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151)
“所以……五十公里就跑了五小时?”
洛清微不确定的看姜勇。
姜勇那脸上,好不容易扯出个微笑,还不如不笑呢,“七十公里。村子离市里比县上离得近,知道你们娘俩今儿个到,选的离市里最近的村子。”
那咋是七十公里?
沈默就解释,“五十公里,是指市区界碑的零公里界到台县县界的距离。咱们这院子,离零公里还得有二十多公里呢。”
哦,这么算的啊。
“那之前想着你能通勤的事儿,肯定是不能了吧?”
还以为只有五十公里,上下班也就一小时的车程,通勤一点问题都没有。
把路况给忽略了。
哪能想到,齐中市与台县之间,连一条国道的三级公路都没有。
这还真是穷得面面俱到。
“那肯定啊,咱俩以后要做周末夫妻了。”
哎哟,结婚十多年了,还得当牛郎织女?
“那要不然,我还是去县里的医院吧?没有中医院,去县医院也行啊。”
反正她中西医兼修,去了自己牵头成立个中医科室不就行了。或者干脆就做西医大夫,也没什么不能胜任的。
沈默却摇头,“你还是在市里,孩子还是在市里上学好一些。县里条件太差了,住着也不方便。”
电话里,他一直说住在县宾馆里,是,叫这个名儿。可那是七间只有前脸是砖瓦的土坯房子改的。他可没说。
连县政府还是砖瓦平房呢,整个县城,最高楼房两层楼,最高建筑是烈士陵园的纪念碑。
就想想那得是啥条件吧。
他自己苦一点不要紧,当兵的出身,这点苦算啥。
他可不想老婆孩子跟他吃这个苦。
为了孩子上学的,洛清微就没法坚持。
“过几天,奶奶他们来了,我过去看看你那边儿的条件。”
怕她不在,他一个人对付着过。
“行啊,想过去就过去呗。”
“柱子之前开的车,留给大哥了。本来还想买辆轿车的,照你这么一说,还得买吉普或者越野了。”
车留给沈江他其实平时上下班也不开,就在家开着过过瘾。私人时间开一开。不是不敢高调开着上下班,都知道他弟弟是大老板吧,借辆车开有啥关系。主要是他心疼油钱,天天开,油钱就得花他大半个月的工资,不上算。舍不得。
“还是整个213吉普吧,那玩意儿结实,抗造。买回来我和勇哥用那个,越野留给你们。外国货,得吃细糠,走咱这土路,不行。”
把大几十万的豪车,嫌弃得不要不要的。
……
“你这都来了三个月了,找没找到方向呢?打算怎么办呀?”
洛清微又关心沈默的工作。
“明天你就知道了。”
还整得挺神秘。
“现在说说呗?”
“说啥说,好几个月没见面了,小别胜新婚,你是一点儿不想我啊?”
哦,这事儿呀。
那是有点想的。
行吧,工作的事,明儿再说!
……
第二天早起,家里厨师没到呢,只能洛清微掌勺了。
进了前院厨房,见灶台上放着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
还笑,“这咋到了几千里外了,还是老家的老四样儿啊。”
沈默也笑,“老家的人一大半都是闯关东过去的,本来也吃的差不多。”
也是。
大早上的,“那蒸馒头,再做个疙瘩汤?放两个柿子。拌个黄瓜菜,酱个茄子?”
豆角留着晚上吃,得出去买肉去,也不能只吃素的呀。
“没发面吧?我去买些馒头回来得了。”
姜勇和柱子就住在门房的外屋,能让沈默去买馒头嘛。
姜勇说他去,柱子跟着认路去了。
没一会儿,买回来十个开花大馒头。
“哎哟,人家这馒头蒸的可真好。以后省事了,不用在家里蒸馒头了。”
刘姨做饭,哪哪都好,就是面食上不太行。也不是所有面食都不行。
不用发面的,都做挺好。
就是需要发面的,就丢手艺。
还不如李嫂子会蒸馒头呢。
齐省这边儿不愧是馒头之乡,这个面食,是好。
等到饭做好,菜上桌,吃上了。
洛洛先感慨了,“妈,你今天做的疙瘩汤咋这么好吃呢?菜也好,这黄瓜味儿真好……”
是,疙瘩汤里的西红柿好,黄瓜味儿也特别好。
手艺好的基础上,菜好,味道差不了。
咦?
洛清微突然反应过来了,沈默昨晚上说的今儿她就知道了的事。
她就看沈默,一看那表情,果然是。
第130章 碱地也是宝
上辈子,到后来,乔南迁做到一地长官以后,家里的食材就是特供的了。有后勤专门采购,用什么,家里的厨师开单子,每日有人送上门。
其中就有一种特别的品种,碱地水果,碱地蔬菜。
是在碱大的地里种的水果和蔬菜,虽然产量不如正常菜地,但差距不大。口感上那可差的不多了。
二零二零年左右,在那些大酒店里,一盘碱地柿子,也就拳头大的西红柿,切开摆一盘子,啥都不放,就那行端上桌,敢要一千块钱一盘子。
就知道那差别有多大。
别说那种就是农民自己家菜园子种的,一样的品种,到市场上卖,碱地的菜,比别家要的价高一倍,还是更好卖。
再一想,台县最有名的是啥?是那三百万亩盐碱地呀!
这要是改造好了,那可是金山银山。
“咋发现这个商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