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几位王子城府有限,虽然安分了许多,却对纪王世子不够恭敬,多少泄露了真正的心声。这也让他们与纪王世子之间暴发了多次冲突,拖延了纪王的野心梦实现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又有陶阁老等内阁重臣的话术挑拨。纪王父子间矛盾不断,直到周四将军父子与涂将军赶到,收笼了部分立场摇摆不定的禁卫军,钻空子把太后、许皇贵妃与内阁众人救出乾清宫,纪王府的内斗才算是停歇下来。
不过,那时候他们还有大行皇帝的梓宫以及数名后宫妃嫔、两位公主做人质,又有数百禁军做武力保障,才能保得一时平安。等到颍川侯带兵进宫,他们才真的无路可走了。
海礁叹道:“如今束手就擒的禁军将士们,要么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听从上锋号令行事,要么就是知道也一声不吭,还有两人兴许知道得最多,却趁人不备服毒自尽了。他们不说话,太后、新君与内阁便拿不到孙阁老的罪证,就算借孙美人之事,问罪孙家,只怕也无法斩草除根。”
更糟糕的是,无论是太后、新君还是内阁,看起来都无意深究孙美人“气死皇帝”一事,对外只说她是疯病加重,御前失仪,冲撞了圣驾。这固然是大罪,可若因此处死她,又有人跳出来拿大行皇帝的遗命行事了。
朝中有不少大臣是死脑筋,坚持要遵照大行皇帝遗旨行事,反对太后与新君处死孙美人。他们不知道孙美人都干了些什么,还觉得那所谓“冲撞圣驾”的罪名是欲加之罪呢。宫中也好,内阁也罢,似乎都无意宣扬真相,竟任由这些大臣继续误会下去。
这下海棠就更觉得可疑了:“太后、新君和内阁都宁可让大臣们误会自己是在借机报复孙美人,故意栽赃陷害,也不愿意说出孙美人气死皇帝的真相吗?这真相真的很重要?”
海礁叹了口气:“老实说,我也很想知道,可我真的没办法打听到,也不敢公开去打听。上头特地吩咐下来,我也不好犯忌讳。不过,小金就在宫里,他想必是知道实情的。等他出宫后,我们再找他打听吧。就算他不能透露真相,他也会明着告诉我们,不会向任何人告状。”
海棠心想,从太后、新君以及内阁的态度来看,那个秘密只怕真的十分要紧。很可能一旦泄露,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对于这样的秘密,他们兄妹实在没办法贸然找人打听去,与其去冒风险,确实不如等待金嘉树口中的答案。
金嘉树总不会瞒着他们。
海棠便暂时放下了此事,提起了自己另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宫中乱局平息后,如今情况如何了?不会再出什么乱子了吧?我还听说……皇帝留下了许多遗旨,做了许多安排,还给许多人赐了婚什么的……”
第915章 赐婚
赐婚的消息,宫里同样没有公开。
不过,与孙美人气死皇帝的真相相比,赐婚的遗旨就算不上什么机密大事了。哪怕宫外的人不知内情,在宫里值守的人多少还是听到些风声的。
海礁道:“我隐约听说过,新君与七皇子都被赐婚了,吴家兄妹也有,其中吴家姑娘配给了七皇子。有传闻说,太后对此不大满意,大行皇帝驾崩前,太后娘娘一直在劝他改主意来着。”
大行皇帝把吴琼配给了七皇子?!
海棠微微吃了一惊,第一个念头是:归夫人梦想成真了!旋即又想到,这未必是什么好亲事。
站在吴琼的立场来说,这桩婚事不但是近亲结婚,而且七皇子还身体不好,恐怕寿元不长,她嫁给对方,很可能会没有孩子,哪怕有孩子,也有孩子生来就不大健康聪明的风险。除此之外,她还很有可能会年轻守寡。而且做了亲王妃,守寡也别指望能再嫁了。运气好的话,还能给亡夫过继一个嗣子,守着孩子孤独一世。
从前归夫人盼着女儿能嫁给七皇子,不成就嫁给承恩侯的嫡长孙,再不成就嫁给镇国公府子弟。这都是出于攀附权贵的想法,以为七皇子必定会上位做皇帝,连带的周家也水涨船高,对吴归两家更有好处。吴家已然败落,子孙凋零,就算仇家倒台,他们能重返京城,也难以再与高门大户的出众子弟联姻了,只能靠着亲戚关系攀一攀亲。
如今七皇子放弃皇位,主动做一个闲散宗室。吴琼嫁给他,对娘家帮助有限,还有守寡绝后的风险,恐怕还不如嫁个寻常官宦子弟呢。就算亲王正妃的身份再荣耀,也只是面上光罢了。哪怕七皇子与她有一份亲情在,还有吴珂从前伴读的情份,怎么也会敬她三分,这门婚姻也终究有许多不足之处。若她对七皇子感情深了,夫妻相守时感到幸福,不在乎其他的东西,等到七皇子去世,留下她独自一人时,这份伤心难过就更要翻倍了。
海棠忍不住为吴琼叹息一声,惹得海礁投来莫名其妙的一眼:“小妹为何叹气?你也认为这门亲事不好么?可我觉得,吴姑娘与七皇子是姑表兄妹,又有从小的情份,能亲上加亲也好。这么一来,就不用担心七皇子妃的人品,怕她不能好好照顾七皇子,更不用担心吴姑娘将来的夫婿会待她不好了。七皇子温厚聪慧,必定会善待亲表妹的。”
就是这亲上加亲不好呀!况且他们俩本来算是一伙儿的,如果各自对外联姻,就能争取更多的利益与盟友;但若是内部互相婚配,盟友数量不变,那就谁也没得益。
大行皇帝要这么做,只怕对七皇子还有几分提防,也厌恶吴家,所以让他们内部消化了事。七皇子成了吴家女婿,未添助力,还要反过来帮扶吴珂,自然就无法借岳家之力争夺权势,威胁到新君了;而吴家本来就能得到七皇子的助力,如今双方结亲,助力未增,再想要依靠联姻获利,也要难上许多。至于七皇子与吴琼结婚,是否会有子嗣上的困难,大行皇帝自然是不会在意的。周太后倒是有可能想到了这一层,才会反对这桩婚事,试图劝说皇帝改主意。可惜皇帝死得太突然,以致太后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