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160)

作者: 慢慢同学 阅读记录

保养效果比百货大楼里那些个外国牌子的化妆品,动不动要几千块钱一套的,强多了。

知道里面放的药材都不便宜,当即就给小姑子打电话,“小铮同学的家长是干啥的呀?送这么贵重的东西,不是要求妹夫什么事吧?”

啊?秦铮妈妈下意识的就否认了,“是在我们市里医学院做老师的。孩子爸爸在下面县城工作。哦对了,是从洼金县调过来的,我小叔子家的秦露,前年不是差点被绑架嘛。就是这孩子救的。

听说他们家的兄弟姐妹里有做生意的,生意做是很大。

家里的条件我看了,非常好。

用不着求咱啥事吧。”

话是这样说,但她心里犯了疑惑,秦东阳回家后,她就跟男人念叨了,“我嫂子可说了,这东西金贵。不会有啥事儿要找你给办吧?”

把秦东阳给问的,都无语了,“你那脑子,想啥呢。人家什么实力,上任几个月,把齐省都给翻了个个儿。我一小小齐中市农业局的副手,我有啥能帮上人家的?

破虏说过,那位在京城背景深着呢。洼金县的好些项目背后,都是京城的少爷小姐们牵头的,一般人,人家都不可能拿正眼看。

沈家二哥的生意做得很大,洼金县半城的买卖都是人家投资的。

人家又不缺钱,又不缺背景的,能求着咱啥?

想多了。”

可这么一说,贾文也挺愁的,“那这咋办?人家给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咱拿啥还礼呀。”

“不是有两瓶好酒吗?过年的时候给送过去吧。”

行吧。

但是找了机会,贾文还是以接秦铮的借口上门了,跟洛清微说呢,“偏着你的好东西了。我回家用着好,给我娘家嫂子邮了两块。她识货,告诉我加了药材,我才知道这得耗费多少银钱……”

洛清微拉着她的手往改成工作室的两间厦房去,“耗费是有,但也没多少。药材是老家山上采了邮来的,就花个邮费。花儿呢,也是市场上就能买的,你看看。

我这正打算做一批黄瓜味的,清香。你要不要一起做?”

啊?

黄瓜味儿的香皂吗?

那就做吧。

然后就坐下了,跟着做皂。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做了三分之一,“明儿我再来,接着干……”

得咧,还找着乐趣了。

因着待得晚了,娘俩还混了一顿饭,才回家。

把孩子爸爸扔家里,自己煮了碗挂面凑合吃的。

连着来了三天,皂做好了,剩下就是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等着皂化反应,成皂。

“我做这十块可得给我留着,到时候我来取的,不能送人啊。回头我在家试试西红柿味儿的……”

哎哟,那得是啥味儿?

试吧,没多少成本,爱玩儿就玩儿呗。

“确实好用,先不说别的,日化分公司必须得提上日程了。工厂没建起来之前,先搞一批这个手工皂,这不就是模具的事儿嘛,找能工巧匠,做出来花样子的模具。

做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造型,再弄个糊弄人的包装。

送到大商场的柜台去,一块香皂卖它个百八十块钱的。”

林丹妮和孟承泽带一帮子朋友过来投资看项目,之前台县那帮子领导不给批化工厂的手续,推三阻四的。他们先回京去了,现在不配合的领导解决了,他们第二次过来,把项目落地。

林丹妮相中了洛清微的香皂,觉得能操作。

“二嫂的人品是这个……”洛清微先是竖了大拇指,才说,“明明可以直接抢钱的,还给人一块香皂。这世上还真有那么些冤大头?”

林丹妮白她一眼,“我可从来不骗老百姓的钱。这两年做奢侈品的生意,我是看出来了,有些人,不怕东西卖得贵,就怕卖得便宜。越贵越有人买。

做生意这事儿,你不懂。

不用管了,我操作。算你技术入股。”

行吧。

第136章 家里人气旺

腊月时节,台县冬菜进京,省城日报,电视台,市报,都大幅报道。

京城也有几家报社,发表了文章,赞扬贫困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又采访了许多买到台县菜的市民,无不对台县蔬菜的口感大加赞扬。

还有有心的记者,专门拿了台县蔬菜找农业大学的专家检测,用数据说话,证明碱地蔬菜为什么更好吃!

在这个电视广告是真的能起到巨大的广而告之,老百姓对电视、报纸还深信不疑的时代,这些报道,相当于给台县蔬菜做了一次大大的免费广告。

到年前,县里所有蔬菜销售一空,本省的人,也就是市里,县里,占着地利,能买到一点儿。外地的,都抢不上。

全上京城和特区的菜贩子高价买走了。

当初有人看书记亲自带人开荒种菜,自家跟着开出三两亩的荒地,跟着蹭的菜籽种的菜,真真算是发了一笔外财。

刚开的荒地,地薄,又舍不得肥,舍不得药的,产量不高,但是菜价高呀。一亩地算下来,三千来斤的白菜,差不多能挣上六七百块,最贵的,有人五毛钱一斤收,那挣得就更多了。

贫困县,人均收入都不到一百块钱的地方,一下子挣上千块,老大一笔收入了。够一家子生活两年的。

挣到钱的老百姓,恨不得给沈书记立长生牌。

没挣到钱的,根本没时间报怨,第一时间赶紧的拿农具,开荒去吧。晚了地就让别人抢去了。

啥过年不过年的,什么事都没有挣钱重要。

怕农民抢荒地打起来,沈默给县里各主管部门一遍一遍的开会,自己亲自带人下村,把地分下去,有多少碱地适合种植,种植哪些品类,怎么科学种植,印发了宣传则,各乡镇安排专门的宣传员,按村按户的必须宣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