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87)

作者: 慢慢同学 阅读记录

洛清微回家,胡同里都叫洛大夫,随着她义诊时间越长,名声越来越大,邻居们也开始有人找她把脉看病了。

看嘛。

马叔一看,家里的药材堆得越来越多,闲着的时候,找人弄了木材,打了个药柜。放到大书房那屋。

一来二去的,等到义诊结束,洛清微回中医院上班的时候,家里原本的大书房,快成小诊室了。

“挺好的,我在家里自己配药方便了。就是马叔这屋,药味儿大了。”

马叔摇手,“这算啥味儿大,药又不是别的,闻时间长了,就闻不出来了。”

正好沈默下班回家,过屋见洛清微在熬膏药,黑乎乎的一锅,味道打鼻子,但他闻出来了,“管旧伤的膏药?”

嗯呢。“这不是马上入秋了,提前备出来。”

“那你多做点儿,公安局里有旧伤的老公安也多,回头让苏建华打发人来拿。”

哦,这是要跟苏建华在家私聊,找个合理的理由吧?

“行啊,让他来呗。对了,于家那案子怎么样了?”

“人都抓了,挖出来的案中案太多,涉及的人也多。审理还得一段时间,判更得等。目前来看,以现在严打的标准,死刑十个八个是必然的。

田书记原计划九月份要退了,现在人手严重不足,上面要求再站一班岗,延迟半年时间。刚分配来的毕业生,一时半会的不能挑大梁。

除了在原单位提拔,外市县也调来了十几位了。”

好嘛,一个县城机关,来那么些外地干部,这工作,够他们忙活的了。

“岂止是县城啊,乡镇的领导,撸下去好十多个。二道沟镇上,四分之三的人,都换了。现在乡长是杨东升。”

谁?

“就你那个患者的大儿子,原来在砖瓦厂当厂长的那位。他弟弟杨学升调到泵站当站长了。”

“砖瓦厂的厂长直接当乡长?”

“级别是一样的,砖瓦厂也是国有的厂子,算是平调,很正常。主要是二道沟那个地方太特殊,换了外人去,根定是摆布不开。杨家在当地有威望,杨家兄弟跟张家虽然也是远房表亲,但是没啥利益牵挂。

杨东升当乡长,二道沟才能稳。”

“于家那仨孩子怎么办了?”

洛清微还挺惦记孩子的,稚子无辜。

“那俩小的男孩,张家人领回去养了。走的领养程序。张得本这一支,抓得差不多,只剩下她老婆和小女儿。儿子儿媳姑爷兄弟,侄子侄女,全都有事在身上,少的也要判上三年。

大的那女孩儿,于家的亲戚都不愿意养。觉得孩子大了,记事了,性格也定了,怕养不熟。

一直自己在家里住着。听说,老是偷着去张家看她俩弟弟,帮着张家干活儿。”

“她小学快毕业,要上初中了吧?学校还能上?”

沈默摇头,“上啥呀,学校里都知道她家的事。孩子们排挤,老师不管,又交不起学费,孩子自己也受不了流言蜚语,不去上。

县里和乡里的工作人员上门劝了几次,也给转学到镇上的小学,还是劝不动。

我正在想办法,市里有收容所,看看能不能给送过去吧。”

可是收容所里,都是罪犯的子女,那个环境,并不比在村里被歧视好多少。

“能不能咱们资助一下呢?在别的镇上找一户和善的没孩子的人家,咱们出生活费,学费。好歹让把学上完,别让流浪了。”

这会儿还没有义务教育,每年几十块的学费,冬天要交柴禾,还有书本费,班费。供一个学生,挺不容易的。

“哪那么好找人家。之前我也让人打听了,都有顾虑。”

……

“我看你俩也别犯愁了,要不然这么滴,你出去租个房儿,让那孩子给我当孙女吧。我供她上学念书,她将来给我养老送终。咋样?”

马叔听了半天,说话了。

他看不得孩子受苦受难。

于家的事儿,传得沸沸扬扬的,胡同里也在讲。提起来,谁不骂那于老蔫和于大刚爷俩窝里横,有那杀人的能耐为啥不去找张大宝。欺负女人算啥能耐。又不是她愿意的。

都说仨孩子可怜,一夜之间,成了孤儿了。怎么活?

第74章 人之初性本善

马叔有退休金,退休金还不低,一个月一百多。这年头儿,要说养一个孩子,那确实富富有余。

孩子十二岁了,能考上大学的话,也就是六七年的时间,这会儿的大学生都有补助,要是考师范类的学校,还没有学费。

考不上大学,就是管几年的吃喝,多加一双筷子的事儿。

“叔,其实之前的人家考虑的也不能说错。孩子大了,有记忆,咱也没跟孩子相处过,不知道什么性情。是个知恩图报的自然好,若是随了于家人,养出个白眼狼,那多伤人心的?

所以我才想着,只出钱。也算是帮了孩子。”

洛清微把顾虑说了,他们家里还差一个孩子一口吃的吗?可养这样家庭的孩子,那真不是给口吃的就行的事儿。

马叔这么大岁数了,把养老钱都搭给一个白眼狼的话,老人得多伤心。

她说找一户人家,自家出钱养,也是想着看在钱在的份上,多给钱,哪怕是养出白眼狼了,攒下的钱也能养老。

“没事儿,白眼狼就白眼狼,白眼狼能活得好,咱也是积德。我也不是指着养个孩子养老,就是那么一说,别让孩子觉得是可怜她。

这人啊,长成什么样儿,在教。

以前部队上那些降兵,刚开始那脑子也都不清明,后来慢慢的,不也都改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