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宝柱欲言又止。他其实也有同感,只是不好意思在家人面前说长辈的坏话。
马氏淡定地摆摆手:“没事儿。他们就是心里有别的算计,并非真心要与你们亲近的。若不是昨儿太后娘娘赏了你们那么多东西,晚上额们老爷和宝顺又亲自去客栈警告过他们,他们又怎会改了态度?如今他们也知道太后的嘉奖与赏赐有多重要了。哪怕是海家祖上最风光的时候,都不曾有过这等殊荣,够他们在乡里吹一辈子的!他们要是还拿着老一套的说辞来骂你,就是在跟太皇太后和太后作对。他们能有几个脑袋,敢犯这样的忌讳?!只要不是蠢货,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她劝方氏道:“你只管安心,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去,该祭祖就祭祖,该扫墓就扫墓,没啥好不敢见人的。就该让合族的人来给你磕头道谢,谢你救了他们的性命,保住了他们的家产。若是有人还敢在你面前大放阙词,你就让族老们替你骂回去。等到你在老家又重得从前的敬重了,你想留下就留下,想回京城就回京城,都随你心意。不管你咋选,二舅舅和二舅母都会支持你的。等将来宝珠出了阁,额们也会在京里照应她,不会叫她受委屈。”
方氏听得红了眼圈,哽咽道:“外甥女能有今日,都是二舅舅、二舅母的恩赐,外甥女真不知该如何感激您二位的恩情……”话未说完,眼泪就先掉下来了。
“傻孩子,跟舅舅舅母客气个啥?!”马氏抱住了方氏,“额们是一家人咧,你们过得好了,额们二房才能安心。况且族里的人若做错了事,也会连累额们二房的名声,额们一家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族人犯糊涂,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怎么也要让他们改正过来才是呀!”
方氏垂首点头,眼泪不停地往下流着。
曾经在乎的族人言论,此刻仿佛都没那么重要了。族老们并不是真的因为她失节犯错,才诋毁辱骂她,而是另有私心。一旦她能给族中带来更大的利益,他们就会立刻改口,重新对她笑面相迎,夸她是个好媳妇、好晚辈了。可见族老们也不是什么正派君子、端重长辈,她实在没必要为了他们的责备而伤心、惭愧。
她本来就没做错什么,应该理直气壮地活着,还要活得很好。
族老们态度转变,先前两位先行出发回乡的老童生也重新回到了京城,闻知喜讯,后者都十分欢喜。
不过,时间已经不早了。小年将至,各部衙门已经在准备封笔事宜。而江海屯距离京城还有好几百里的路呢,若是众人准备要回乡祭祖,此时也该收拾行囊,准备启程了。
族中长辈们每日都到二房来劝海西崖一并回乡,海西崖竟也有些意动了。马氏心里老大不愿意,跑来向孙女海棠诉苦:“大冬天的,都快过年了,竟然还要赶路,那不是自讨苦吃么?!真要回乡祭祖,不如等到清明的时候,那时天气也暖和许多,告假也不难的。额们还能提前打发人回去收拾屋子,不然老屋也不知能不能住人了!”
二房的老祖虽然年久失修多年,但去岁海礁回乡扫墓时,已经叫人休憩过了。谢文载的老仆谢忠上京之前,也一直看管照料着宅子,还命留守的老仆定时清扫。若是海西崖要回乡祭祖,住在老屋里是没问题的,只不过没有京中宅子住得舒服罢了。
但海棠认为,最关键的是时间太仓促了:“马上就是小年了,爷爷就算要回乡祭祖,也要在京中过小年吧?即使咱们家是在小年次日清晨就出发,也必须要赶在除夕前回到江海顿,几百里的路程呢,每天要坐马车走上几十里,太赶了。若是途中遇到什么变故,耽搁了时间,说不定还要在路上过年,那也太辛苦了些。”
马氏连连点头:“这话不错。他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何必非得吃这个苦?额也不是不让他回去祭祀先人,他若是早些拿定主意,早些出发就好了。眼下实在是时间太紧,还不如开春后再说……”
马氏小声对海棠道:“你也去劝劝你爷爷吧,就说你不想回去。你上半年要出嫁的,嫁妆还没备好咧,要是为回乡耽搁上一个月,岂不是误了大事?!”
海棠微微红了脸。这个理由固然很强大,但真的有必要让她亲口说出来吗?
就在这时,李妈妈来了:“姑娘,前头门房来传信,说是金姑爷来了。”
马氏怔了怔:“小金咋今儿来了?莫非也是为了棠棠她表姑的事?”
海棠连忙起身:“我去问问他好了。”迅速摆脱了祖母,往院子外头走去。
第1052章 提醒
海棠没能第一时间见到金嘉树。
金嘉树是打着向老师请教功课的旗号来海家拜访的,进了门自然要先去见老师,交交功课。海棠到前院扑了空,还想转去哥哥海礁临时住的房间等候,却被祖母马氏叫了回去。
马氏打发了人去前院候着,一旦金嘉树从谢文载与陆栢年屋里出来,便把人请到正院上房里说话。金嘉树将方氏的经历告诉了许太后,才有许太后召见方氏,赐下墨宝与珠玉衣料之事。马氏感激金嘉树仗义助言,无论如何也要见他一面,当面致谢。
海棠只得耐下心来,陪着祖母在上房中等候。幸好马氏的注意力被金嘉树吸引过去,没有再抱怨丈夫了。海棠耳根也清净了许多。
过得小半个时辰,金嘉树来了。
马氏迎他进屋,第一时间就先道了谢。金嘉树忙道:“我只是随口说一句罢了。原是机缘巧合,太后娘娘正关注余夫人的事迹呢,礼部的大人们嫌余夫人是再嫁,言辞间有鄙薄之意,惹得太后不喜。我想着太后娘娘既然能欣赏再嫁的余夫人,自然也不会苛责方表姑了,就把方表姑的事告诉了她。太后娘娘认为好事成双,既然要嘉奖余夫人,何妨再把方表姑也加进去?寿康宫下旨召见的时候,是以海方氏称呼方表姑的,想来也正合方表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