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86)
就是沈家的几个孩子,也能看出区别来。洛洛比别的孩子都更像沈云、沈莲这俩被奶奶带大的姑姑。
“对了,要不咱去卫生院,把老马叔接来咱家镇着吧?谁来了都得过他这关,想撵谁撵谁,不用看任何人的面子。
再说,马叔年纪也大了,身上都是伤,跟着咱们住,我能看着给扎针,做膏药,不至于遭那么些罪。”
洛清微说的是农场卫生院打更加做饭的马德明,老马叔,老英雄。
退休后还一直住在卫生院的门房,看更。
这个沈默没意见,“可以,明儿个咱俩就去,把人接回来。回头再到老家村上招一对干净利索的夫妻来家,干点杂活,做饭种菜啥的。”
洛清微就笑,“那不能让马叔知道,得他来了住下再说。不然老头儿肯定不来。干养老,不能干。”
可不正是嘛。
第二天,沈默开着二哥往县政府捐的三辆吉普车中的一辆,接着洛清微到农场,跟老马叔说让去家里住,老马叔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不去,我在这儿挺好的,住习惯了,吃现成的。可不去给你们添麻烦去。”
洛清微就哄他,“添啥麻烦呀。叔,沈默不好意思说,其实我们是来求您帮忙的。二道沟出了人命案子的事儿你听说了没?”见马叔点头,她接着道,“这一次,得下去好些个人。想往上升的人挤破脑袋,可哪的找关系。沈默这不是怕他抗不住犯错误嘛。
我就想着,让您去家里,还是干您老本行,镇着门庭。就看着那行为不正,像是要去送礼的,您老就给撵走,拿着棍子打也行啊。
您老这身份,镇得住,也不怕啥。换了别人,也没那么大的胆子不是。
还有啊,您看您这腿脚还硬实,家里我奶奶带着孩子,不会做饭,得我大娘一天三回的过去给做饭去。您要是去了,这不就有人做饭了嘛。
我可想念您的手艺了。我奶这些年,只要喝羊汤就念叨,说都没有你熬的好。回头咱在院子里支一口大锅,您动动手,我们也解解馋,中不?”
这说的,那个家,马叔要不去,就得散一样。
做饭这个事儿,老头儿还不当事儿,这些年,他们家也没饿着不是。
看门这个,老头儿真上心了。
“那是不能犯错误,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腐败了可不行。”
“对呗,所以您得去呀,亲自监督着。”
“行,那我就去。你们等会儿,我收拾行李,还得跟院长说一声去。我这占着位儿,他老叔一直过不来,还着急呢。”
沈默笑着起身,“我陪您过去。”
洛清微留下给收拾行李。
老头儿的东西不多,就一套被褥,一套棉衣,两套单衣和换洗的内衣裤。还有一个柳条箱子,那里面全是军功章,奖状,还有一套旧军装。是马叔一辈子最宝贝的东西。
都给放到车上,那边院长亲自出来送。
马叔进屋看看,没啥东西了,把墙上的草帽和一个布帽子拿下来,窗户上一双旧鞋和炕柜里一双旧棉鞋用化肥袋子装上。
把钥匙交给院长,算是交接了。
上车,中午就回到了县城家里。
给门房最里面的套间,也是最靠近大铁门的那间,给马叔住。
洛清微下午到裁缝铺子给买了两套列宁装,去百货商店买了两双老布鞋,两双袜子,两件背心。里里外外的给换上新的。
回到家的时候,沈默还真让人在院子西南角上支了个大铁锅,带着铁棚子,不怕雨雪。
马主任带着人刚忙活完,二哥回家了,带着人抬了一只羊回来,把地桌放到院子里,一帮子人在收拾羊呢。
都围着马叔转,边看他收拾羊,边听他说过去打仗的故事。
第73章 人缘这不就好起来了
自打马叔来家之后,家里热闹起来。
周围住着的邻居,好些都是军人退伍分配当公安的,马叔绝对是老前辈,老班长。当过兵的人,身上跟有某种特殊雷达似的,能自动分辨同类。
下班或是休息的时候,都可爱往家里凑了。
最开始是马叔买菜来回在胡同过,有看到的,肯定要搬着搬搬抬抬。
马叔不是手巧嘛,胡同里谁家桌椅板凳啥的坏了,他帮着修修,一点点的熟起来。
院子里那大锅,炖了肉或是熬了汤,那香味儿飘出去老远,都知道了马叔是炊事班出身。
有那自来熟的,约上几个,赶休息的时候,卖上几条鱼几斤肉,就来家蹭马叔的手艺。
沈奶奶是啥人啊,那可太知道怎么招待这些人了。
有老太太张罗着,马叔也好热闹。
结果就是,沈默和洛清微两口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沈默是早出晚归,时不时的下乡了,或是去省里、市里开会就几天不回家。洛清微下乡义诊,连着两三个月,只周末能回家。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人家日子过得可好了。
吃的好,又热闹。家里有点儿啥活儿,有的是人帮着干。
那小菜园子,胡同里的大爷大娘们没事儿来家坐着唠嗑,顺手就给收拾了。吃不完的菜,大家还能分一份,回头再送点别的来。
满胡同的小朋友,也跟洛洛打成一片了。之前还有点距离,都觉得副县家的孩子,别让人以为是想攀附或是拍马屁,都不爱接触。孩子也不让跟洛洛玩儿,谁家的娃不是宝贝了,跟领导家孩子玩儿还得让着,凭啥呀。
接触上了,相处起来,才发现,沈家人并不是以为的那样儿。
那些大叔大婶们,到一块儿唠得多了,真就跟老兄弟老姐妹儿一样的相处,见着沈默也不紧张了,张嘴打招呼还叫老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