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52)

然而凭什么呢?凭什么女子就不能称帝,有自己的江山呢?

马皇后内心不禁一震,这个念头有些太过大逆不道,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毕竟自武皇之后天下的男子便再也容不得女子称帝,对女性的束缚也愈发的深,武皇在读书人口中是那祸国的妖后,是全天下女子都应该不齿的对象。

可事实真的如同那些男人说的吗?女人就该天生下贱居于男子之下吗?

无数念头在马皇后中的脑海升起,以至于半晌后她才终于缓过神来,对着丈夫露出了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容。

只是那些附和丈夫的话她却再也说不出口,于是只能转移话题道,“继续看天幕吧。”

而这时姜宛讲完了邓绥的故事后,又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人。

“除了邓太后以外,我认为历史上还有一位名气也远远小于她的贡献的太后,那就是北魏的冯太后。”

第39章

北魏冯太后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朝, 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大概因为那段时间本身政权交替极其频繁,再加上不是大一统王朝,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

“然而这段历史对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正是由于北魏的汉化改革,才彻底弥合了胡汉, 进行了民族大融合, 惜字如金的历史课本上用了三页纸来描述孝文帝的改革。”

“然而我个人认为将这段改革称之为孝文帝改革, 把功劳全部算在他的头上是很不合理的,事实上在他亲政前, 冯太后便已经开启了改革, 孝文帝本人也是由冯太后养育指导,而后才会有那些改革思想,这一段改革个人称之为太和改革更为适合。”

“冯太后本出生于北燕皇室, 北燕被灭后, 被没入北魏掖庭, 成为宫女。不过好在她有一个做昭仪的姑母,所以她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教育。再加上容貌出色, 文成帝拓跋濬继位两年后选中了十四岁的冯氏, 册封她为贵人,两年后又册封她为皇后。”

“北魏为了防止子幼母壮, 外戚做大, 于是学习汉武帝为了幼子赐死钩弋夫人, 颁布了子贵母死的祖训。两岁的拓拔弘被立为太子后,他的母亲李氏被赐死,作为皇后的冯氏就担任了养育太子的重任。”

“这里我还是要批判下,这种手段极其的残忍, 与禽兽无异,也只有当时还没有汉化根本不懂礼义廉耻的胡人王朝才能搞出来这么离谱的祖训。”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其实也没用,事实上南北朝里唯一出现太后临朝称制的就是北魏,因为你把小太子的亲生母亲杀了,但孩子太小就得有养母又或者是乳母,一来二去还是会有强权太后,而发展到后期,处死小太子生母怎么不算防止新的外戚势力挑战自己呢?”

“比如冯太后下令杀死了孙子拓跋宏的生母和外祖一家,而冯太后之后北魏子贵母死的政策执行不下去后反倒没再出现冯太后这样的权后。”

西汉元朔元年,刘彻本来乐呵呵听着天幕上的讲述,然后便冷不防听到自己晚年赐死了自己的嫔妃。

刘彻了解自己,并不觉得姜宛在诽谤自己。

从前他受够了窦太后的压迫与管束,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继任者再经历一次。如若继任者太过年幼* ,他会想杀死继任者的母亲也很是正常。

只是看了这么久的直播他了解姜宛,知道她肯定要骂自己了。

然而在听见姜宛骂这种行径与禽兽无异时,他还是难得有些尴尬,怎么用得着骂得这么严重?这都是正常的政治手段罢了!

北魏,已经升为太皇太后的冯氏正一边教导12岁孙子拓跋宏,一边观看天幕,脸上却是没有任何心虚之态。

从前少女时她也觉得这手段很是残忍,不明白为什么儿子被立为太子后母亲反倒还会被杀。

然而如今她却很是感激当年先祖定下了这条规则,不然她又怎么能上位,并且牢牢把控朝政呢?

况且这条祖训又不是她设立的,她只是没有去反对罢了。

不过这后世的女子果真是与众不同,竟然这般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她的目的,也是有趣。

只是她这孙子已经12岁,还自幼聪慧,听到这天幕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想。

这般想着她望向了身旁的拓跋宏,便见拓跋宏已经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

“祖母,孙子知道您是按照祖制办事,更加感念您辛苦养育我的恩情,孙子一定会努力学习继承您的理念,继续改革。”

冯太后顿时笑了,不管这个孙子到底是不是真的这般想的,但至少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够了。

她摆摆手道,“起身吧,不用这么紧张,你是哀家一手养大的,哀家还不了解你吗?继续看下去吧。”

拓跋宏毕竟还是个12岁的少年,稍微顿了顿,又仔细观察了下祖母的脸色,他才站起了身来,再次坐到祖母身旁继续看起了天幕。

“当然吐槽归吐槽,南北朝的奇葩事实在是太多了,什么人相食,神经病都能当皇帝,北魏这个规定也不算太离谱,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谈冯太后。”

“公元465年,文成帝英年早逝,年仅25岁的冯氏也成了寡妇,12岁的太子拓拔弘继位,即献文帝,冯氏也就成了皇太后。”

“孤儿寡母的情况下,朝中难免有权臣作威作福,太原王乙浑就是这么一位反派。然而冯太后沉着冷静,手段高超,密定大计,诛杀了准备谋反的乙浑,然后宣布临朝听政,成了实权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