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45)

作者: 垂棘 阅读记录

赵老爷子思考了一番,看了老婆子疲惫的脸色,觉得有些钱是不能省的。他站在门外就能听见里面的吵的什么,要住进去,如何能休息好?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养足精神,不然万一遇到什么意外,没有一个好身体,那可顶不住,于是朝着大孙女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剩下的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们又不是聋子,自然也听见了里面的对话。

大家默契的往前走,继续找能够住的地方,不过这次是大姐赵晓红头前带路。

几分钟之后,一家富丽堂皇的饭店,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大侄女,我们要住在这里面吗?”赵长盛手指着饭店,觉得脑子有点乱,他们家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关键是爹娘还不阻止,这就有点奇怪了,难道家里还有他不知道的钱?

“嗯,没错,小叔。”赵晓红点了点头应道。

赵母眼神看向赵长兴,‘怎么回事?’

赵长兴无辜眨了眨眼,他不知道啊,钱全部让他买粮食了,他可没有私藏一分钱。

“爹,我们哪有钱住这里?”赵玉惠问出了大家的疑惑。

“你们还记得烧我们家房子的那个人吗?”赵老爷子说道。

“怎么不记得?化成灰都记得,小小年纪,心思何其狠毒,只是因为嫉妒大妮儿,差点让我们一家人命丧火场,真真是可恶至极。”赵母咬牙切齿的说道。

赵老爷子给老婆子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说,赵奶奶收到信号,先是看了一眼周围,见没有外人靠近,只好开口说道:“从那丫鬟的包裹里搜出来一袋银元。”

“真的吗?”大家惊喜道。

别看赵晓红如此淡定,那是因为钱都在她这里呢,即使没数,也能算出来个大概,应该有个五十块大洋吧?正是因为手里有钱,底气才足,要不然她也不敢直接把人带过来。

其实赵晓红内心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家里的银元是这么来的,还以为是爷爷攒的呢?不过要想顺顺利利的到陕西落脚,这点银元也不够用啊?想到空间里有现代的首饰,看来她有必要去典当铺一趟了。

赵子安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大人说的什么。

赵晓娟是参与者,自然知道有多少钱,再说她只是个孩子,看赵子安就知道,不需要做什么反应,安静的听着就好,只是望着眼前的饭店,一时有些恍惚,好像又回到了现代,晃了晃脑袋,不再去想。

“我骗你们做什么?难道有好处吗?”赵奶奶反问道。

众人摇摇头。

“好了,有人过来了。”赵老爷子见有人过来,开口提醒道。

“大妮儿,住这里是不是有点奢侈了?”等路人走过去,转过头向大孙女问道。

“贵是贵了些,但是他们能买的到头等车座。”赵晓红摇摇头,说着原因。

她没说出口的是,头等车票不仅贵一些,还需要门路,不然还真买不到,尤其现在正是乱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票难求,他们普通老百姓能有什么门路?而她恰好知道这么一条路。

“那,没有更低的车座吗?”赵老爷子停顿了一下,问道。

“有,只是比较乱,我们人多,容易挤散。再一个,坐头等车座好处就是没人敢惹,能省去很多麻烦。”赵晓红直接说道。

要是买二,三等车厢的票,倒也不必住在这里,可是拥有两世记忆赵晓红并不想坐。

二等车座条件虽然稍好些,遇到事情,也没多少人买账。

三等车座人员混乱不说,那座位还是硬板的,可以说是真的硬核,她怕到了地方,站不起身来。

其次车厢内昏暗,空间小,别人捅你一刀,你都没法躲闪,别觉得不可能,乱世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而她要做的就是杜绝这些可能。

尤其是三等车座还靠近火车头,她更不想到地方,弄一身的煤灰,搞得灰头土脸。

第38章

住店2

如果能买到头等车票,那样会省去很多麻烦,就是手里的钱,一旦用掉,可就用光了,到了陕西还要落脚,没有钱怎么行?看样子典当铺势必要走一趟了。

“几位先生,女士是吃饭还是住店?”侍应生见到有客人进来,忙上前问道,丝毫没有因为他们的穿着而露出异样的眼光。

“住店,来两间上房。”赵晓红掏出四枚银元,递了过去。

“唉,这?好嘞,小姐请您移步这边登记。”侍应生见是一个孩子掏出钱来,先是疑惑一声,见这家大人没有反应,继续接待起来。

赵晓红跟着到柜台,登记付钱。

“小姐,这是您的房间钥匙,您收好。”侍应生递过来两把钥匙。

“谢谢。”赵晓红条件反射的道了声谢。

“小姐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侍应生笑着回应道。

跟着侍应生进了客房,两间客房紧挨着,男人一间,女人一间,每个房间,都是两张床,挤一挤,刚好够睡。

他们太累了,就想好好睡一觉,简单的吃了点干粮,洗个澡,躺床上就睡了。

睡前赵晓娟还在感叹着,没想到民国时期就有淋浴,总算能舒服地睡一觉了。

……

革命圣地延安。

一间窑洞里,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就是这点光,照亮了屋里的摆设,有木桌,木椅和土炕等一些生活必需品,炕上还坐着几个人,头上扎着一条毛巾,穿着可以用衣衫褴褛来形容,可见生活之困难。

“唉,今天鬼子又来轰炸了,好几家的房屋被炸塌了。”坐在炕边上的李胜,用烟杆敲了敲炕沿,塞上烟丝,借着灯火点燃,抽了口旱烟,轻声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