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崖抬头看她看来,微笑道:“你哥哥来信了。方才你阿奶赶蔡平,我没有说话,就是不想让他继续在家里待着。他这般粘人,回头若是对你哥哥的来信好奇,我总不能真的拿给他看,只好先让他回避了。”
没错没错,自家哥哥海礁从京城写来的信,难免会夹杂一些比较敏感的情报,不方便叫旁人看见的。蔡平虽是祖父的弟子,但也是多年不见了……
海棠没有多问的意思,赶紧从那叠信里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那一封,便转身回了后院自己房间中,拆信细看。
此时已经是五月下旬,离海礁上一回来信,又过了将近两个月。海礁在京中得了授官,不出海棠所料,果然是锦衣卫。
他的官职是从七品的经历司经历,这是个文职,掌文书往来,与他武进士的出身有些个不符。不过,他入职之后,曾听上锋与同僚提过,他这个委任是由陶阁老亲口指定的。
当然,他任的虽是文职,但依然是武官身份,武官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每日带兵操练都没耽搁过。因他在人前表现优异,又有武进士的功名在身,无论骑射还是文书,样样出挑,没什么人觉得陶阁老的亲口指定有什么问题,反倒人人都认为阁老大人目光如炬,为锦衣卫送来了人才。
海礁也略略表现了一下自己在算账方面的长处,并且对于锦衣卫内部的权力斗争熟视无睹,不站队,但也在人前暗示了自己对权位不感兴趣,更不缺靠山前程,来锦衣卫只是积攒资历而已。锦衣卫里几位有头脸的武官打听过他的背景,知道他身后不但有陶阁老,还有周家与涂家,顿时就打消了拉拢或打压的念头,对他十分友好了。
海礁目前在锦衣卫适应良好,还靠着上辈子的记忆,迅速为自己拉拢了几个得力帮手。这些人目前在锦衣卫中都不得志,又或是才干不为人所知,倒也乐得有个靠山硬还有真才实干的厚道新上司。至于锦衣卫的其他武官们,只当他是在谦让,才会找些小人物到手下办事,而不跟其他人争夺人才,越发觉得他知趣了。
海礁初进锦衣卫,目前只是在翻看旧档,熟悉卫中事务,工作并不忙碌。不过,陶阁老已经暗示过他,让他多多留意孙派官员的罪名罪行,暗地里收集证据,同时得令的还有锦衣卫中的另外几位实权武官。海礁认为,对于孙家的清算工作,很快就会开始了。他这清闲日子,过不了多久。
海棠看信看到这里,便忍不住笑了。
在御前做官,太过清闲了,可不是好事,忙起来才有上进的机会呢!
再往下看,海礁由于工作比较清闲,便有闲心去操心别人了。收到祖父的来信后,他也认为,表叔马路升一直在京中赋闲,不是长久之计,因此颇费了一番功夫,总算为表叔谋到了一个差使。
海棠不由愣住了。
这是祖父的意思吗?哥哥真的给马路升表叔谋到了新差使?为什么呀?!
第847章 驿卒
海礁在信里没提他为什么要为马路升谋差使,只是简单告诉妹妹,他设法把马路升安排到京城周边一处驿站任驿卒去了。
别看这只是区区驿卒,那处驿站的驿丞年纪大了,已经快到回家养老的时候,偏他儿子早死,留下一个小孙子,还不满十岁,离接班远着呢,驿丞担心找别人来接任,自家孙子长大后没法把差使抢回来。马路升是长安人,反倒是个合适的继任人选,干上五六年离开,他孙子正好接位。他家就在驿站后头,驿站里其他驿卒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完全不用担心马路升上位,会把他家一脚踢开。
而马路升本人,虽然觉得驿丞之位没什么上进空间,但京郊的驿丞和华山官道旁的驿丞,份量是不一样的。这个驿站平日里并不忙碌,但却是京城通往先帝皇陵与两处大军营的必经之地。除去武官们往来歇脚,每年皇家与朝廷还会派大队人马前往皇陵祭奠,常有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在驿站中住宿。只要侍候得好,赏钱绝对不少,运气好的话,兴许还能得到贵人青眼,从此平步青云。
他们这个驿站,二十多年前曾经出过一个前辈驿丞,与如今的驿丞还是同族的堂亲,在某位王爷前往皇陵祭拜先帝时得其赏识,被提拔到王府做侍卫去了。本来只是不入流的驿丞,却一跃成为六品的百户,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
现任驿丞之所以多年来一直老老实实守在这个驿站中,还盼着孙子也能继续守下去,就是指望着有朝一日,自家也能步那位堂亲后尘,攀上高枝,实现阶级跨越呢!
马路升本来对驿卒的差使十分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既然听从母亲之命,放弃了先前那个驿丞之位,进京后就起码要找个更好的差事,才不枉他这一番折腾。但若是他做了驿卒后,稳稳当当能升驿丞,期间还有望得到贵人青睐,升官发财,那自然比闲赋在家、坐吃山空强。就算真的攀不上高枝,起码他任职这几年里,也能得到不少赏赐,把京城之行的花费给补回来,还能积攒些家业。就算过几年他要回长安,见到父母兄嫂也不会太丢份了。
驿卒的活计他十分熟悉,也有信心做好。若换了是别的差使,他还没这个底气呢!
再者,他与周家三房是姻亲,而周家嫡支镇国公府的长孙女周文君,她的夫婿康文恕进京后被安排去了京城周边的一处亲军卫所驻地,恰好就要路经那处驿站。夫妻俩路过的时候,正巧碰上马路升带着妻子去看情况,双方还一块儿吃了顿便饭,交谈一番。马路升觉得,有了这么一个姻亲家的小辈做靠山,他去了驿站,也不用愁将来的前程,更不怕会有人给他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