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小食光[美食](117)
“那大概下午两三点钟能到?想吃点什么告诉我,我给你做。”
“想吃腊肉苕粉坨坨,洋芋丝粑粑!”
“今天奶奶要磨豆腐,等你回来了,给你做豆花儿饭,还有渣海椒米豆腐。”吴雪翠倚着门框笑,看檐角鸡鸭啄食玉米粒。
“好诶!翠翠,谢谢!”
“谢啥啊,咱俩还这么客气?”吴雪翠和李红梅至小感情就好。她待李红梅好,也因为李红梅待她好。
吴雪翠永远记得李红梅对她的好。
李红梅帮过她许多。比如,以前在县里上高中,她有一次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弄丢了,李红梅知道后,把自己的生活费分给了她。
李红梅的生活费也不多,只够一个人吃的,但她还是毫不犹豫把生活费分给她。两个人紧紧巴巴地撑过了一个月。
李红梅帮过她许许多多。她与李红梅的友情是青瓷碗里腌渍的梅子,经年累月酿出琥珀色的稠。
思及此处,吴雪翠想起了周慧。以前周慧对待也好。在镇上上初中时,吴雪翠因家穷,为了省钱,她只买白米饭,就着自己带的盐菜或者渣海椒吃。
周慧见她顿顿白饭就盐菜渣海椒,便总悄悄分些荤腥与她。
那时,她俩那样交好。可惜。后来的她与周慧,因为一个男人而决裂。
“对了,翠翠,我去医院的时候,看到你那个邻居康子了了。”
“康子?”吴雪翠笑意凝在嘴角。自从四月吴雪翠给康子寄了菜,康子发消息感谢她之后,两人就没再联系。她这期间发的朋友圈,康子也没再点赞过,之前康子都会点赞她的朋友圈。
吴雪翠蹙眉,“他在医院?他怎么了?”
李红梅道他两月前送外卖撞了车,昏睡至今方醒,如今正在医院将养。
吴雪翠心头一紧,当即拨通康子的电话。
电话那头康子嗓音沙哑如锈刀磨石,掺着金属刮擦的钝响,“翠翠?”
吴雪翠问他情况怎么样。他说没事了,再住半个月院就可以出院了。
又问了一些事情,吴雪翠叹气。这次康子住院,把家里积攒的积蓄几乎全部花光了。
天公常欺苦命人,康子母亲久病卧床,他自己又残一腿,本已苦不堪言,而天公犹不放过,实乃残忍。
吴雪翠望着窗棂间游走的日影,忽地想起那年深巷酒鬼的獠牙,是康子拖着残肢,一瘸一拐冲进来,帮她打走了酒鬼。
“康子,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我要是能帮得到你,我一定会帮你的。”吴雪翠道。
康子哽咽出声,“谢谢你……我、我能不能、能不能借你一千块钱……我会很快还你的,等我出了院,我去跑外卖,很快就会还给你。”
“可以。”
之前她被酒鬼跟踪,幸得康子搭救,方免罹难。康子恩义,她铭记于心。若能回报,定当全力以赴。
听到吴雪翠毫不犹豫答应借钱,康子感激涕零,声音更加哽咽,“谢谢,谢谢!”
“不用。”
“对了,还有……”康子说,他想买她的菜,在城里卖。之前他一吃到她寄过去的菜,便萌此念。她的菜这么好吃,绝对好卖。只是他还没跟吴雪翠说这事,就发生了意外,昏迷到现在才醒。
听了康子的话,吴雪翠道:“蔬菜的话,家里已经没有多的可以批发了……不如卖鸡蛋鸭蛋吧,鸡蛋鸭蛋能存放很久,体量小,比买菜还方便许多。康子,你买我家的蛋去卖吧。我家的蛋也很好吃。”
“蛋?”
“嗯,我给你寄点鸡蛋鸭蛋过去你尝尝,你尝了要是觉得行,就联系我。”
吴雪翠马不停蹄,驱车前往长河坝,寄送鸡鸭蛋。
及归至吴家村村口,火烧云把村口枝桠镀成赤金,目光触及村口光景,她胳膊伸出车窗,向村口招招手,“嘿!在这儿等我?”
因她招手,惊起一树归雀,翅膀扑棱棱剪碎了漫天火烧云。
第61章 空心菜
村口青石板上卧着团金褐色的云,原是大黄踞在村口青石上候吴雪翠。它身后逶迤相随着村里的狗儿,倒似将军帐前听令的兵卒。
大黄日渐膘肥体壮,俨然成了村里的犬中王者。此时它忽见吴雪翠的车影,登时化作离弦之箭,率众犬如潮水般奔涌相迎。
以前每逢吴雪翠归家,不拘寒暑,它都趴在村口,老远瞧见她,耳朵一竖就窜出去迎接她。
有时候她有事耽搁了,归得迟了,夜色里独行怯怯,大黄竟能嗅着气味寻出三里地去接她。
远远看见它身影,夜影婆娑里亮起两点琥珀,倒比手电筒更教人安心。
它跑那么远来接她,护着她穿竹林过田埂。有这它傍身,她走夜路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她的大黄,会热情地在路口迎接她,随着她到达的脚步声,是它欢快雀跃的叫声。她离村时,是它会恋恋不舍地送她直到离开村庄,然后再一条狗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跑回家中。
她的大黄,是只六岁的土狗。
许多人常鄙薄土狗,认为土狗是土里土气的狗。却不知“土”字原是“本土”之意,并没有土里土气的意思。
要论狗狗的灵气,吴雪翠眼里土狗最是天地造化。
土狗幼时团绒绒似元宵,胖墩墩像两截藕节拼成,任他甚么名贵犬种的幼时状态,哪有这般憨态可掬。
待长成后,身条舒展如春柳,毛色胜云锦流光,实乃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