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爵钗(443)

作者: 阿長 阅读记录

袁阁老没了理,硬着头皮连连道歉。

司马炼见此情景,叹了口气道:“殿下若不嫌弃,不妨由臣来教导殿下。”

此言一出,袁阁老与萧冠姿皆看了过来。

袁阁老蹙眉:“你才来了多久,你跟着瞎掺和什么?”

司马炼朝他欠了欠身子,道:“臣来内阁观政,几日来亦有些心得。殿下自称小儿学步,臣不才,此道上虽非成人,引带殿下倒也不难。等日后臣难以教导了,再让袁阁老您亲自带也不迟。”

袁阁老从前被司马宓架空,如今也将将上手政务不久,普通人就罢,但带这位嚣张跋扈什么都听不进的皇太女实在有些吃力。一见司马炼主动请缨,思索一番后觉得这主意很是不错——这位殿下什么都不懂,前期教导最费时费力,不妨同意了司马炼的请求,毕竟经魁状元出身,司马炼差不到哪儿去,等司马炼教得差不多,自己再接手,功劳还是自己的,也能为日后做第一辅臣铺路。

决定了之后,袁阁老连声说好,又客气了几句,起身离开。

大堂只余下二人。

萧冠姿看着司马炼,挑眉问:“怎么,想清楚了?觉得窝在内阁一角憋屈,想要做我的驸马?”

司马炼摊开几本书放在桌上,没有搭理她。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萧冠姿又笑,“刚刚你一直在发呆,在看谁?”她扫了外面一眼,“内阁中还有谁会让你这般出神?我猜猜——该不会是光献吧?你想要教我,又惦记着她,司马炼,你到底想要什么?”

司马炼抬起头看着她,慢慢便笑了。

“殿下前几日还说,臣不过是卑膝逢迎的一条狗罢了。”他道,“既然要做狗,自然是谁手里拿着骨头,谁便是主人。臣能将发妻送出去,也能两头讨好郡主和您——毕竟内阁日后谁说了算,眼下还尚不清楚,难道不是吗?”

萧冠姿瞬间冷下一张脸来。

“好好好,果然是条厉害的狗。”她绷着脸道,“几头都不落下,你比檀沐庭更加不要脸面。我看不论风水如何转,你司马炼日后定能青云直上,一飞冲天。”

司马炼拱手:“那就承殿下吉言。”

萧冠姿狠狠地剜了他一眼,拂袖而走。

-

萧扶光也非无脑之人,将繁冗琐事交给萧冠姿,大事却仍旧由她自己做决策。她本想要借此来逼迫萧冠姿退出内阁,然而事情却并未朝着她想象的那般发展。

萧冠姿懒散惯了,被天降奏疏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过所幸有司马炼相助,十余日后渐渐地竟也上手了。

就如从前说过的那句话——只要辅政之臣够用,即便皇位上坐个阿斗,也能绵延国祚数十年。

司马炼毕竟有些真本事在身,原本朝中对萧冠姿的反对之声因奏疏渐悄。

皇帝听说后十分高兴,犒赏司马炼一番,赞他是股肱之臣,对他的评价极高。

而内阁大堂西堂,王不见王,这对堂姐妹仿佛日月参商,从不相见。

在众人日渐麻木习惯了女子摄政这一事实之时,五月中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一条长河发自河内以西,贯穿数省经帝京南向北入海,其有分流数条,冬时旱,夏秋时水位暴涨,便是伏汛与秋汛。而原本该岁修的河道今年并未拨齐款项,以致工匠懒散懈怠,终于在五月底水位上升时冲垮了沿岸数十里农田。

第398章

淬火焚心(二十四)

事发之后,内阁即刻秘议,其后问责,这是万年不变的路子。

萧扶光人在西堂,却被方圆相请前去大堂。

“我拿些东西,随后就到。”她说。

“好。”方圆道,“那郡主可要快些。”

方圆走后,萧扶光才开始收拾文书,动作慢悠悠的,就像学堂里并不着急回家吃饭的二世祖。

“出事了知道来找郡主出面了。”白隐秀冷笑道,“您何必去?不妨让他们自己解决。”

萧扶光叹了口气。

“受灾河道长三百里,两岸漫延出五十里,算来便是两万余亩,其中近一半都是庄稼地。”她道,“虽未淹死人,但一万亩庄稼,一万人一年多的口粮,这下便要折进去十万两——还不算安置与赋税在其中。只是水患之后必有鼠疫,如此一来,怕是二十万两也不够。朝廷的银子,取之于民,自然也当用之于民,工部却是一点儿都省不得的。户部是杨淮和檀沐庭做主,杨淮是什么人?抠得恨不能不洗漱便来上值,只为省那点儿水和盐粒子,檀沐庭又视人命如草芥,自然也不会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出了大事,户部不肯出面,工部却有理有据,他们总不能说是皇太女决策出了问题,此时来便是想抓我去顶包。”

白隐秀眉头紧拧,“那郡主何苦还要去?由他们折腾便是。”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与其被动等他们来,倒不如主动出击。”萧扶光拿着文书起身,“走吧,再不去他们该急了。”

还未到大堂,远远便听到一阵吵嚷声,细听依然是为工部的事。官场上总是如此,出了事,上面第一件事是问责,下面第一件事便是为自己开脱。太平盛世,上下能吵到一起,为的就是个“理”,吵完了,该拿钱拿钱,大不了年底对账时再挨一顿数落就是——手里管着钱的最大,户部的人说话,从来没有好脾气。

喧闹中不知谁喊了一句“郡主来了”,众人闻言,齐齐回过了头,见是她来,纷纷弯腰拱手作揖。萧冠姿依然端坐主座之上,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她。

上一篇:回首阑珊处 下一篇:知卿有意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