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城第一娇(417)+番外

谢衍静听着他的话。

只听宋文越沉声道:“王爷既有高祖皇帝雄才伟略傲视天下之气概,又有先帝垂悯万民之心。高祖先帝英年而崩是大盛不幸,但有王爷却是大盛之幸事。”

谢衍神色肃然,“先生谬赞,实在愧不敢当。”

宋文越摇摇头,道:“我此言并非阿谀吹捧王爷,当初在蕲族听闻大盛在战场上接连大胜的消息,文越高兴之余却也常怀忧虑之心。王爷能体恤百姓艰难,及时止战,殊为不易。”

先前大盛连番大胜,蕲族连战连败,朝野军中未尝没有想要一鼓作气彻底歼灭蕲族建立不朽功勋的声音。

这种情况下,只要身为摄政王兼主帅的谢衍稍微有些动摇或野心,大盛和蕲族之间的战争至少还能再打几年。

谢衍道:“先生的意思是?”

宋文越叹息道:“蕲族确实战败,但却远没有外人以为的那般虚弱。一旦大盛兵马深入蕲族腹地,必然深陷其中短时间内无法收场。到那时…战事再拖几年,大盛恐怕又要内乱四起了吧?”

谢衍神色肃然,点头道:“伯父曾经提过,当年的计划本是在太宁十八年前结束所有战事,令百姓休养生息。期间边关纵然有稍许战事,也无关大局。最多只需二十年,定能让边关四夷不敢来犯。可惜……”

可惜太宁十七年彻底歼灭白家的计划功败垂成,白家残部逃出关外。之后不过七八年先后两代帝王驾崩,中间更有余沉投敌的事情,只能说是天不佑大盛。

所幸骆大将军忠心耿耿,一直坚定镇守大盛西南。

他哪怕是有一丝半点的野心,大盛如今也已经重回战乱之中了。

宋文越叹了口气,“这些年,辛苦王爷了。”

“分内之事罢了。”

宋文越望着谢衍道:“王爷是否有心襄助白靖容?”

谢衍并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先生有什么看法?”

宋文越道:“这一路上我思索良久,蕲族内部如今恐怕隐约有分裂之势。白靖容的对手想要往西选择与胤人合作,因此白靖容只能往东寻求大盛襄助。白靖容之子虽然是蕲族太子,到底有大盛血统根基并不稳定。若无助力,太子之位恐怕不稳。”

谢衍点头,“先生依然希望扶持姬湛继位?”

宋文越摇头,道:“不,临行之前我见过姬湛一面。此人心思深沉野心勃勃,极肖白靖容和姬遂。他若是登上大位,以后恐怕对大盛不利。王爷若是想要利用白家平衡蕲族局势,我有一人王爷可以考虑。”

“请先生赐教。”

宋文越沉默了片刻,缓缓道:“九王子,姬容。”

第228章 伤疤是男人的勋章!

书房里陷入了许久的沉默。

“姬容?”不知过了多久,谢衍方才道:“宋先生和他有过接触?”

宋文越笑了笑点头道:“有。”

谢衍微微挑眉,只听宋文越道:“九年前。”

谢衍并没有着急,依然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宋文越似在回忆着什么,好一会儿方才缓缓道:“王爷也知道,我在蕲族虽然不至如崔家公子一般被关入黑狱,但也无法自由行动,能见到的人也是十分有限。蕲族那位九王子,从小就体弱多病,白靖容整日里忙着跟蕲族王后一脉和其他蕲族勋贵斗法,这样一个儿子对她来说是个拖累。我那段时间伤得极重,白靖容怕我死了,便将我从牢中移出来休养了一个月,我就是在那一个月里结识那位九王子的。”

谢衍知道蕲族王庭不比上雍皇城,说得难听一些整个蕲族王庭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上雍的内城大。

王族虽然早已经不住帐篷了,王宫面积却也不大。

偏偏王族还十分喜欢生孩子,只蕲王姬遂除了王后和白靖容所生的四个儿子,膝下另外还有七子五女。姬遂自己活着的兄弟也还有六七个,再加上这些人的子孙和其他旁支,居住的环境着实有些逼仄。

外族为什么总是想要入侵中原?因为关外确实不及中原土地丰饶富庶。关外那些异族公主的生活恐怕都未必能及得上中原二流的名门贵女。

因此,宋文越哪怕是个囚犯,要碰上姬容倒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九年前?姬容还是个孩子。”谢衍道。

宋文越点头道:“不错。蕲族王庭皇族间的内斗倾轧比中原更甚,白靖容又是外来的人,一心扑在姬湛和姬擎两个儿子身上,对姬容几乎不闻不问。饶是如此,姬湛和姬擎至少也遭遇过不下五次刺杀,姬容却能平安长到现在。这样的孩子,王爷见过几个?”

谢衍默然,他早年也是见过一些宫中嫔妃皇子之间的勾心斗角。

垂眸思索了好一会儿,谢衍方才问道:“那一个月…先生跟他说了什么?”

宋文越笑道:“倒也没什么,只是看那孩子可怜,提点了他几句保命之道罢了。”

保命之道?谢衍有些玩味的咀嚼着这几个字,抬眼看向宋文越有些意味深长。

宋文越却十分坦然,“我当时真的只是看那孩子可怜。”

他也没有丧心病狂到连个才几岁的孩子都要利用,更何况他自己身陷囹圄,谁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出去?那个时候若是培养棋子,不确定性太高了。被白靖容发现,反倒是灭顶之灾。

只是出来之后他发现,那位九王子的成长似乎也颇为可喜。

谢衍点点头道:“先生的意思本王明白了,会好好斟酌的。只是…姬容身体虚弱不是假的,恐怕不能长久。”

宋文越站起身来告退,只淡淡地留下了一句,“王爷难道当真指望他一统蕲族,长治久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