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161)

作者: 慢慢同学 阅读记录

忙的,一个月回不上家一次。

老太太和大舅爷过来,他都没抽出时间回家。

是洛清微和柱子开车去接的。

“忙点儿好,忙点好。报纸我都看了,干得真不错。”

罗大舅一个劲儿的夸,他们之前在京城停留了大半个月。

他这个级别的商人,在相关部门也是有名有姓的,进京必在惊动各方。以前出面的都是主管经济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

但是说到底,人家是为了找他拉投资的。

甚至下面各省市的官员,有些消息灵通的,知道他进京,都能直接找到家里,想方设法的拉投资。

但这回进京,接待的规格,又上了一个档次,主要是人员不再只是主管经济的领导的。还有一些老首长的子孙上门,名义大多是在洼金县或多或少的有投资,跟沈默是旧识。或是借口说与洛清微有渊源,不是外人。

老先生活到八十多岁,做那么大的生意,什么看不明白呀。

他这个才认回来的侄孙,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得,未来十几年,或几十年之后,自家还得靠沈默庇护。

这也是他以长辈的名义,跟着自家妹妹过来串门子的原因。

再是亲人,不也得处嘛。处着处着,就亲近了。

“这边儿条件艰苦一些,舅爷您看还有什么需要改的,我安排人弄。”

到家了,就是这个条件,老太太肯定能适应,这咋也比金家园子村强。也是按照她的喜好布置的。

罗大舅摇手,“不用改,挺好。不过那床就算了,我还是住到你们这边前院门房里吧。还是大火炕好,睡着舒服。这段时间在老家,睡火炕,我这腰疼的老毛病,都没再犯了。烙一晚上,早起那个舒服。”

好嘛,给人尽量奔着港岛中产的水平装的套间,人家没相中,就看好大火炕了。

老太太也说,“到岁数了,体弱,怕冷,啥也没有火炕舒服。我也住前面火炕,正好两间,我们兄妹俩一人一间。等天暖和了,再回后屋。”

马叔来了之后,就住门房了。于波住在里屋的。

马叔一看这情况,就说,“我们爷俩搬隔壁去。”

反正门房格局都一样,哪都是住。

罗大舅还不让,“别呀,小马,你别搬呀。炕这么大,咱就住一块儿呗,晚上还能一块儿唠嗑。”

啊?

给马叔还说愣了,心里想着,你们有钱人不是都一人一屋吗?

但这不能说出来,那就住吧。

一人炕头一个炕梢,中间隔着两米远,也算互不影响。

老太太带着于波在里屋住。洛洛非要跟着老太太一起睡。

俩姑娘就每天在后屋写作业,洗漱,收拾好了,再回南屋睡觉,也不嫌弃折腾。

罗大舅身边跟着十多位工作人员,家里安置不下的,不是照顾生活起居的,都自己去外面宾馆住。

之前给安排的隔壁套间,成了办公室。有电话,不耽误办公。

吃的有自带的厨师保姆,还有沈家这边的刘姨,马叔也能做。

人家待得那叫一个自在。

退休老头儿,也没有那么多工作要他亲自做。

得空了,就带着沈奶奶出门逛去。孩子们放假,就带着孩子一块儿。老老小小的,玩儿的可好了。

也因着他在,罗家人是源源不断的往家里送吃用,罗三伯还让人买了块地,建别墅呢。

要叫洛清微说,真没啥必要,别墅建起来,装修好,晾几个月,能入住的时候,说不定沈默又调到别处工作了。

说不听,非要建。非说小王爷和郡主娘娘受不得委屈,到哪都得用最好的。

呵呵,八十多岁奔九十的小王爷,和七十多眼看八十的郡主娘娘,啥委屈没受过呀?

拦不住,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洛大夫过年好啊。”

大年初三,有人上门拜年。

“张燕啊,你咋过来了?”

是当初在省城买衣服遇到的女老板,后来到洼金县开服装厂发了财的那位。洛清微真是惊住了,这得初一就从家里出来,才能初三一大早就到。

在过年的,多折腾。

张燕哈哈的笑,“不只我过来了,咱们商会过来三十多位老板,刚在宾馆安顿下,派我和秦总上门送年货呢。这不是去年就说要来投资,沈书记说时机没到。现在电视报纸上都是台县的新闻,咱们实在是等不了了,眼瞅着钱在眼么前儿要跑啊。这不是就找来了。”

边说着,指挥着从车站雇的驴车,车老板和秦破虏正往下搬东西,好几大车的老家特产。

洛清微甚至看到两蛇皮袋子的粉条……

好家伙,这是怕他们在齐省没饭吃还是咋呀?

第137章 这都是人脉呀

“种菜,还能有人比咱们在行的?都是成体系的,上来就能干。只要人手足够,别的都不是问题。你们一年没回去了,咱洼金县现在,可都是机械化了,大机器咱全都有……”

老家来人,又是潜在的投资商,沈默干脆把人都请到家里来,反正地方大,能坐得下。

全家动手,做了三大桌子菜,坐一起,边吃边喝边唠吧。

咸菜厂的肖老板比较激动,显摆现在老家的农业发展,已经开始机械化了。产量质量,都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咱们省城的农机厂能生产大机械了吗?”

沈默问呢。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发展得好,机械制造业很张,从飞机、火车到汽车,都能造。

肖老板摇头,“咱省里没有,最开始是进口的,忒贵了,几十万一台,我自己也拿不下来,找了几家厂子,几个老板一起合伙买了一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