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422)

作者: 2川 阅读记录

敬王因为还要去东市继续筹赈灾款,今日没上朝。

崔胜想站出来,但他一只脚才迈出来,就听有人已经站出来,喊了一声陛下了。

“陛下……”鲍玹站了出来。

“鲍爱卿有话只管说。”宋祯话里都带着一股子压不住的喜悦。

他就喜欢看鲍玹怒怼群臣。

没想到鲍玹开口便说“臣以为林御史说得有道理,自古以来,赈灾都是朝廷的事,不该把赈灾这件事压在老百姓身上,这样会显得朝廷无能,朝廷无能,自然就是诸位大人都很无能了。”

一句话攻击了所有人。

鲍玹还嫌不够“微臣觉得,这捐款的钱可以从诸位朝臣的俸禄里扣,首先就要扣林御史的,省的他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在这里放臭屁。”

鲍玹再次一句话得罪全部大臣,全朝堂的大臣们都不干了。

御史大夫回头怒斥鲍玹“鲍御史,这里是朝堂,你说话要注意点。”

鲍玹道“大人说的是,这里是朝堂,是解决问题的地方,不是给某些人扯那些没有意义的废话的。”

说完他继续对着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林御史发难“既然林御史觉得这个办法不妥,不该从老百姓的身上要钱,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林御史愿意慷慨解囊?”

“诸位都是读书人,其中很多都出身寒门,当初入朝为官的时候,应该也说过要一心为民的话。

如今就有为民的机会摆在诸位面前,那么我请问诸位大人,昨日为城南百姓募捐的时候,你们捐了多少?”

宋祯心里痛快了,决定这事一解决,就给鲍玹升官。

林御史哑口无言,他昨日自然没有捐款。

鲍玹又看向其他人“我再次问诸位大人,昨日有谁捐款了吗?又捐了多少呢?”

崔胜站出来“下官捐款三百两,其中一百两是下官的俸禄,剩下的是下官跟内子借的。”

一个武官站了出来“下官捐了一百两,一半是俸禄,一半是平日里藏着想买酒喝的。”

他这么一说,好几个武官都笑了。

“微臣捐款两千两。”说话的是薛岳“这钱是微臣卖了一对玉瓶一幅古画换的,还捐了三十套棉衣,一千斤粮食。”

作为皇后的娘家,自然是要做一些的。

这个时候压力给到了赵贵妃的娘家威远侯府,众人都看着赵侯爷,就连宋祯也看了他一眼。

结果赵侯爷站在那一动没动。

陆陆续续,又有几人站出来说捐了款。

但都不多,也都是百两左右。

当官的可不敢捐太多了,毕竟他们的俸禄都摆在那呢,要是没有祖产支撑,这些钱的来历可就令人寻味了。

这一下就把那些没捐款的给衬托出来了。

宋祯看着那些人,仿佛要把他们一个个记在心里似的“捐款是自愿的,朕从来没有强制要求,但你们几位能忧国忧民,朕很欣慰。”

那些没捐款的头低的更低了。

鲍玹继续开炮“林大人,您一个铜板都没捐,哪里来的脸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啊?

怎么,人家给灾民捐款惹到你了,触动了你的什么利益了?你这种行为,简直丢我们御史台的脸。”

“你,你放肆……”林御史恼羞成怒指着鲍玹喝骂。

第374章 朝堂争分

“我这就叫放肆了啊?”鲍玹悠哉游哉的“那你作为一个御史居然当着全朝文武百官的面指责陛下,请问你这又是什么行为?你放不放肆?”

说这句话的时候那手指头都快戳到对方脸上了。

没人说就没事,但有人说,林御史的行为就是触犯了圣上。

林御史赶紧跪下来“陛下,老臣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啊。”

宋祯不说话,就让老头跪在那里。

御史大夫想要求情,但想到刚才陛下看自己的眼神,最后也没敢站出来。

摄政王一看自己派出的第一个人就要落败了,他咳嗽一声。

于是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鲍玹,不要仗着你是御史,就敢乱说,哪怕你是御史,说话也是要负责任的。”

鲍玹来者不拒,谁来喷谁“孙大人说的话真是下官想说的,某些人不要仗着御史的身份就各种给人戴帽子。”

“如今城南百姓受灾,户部拿不出银钱,作为御史,你们不参户部官员不作为,反倒怪起那些捐款的老百姓怪陛下不该卖墨宝募捐。

要不是你们无能,陛下需要这么做吗?简直本末倒置滑天下之大稽。”

“林御史之前口口声声说陛下不该让墨宝流传出去,有损陛下威名,会让后世子孙效仿等等,下官倒是认为,只要能解城南之困,这墨宝就值得。”

“陛下平日里也没少赐你们墨宝,请问你们谁给了这么多钱?”

“在户部拿不出钱诸位大人又不肯慷慨解囊之下,陛下不从民间那些义士们手里募捐点钱来,那城南的百姓该如何?等着老天爷下钱下粮食吗?”

“诸位大人如此冷血也很正常,反正户部再没钱,诸位大人的俸禄都是没少过的,也不愁吃喝,城南那些百姓的死活关你们什么事呢?”

“鲍玹……”宋瑾终于忍不住了“就事论事,你不要扯那么多。”

“摄政王。”鲍玹冲他一拱手后才道“微臣就是在就事论事,这是林御史的观点,据微臣刚才观察,林御史在说那些话的时候,不少同僚都深以为意,所以下官才要辩一辩的。”

“微臣也觉得鲍御史言之有理,”这时候有人站出来“户部掌管天下税收,怎么一到赈灾户部就没钱,那么请问户部诸位大人们,这钱都花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