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149)

作者: 慢慢同学 阅读记录

“那不花钱,我能干啥嘛。我可算是把后几年的大街都逛完了,累得哟。”

“那边儿不是中医挺发达的吗?我还以为你会去找老中医切磋医术呢。”

切磋啥医术啊。

那看着最开放,最发达的地方,有些地方,也是最保守最封建的。中医就是其中之一,人家不外传。

“说到封建,你都想不到,那边的婚姻制度一直是沿用清朝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七十年代才废止,比咱们落后多了。那些有钱人家,动不动就好几个太太,我三观碎一地。

就现在,虽说是不合法了,也领不了证了。也没耽误了人家纳妾,二房三房四房的,好家伙。

参加宴会,当荣耀似的,还显摆呢。哎妈,我这个不理解……”

洛清微跟高红秀聊八卦。

这些个事儿,是女人们最感兴趣的。

这不,高红秀一听就来劲的,问得可细了。

别的都忘了问。

聊了大半宿,才想起来问,“你这也快去齐中报到了吧?是不是得提前几天去?”

肯定得提前啊,“洛洛得提前去那边儿上学。房子我还没去过,咋也得照着我们的生活习惯收拾收拾。”

“让赵朝阳请几天,送你们娘俩去吧?”

不用。

“我这么大人了,洛洛还一身的功夫,还有柱子跟着,怕啥的。”

高红秀反应过来,洛洛身边一直跟着司机兼保镖赵成柱呢。

“那行,那边儿穷,条件肯定要差一些,到了那边儿有啥需要的,就来电话,我给你邮。”

“好歹是个市级城市,能差到哪啊。就是台县,县城再穷也有个样子,不至于的。”

……

不至于?

“我的妈呀,咋这样呢?”

下了火车,洛洛就有点傻眼,全是土路,尘土飞扬,车站广场上零星两三辆半旧的面包车,主要还是马车驴车和自行车,摩托车看不见几辆。

入眼的房子,全是平房,两三层的都是豪华建筑。

整体感觉就是破败。

“其实也还行,你只要是不跟港岛比,落差没那么大。”

当妈的安慰孩子。

“跟咱们县里也比不了啊。建筑先不说,就这个卫生环境,就不行。妈,说实在的,在咱县里住惯了,我到哪都又挺嫌弃卫生的,港岛我都觉得脏兮兮的……”

这个还真是。

不止孩子这么想,洛清微也是这么觉得。

洼金县是全国卫生城,以前全省有名的穷干净。

这还是解放后第一任老县长的功劳。

那位老革命转业当了县长,别的工作平平,就抓卫生,那叫一个严格。下面的人,只要没违法乱纪,犯点小错误都能小惩大戒,就是卫生,要抓不好,那可是顶格处罚。

人家说啦,连卫生都整不好,还能干点儿啥。

就这么着,一任十年,县里的卫生那个干净。

土路基本没有了,没法子,土路扬灰,不干净,有点儿钱,老县长就想法子弄石头弄砖头的铺路,好收拾呀。

后面几任县长,把这个习惯给非常好的保持下来了。

一直到沈默,县里的卫律周生都保持着最佳状态。

那么些个投资商到县里考察,一下车,这个卫生条件,就先给人好感了。

而县里的百姓,在这么干净的环境里待习惯了,那可真是,出门到哪都觉得埋汰。

洛洛现在就是这感觉。

又穷又脏。

第129章 这个地方确实乱

除了大街面的水泥路,巷子里的,基本都是土路。

出租车是别想了,柱子在火车站门口雇了一辆驴车,按照地址,给送到自家的院子。

“哦,你家里这可是贵亲呀,咱们齐中最有钱的人,都住那巷子里。青石板的路面,两边带排水沟,足不出户就能倒脏水,还有下水道,各个院子里都有厕所。不用排队等茅坑,冬天能把屁股冻掉咧。”

车老板是个健谈的人,一听那地址,还以为是探亲的。

“老板,咱这好歹她是个市呢,这路咋不修啊?”

柱子就搭话。

“啥老板呀。”

“车老板当然是老板了。”

“也是。你说这路?修啥修呀,有俩钱,人家大领导们还得带着老婆孩子出国考个察购个物啥的呢。花不了的,这不是还能建招待所,买车,修家属楼嘛。哪还能剩下修路发工资的钱?自己撑得脑满肠肥,管啥老百姓的死。”

哎哟,这个怨气这个重的。

把他们当外地来探亲的,他这么说肯定不是专门说给谁听,他就是逮着谁都是这么说的。

这真要是让老百姓有了这个认知,担上这样的名声,这齐中市的领导还能有啥未来?

洛清微坐驴车上听车老板抱怨了一路,他原本是汽修厂的工人,怎么开不出来工资,办了停薪留职赶驴车,怎么工人吃不起饭,厂领导还一个劲儿的安排子侄进厂吃香喝辣。

家属楼都多么的破旧和拥挤,一家子七口人在四十平里怎么住不开。街面上大几十年没变化过,生活连点儿奔头儿都看着……

车老板这个嘴,也是没谁了,真能说。

一直说到家门口。

沈默上班呢,打发秘书郭青回来帮忙。

郭秘书在门口等了半小时了,不是他不想去车站接,他也是刚从县里赶过来,沈默卡着点打发他来的,就是不让接站,太张扬。

“洛大夫您好,可算把你们盼到了,沈……老板下乡了,要晚一点回来。”

书记俩字都快说出口了,看到车老板在,生生给改成了沈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