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77)
征得陈掌柜的同意,又把陈掌柜的衣服铺在地上,把昏迷的两人挪过来,盖好被子,静等着人醒过来就行了。
赵玉惠不由得感叹道:都是什么事儿啊,水没打到,却捡了两个人回来。
忽然,赵玉惠猛拍了一下大腿,暗道糟糕,打水的竹筒和水壶还扔在河边呢!!!
第65章
挖灶
赵玉惠又急匆匆跑到河边,拿到工具,顺便把水打了回来。
陈掌柜盯着地上躺的那两人,希望人能够快点醒过来。
赵玉惠又跑去树林捡一些干柴,争取多捡一些,打算用来烧水做饭,最好趁着有水,多做些干粮,带着路上吃。
赵晓娟见无人关注她,打算偷偷的将河水换掉,她又不是在野外求生,一点儿也不想用河里的水。
挪动了一下位置,用身子挡着装水的竹筒和水壶,确保陈掌柜就算转身也看不见她做了什么。
先是把河水倒在空间的土地上,用精神力接了点水,涮了涮,然后全部换成空间里的山泉水,期间过程很是顺利,她姑和陈掌柜都没有发现她把水换了。
“不行了,累死俺了,俺得歇口气。”赵玉惠拖着一堆柴火过来,一屁股坐在赵晓娟的旁边,一边擦着汗,一边喘着粗气。
受伤的受伤,昏迷的昏迷,小的小,全指望着她姑呢,可不能把人累坏了。
“姑,你歇会儿,我来生火吧。”赵晓娟见状也是不忍心了。
赵玉惠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同意了,她就在一旁看着,不行她再上嘛。
她像小侄女儿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开始看火烧柴了。
再说她们现在也不缺水,天色也尚早,她休息一会儿再做也是可以的吧,赵玉惠在心里想着。
赵晓娟向周围望了望,没找到能搭灶的石头。
低头琢磨了一下,想着搭个灶而已,也不一定要用石头。
于是决定挖一个灶出来,在她姑的注目下,选了一块松软的土地,清理了周围的杂草,开始挖坑。
要问她用什么挖坑的,嘿嘿,当然用的是木棍了,难不成用手吗?赵晓娟才不干呢。
棍子的头上,赵晓娟用菜刀处理过,尖锐的很,这戳戳,那戳戳,把土戳软了,用饭勺把稀松的土弄走。
其实也可以不用这么麻烦,拿根铁丝,从两边的耳孔里穿过,做个木架子,吊起来就能烧。
关键这不是没铁丝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她总不能变一个出来吧。
她姑一直和大姐住一间屋,万一到时候问起来,她姑再这么一说,那她大姐肯定起疑呀,毕竟现在人们对铁多宝贵啊,哪会随便丢。
找不着平整的石头,铁丝又不能拿出来,所以只能挖个灶了。
赵玉惠是不明白自家小侄女的奇怪行为,可能是人还小,玩性大吧,还是得靠她自己来,不过,再让小侄女儿玩下去,她的饭勺还能用吗?
“小侄女儿,姑休息好了,要不还是姑来做吧,你要想玩土,等找到你爷爷奶奶,你再玩,你手里的勺子,姑还要用的。”赵玉惠实在看不下去,走过去,把赵晓娟手里的勺子夺过来,忍不住说道。
玩土?
她赵晓娟像玩土的人吗?
低头看着满地的土,呃,好吧,也难怪她姑会误会。
“姑,我可没有在玩土,我是在挖灶呢,就像我们家里用的灶台。”赵晓娟只好解释的说道。
见她姑不明白,继续说道:“就是两边挖个坑,中间打通,不就跟家里用的灶台一样了吗?”
赵晓娟嘴上说着,手上也没停地跟她姑演示了一遍,这要是再不明白,她姑就是个棒槌。
“啊,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在玩土呢,这倒是姑冤枉你了。”赵玉惠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一下。
“没事儿,我原谅姑了,那么剩下的就交给姑吧。”赵晓娟说完,把手里的木棍递了过去,就溜了。
要是有锄头,铁锹之类的工具,她赵晓娟绝对分分钟给它弄出来,这不是没有趁手的家伙吗,这就导致效率慢不说,还累人,所以,这种劳累活不适合她这个孩子,还是交给她姑吧。
赵玉惠手里拿着木棍,按照小侄女说的,认命的把活干起来。
赵晓娟并没有闲着,把砂锅洗一洗,放到她姑那边,照着锅底画了一个圈,意思就是不要把坑挖大了,挖大了就没法用了。
为了效率,赵晓娟又帮她姑削了几根棍子,换着使。
五分钟就能挖出来的灶,愣是让她们用了一个多小时。
所以说像干这种活的时候,最好要有趁手的工具,怪不得农民对农具都很是宝贝呢!
赵玉惠看着面前成型的土灶,惊喜的说道:“这么一看,跟家里的灶台一样啊,还是妮子你的脑袋好用,能想到这么个好点子。”
别说,像这种土灶,还真有烟囱,赵晓娟是知道的,只是她没说。
有烟囱的灶叫做无烟灶,可以排烟,好像是抗美援朝时发明出来的,现在估计应该没有人会想到。
赵晓娟之所以挖这种灶出来,其目的嘛,是因为她们要做很多干粮出来,方便路上吃,这种灶做的快一点,不耽搁时间。
还有一个心思,那就要看陈掌柜的脑袋好不好用,聪不聪明了。
不知什么时候陈掌柜的目光,从地上的两人身上转移了,正盯着她们姑侄俩挖的灶呢,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想来是没见过这么弄灶台的吧,就是不知道她能不能想到点不一样的。
太阳下山之前,总算是能喝点热乎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