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421)
谈好了这钱一倒腾就又回到那些商户手里,人家心里也高兴不是,没第一次合作愉快,下次有需要肯定还会积极响应的。
敬王当时就觉得这主意不错,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筹款,他那好二哥不可能就这么看着不管的。
而且这钱本来就是要花的,这些商户们捐了,再从他们手里买,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于是当下从来捐款的人里分批找了一些小的商户,把生意谈好,直接大手笔的把钱直接就给了,限定他们多少时日必须把物资送到城南。
都有登记,也不怕他们跑了,更不怕以次充好,不然他这个敬王可是要大开杀戒了。
所以明面上的百万两,已经被他当场花了五十多万两。
剩下的钱他打算用来买粮食。
以京城目前这情况来看,年前粮食肯定还会涨价。
得有一大批的粮食充盈进来,才能把京城的粮食价格给压下来。
他让人去跟陛下汇报了,陛下也赞同他的办法。
得有一批粮食来压低价格,让京城老百姓过个好年。
敬王手里就有卖粮食的铺子,陛下同意后他就打算让他的掌柜去江南买一批粮食回来。
结果不知道陆辛夷怎么知道了,跑来找他,说她正好要回当年崔少保跟她娘暂待的地方。可以顺道帮买粮食,正好也避开这个风口浪尖。
毕竟她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也怕留下来到时候被摄政王查到到时候对付她。
所以还是避开比较好。
敬王觉得她言之有理,就让她带着他的粮铺掌柜一起去买粮食,还把身边一半的贴身护卫都给了陆辛夷。
要不是他现在有事,其实他也想赶着陆辛夷去看看崔允当年住过的地方。
所以昨天下午,他们手里的钱就都花的七七八八了。
剩下的二十多万两,他也早就另外放着了。
昨天他就跟府里的护卫吩咐过了,前半夜一定要警惕,不能放人进来,要在丑时过半后再放松警惕好让人进来,这样再在他这里耽误一下,他那好二哥就要上朝了,没时间看那些钱。
“等下安排一下,给我那好二哥找点事,让他忙点儿。”
既然钱丢了,他的二哥肯定有后手,他现在就等他放大招了。所以越迟发现那些钱有假,对他们就越有利
“是。”管家应声道。
啧,计划很完美,就是有些辛苦他二哥了。
第373章 诸位大人都很无能
当敬王正在敬王府悠哉吃着早饭的时候,流言蜚语早就在城南这一块散播开了。
“你知道吗,听说昨天敬王在城东那边募捐了一百多万两。”
“这么多?”城南的老百姓高兴坏了“那什么时候给我们建房子,什么时候有个家?”
“对啊,什么时候能帮我们建房子?”
“还建房子呢?”那人双手插在袖口里,缩着脖子“我二姨家的小叔子的表哥的妹婿在开封府当差,听说昨天那么多钱全部被搬到了敬王家里去了。”
“什么意思啊。”有人惊慌的问“钱没了?”
听到他这么说,更多的人慌了“钱没了?”
“谁知道呢。”那人也没把话说死“反正古往今来,你们看过那钱进了当官的口袋里还能给咱?”
说完这个吸了吸鼻子“反正我是没见到过。”
大家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办了。
“不可能的。”有个老婆婆站出来,鉴坚定地道“听说昨日陛下还来过我们城南,陛下承诺会让我们年前住到新房子里去。”
说完又看着那个散播谣言的小伙子“你不是我们坊的,你是哪个坊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我是隔壁坊的。”小伙子道“我就是听到消息来通知你们一声,信不信随你们。”
说完小伙子就走了,只留下一群人在那惊慌失措。
大娘坚定地道“大家不要慌,这个人不知道哪里冒出来,我们要相信陛下,相信开封府。”
“不是有开封府的差役吗?”有个中年男人道“等下他们来了我们去问问。”
“问他们有什么用。”又有人站出来反对“敬王就是开封府的府尹,他们肯定都帮着敬王的。”
“这可如何是好?”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行,我一家老小好不容易活下来了,可不能在这大冬天冻死的,我要找官老爷,我要找官老爷。”
这人说着就跑走了。
相同的情况差不多在城南大部分的坊间流传着,只用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就将整个城南搞得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御史们也没闲着。
有人攻击敬王打着赈灾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还有胆大的字里行间责怪陛下不该答应给那些人墨宝。
一个老御史仗着自己快要退休了,有点倚老卖老“陛下的墨宝那是圣物,怎可流落民间呢。”
宋祯气得不行,但这么多年也已经学会了如何隐忍了。
“赈灾自古以来就是朝廷的事,自然该由朝廷拨款,这样从民间筹款只会让人以为我大胤国库空虚。”
“这要是被哪些不安好心的传扬出去,只怕边境不稳啊陛下。”
见宋祯脸都气红了,林御史表示还没说完呢。
只听他又道“陛下,恕老臣直言,这番操作虽然能解眼下的困难,但难免会给后世之人留下不好的话语,也会影响陛下您的一世英名。”
“如果后世子孙效仿,有点事就要在民间搞募捐,那给老百姓带来的压力也太大了,我们朝廷的威严又何在?”
这老头站在制高点上来说,让宋祯想发火都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