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150)

作者: 慢慢同学 阅读记录

“你好,郭秘书。先搬东西进屋吧。”

后面柱子已经给了车资一毛钱。

进了院子,洛洛就撒开欢了,“这院子好,敞亮,比咱家在县里的院子还宽敞呢。嗷呜……”

看到水泥地面的院子,就地翻了俩空番,想着这大院子,可以滑旱冰了,可以跳皮筋了,画格子在水泥地面上是最好的。

一眼看到底的大光明院子。

洛清微先看的门房,跟洼金县的差不多,过门是厨房,靠着排水沟的墙边有一个小小的脏水池子,盖着盖子。水池子上方是自来水龙头。

土灶,连着两铺大炕,中间是单屋的隔墙,根本隔不到音。

炕上有柜子,地下也有。

这个门房宽度大, 除了炕和柜子以外的空间大。所以地上放着沙发茶几。

混搭风。

主屋也是一样的混搭。

东屋一看就是给老太太准备的,但这回不是炕了,是拔步床,老大一个,占了三分之二的房间。

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是古香古色的桌椅柜子摆设。

进门堂屋里偏又是法式奢华风格的皮沙发,还有一架钢琴,有录音机,彩电冰箱,啥都不缺。

西侧的房间是书房,主人房,洛洛的闺房,又是公主风的装修。

看得闹眼神。

沈默这审美,也是绝了。

连洛洛都有点儿嫌弃她爸的审美,“这……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放一块儿?咋这么别扭呢?”

……

别管别扭不别扭吧,反正房子就是这样的。

来的就得安顿下来。

“什么时候接我太奶和马爷爷波姐他们过来呀?”

洛洛还惦记着小伙伴。

本来是没想折腾马叔的,老头儿也过了六十多了,一身的伤,在别墅里住着,也挺好的。于波开学上初中,转学还得适应。家里刘姨和美玉都不带,有人做饭,有人打扫卫生,这不是挺好的。

可是他们才走,马叔就带着于波搬出去了,也没回之前的院子,去的隔壁租的那个门房,祖孙俩里外屋的住着。

这哪行啊。

把老人家接出来,是要给人家养老的。

而且这么些年在家里,说是让马叔养老,但是有这么个人在家里镇着,平时沈默和洛清微两口子出门,对家里真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要不然,你说这老的老,小的小,李老实两口子光会干活儿,谁能放心吧。

就是从最功处的角度讲,养着这位老爷子,老前辈,对沈默的名声,那是多大的加成。

可来这一出儿。

咋办?

接来吧,不然马叔肯定得自己出去住的。

接来还不能说是接来养老,还是那一套话,“这边儿条件太艰苦了,你来看了就知道,啥都没有。想吃点儿顺口的饭菜,都找不着馆子。不过咱院子挺大的,能自己种菜。

再一个,这边儿不太平。沈默来报到,人都没去县里就让人一杆子给支去京城了,正常他这个级别的干部,就是念党校,也是到省城就够用。人家都嫌弃他烦,给支得远远儿的。

我跟他通电话,他可是说了,这边儿那都快赶上咱东北早年的胡子那么猖狂了。为了挣钱,什么黑手都敢下。

之前沈默自己在那边儿,我在京城是一宿一宿的睡不着,就害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可咋整。这不是,给买了一辆改装过的越野车,也顾不得合规矩不合规矩,高调不高调了,安全最重要。

您要是不来,洛洛这上下学,可咋整?柱子到底年轻,我不能放心。

那边儿学校,沈默也给打听了,别看穷,教育可搞得好。比咱们那边儿学校教得好多了,让于波来这边儿念吧,反正全国的课本都一样,咱这边儿念三年,回老家考试,占便宜。”

反正是好说歹说的,给马叔哄得同意过来,主要也是让她说得,不放心了。

刘姨也说能跟着过来继续做饭。付美玉来不了,她有家嘛。

李老实两口子也要来,他家孩子之前一直跟着公婆,今年孩子中考考得不好,不念书了,进厂打工,在咸菜厂切咸菜。孩子岁数小,才十六,三五年的也不能结婚。老人还年轻,身体都挺好的。

两口子没啥负担,就说再跟过来。到底是熟人用着放心,本来就是陌生地方,生人都不敢用的。

等人都来了,别看院子大,住着还是不够。

得再盖几间厦房才行。

“好的,我去安排。”

本来这样的私事,不该让秘书做,可柱子也是才来,对齐市哪哪都不熟,只能麻烦郭秘书先带他熟悉熟悉环境再说。

……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沈默才回来,洛洛等着等着,实在坚持不住,睡过去了。

“咋这会儿才回?遇到难办的事儿了?”

洛清微问的沈默,看的是司机姜勇,他调到台县来,还是司机班。

姜勇那表情吧,就有些一言难尽。

沈默也笑得很无奈,“没遇到啥事儿,就是走得远了点,路不好,走了五个小时……”

啥玩意儿?

“台县不是郊县吗?不就五十公里的路吗?咱那可是纯进口的越野,号称什么样的极限地形都能时速百公里的。走出去多远啊?走五个小时?”

呵……

“啥玩意时速百公里啊,柏油路上那是行。这边儿的路。等你见着就知道了,一步一个坑,两步一个洼,来往拉碱的大车把那路压得,车辙深得很。骑自行车靠着最边上走,还能有点儿平整地儿。

底盘底的车,走得还不如牛车快呢。”

也是赶的巧,前儿个刚下了一场大雨,要不然,路面干的话,也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