么能搬的动?”赵晓娟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歪着小脑袋疑惑的问道。

“你先试一试,刚刚吃那么多,怎么可能没有力气?”赵晓红一心想试一试妹妹,怎么会轻易妥协呢?

说这话扎心了不,怎么还有点没完没了了呢?退一步讲,她这不算吃的多吧,上一世她大侄子,一岁半都能喝一碗粥,她这点算什么?那饼薄的也就比煎饼厚那么一点吧,就算她胃小,也完全不在话下,好吗?

说是饼比她脸大,可她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脸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