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不会插手罗家子女的婚配,也不打算纳罗家女为妾。可康王妃即将进门,等康王府有了女主人,她对罗家是否也同样宽松仁厚,就得看罗家的运气和本事了。至于康王妃吴氏的娘家嫂子,就是张家旁支二房之女这件事,罗家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只能尽自己所能去讨好康王妃和她的娘家嫂子,力求不再受张家的气即可。
除此之外,康王府本身亦有门人产业。吉园投入康王府门下更早,在康王麾下资历更深,因此罗家也需得对吉园众人保持敬意。双方有业务重叠,亦有合作的空间。罗家不但不能排斥吉园的人,还得与他们合作愉快。若是遇上吉园的人有什么不懂的,主动上门求教,罗家还得倾囊相授,不能闭口不言,不能搪塞隐瞒,甚至不能有所保留。
罗家曾经担心过,吉园会不会抢了自家生意,甚至是把罗家的生意诀窍学了去,将罗家挤兑得无处立足?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不能不教。谁教他们是后来的,不如吉园讨康王欢心呢?总归罗家家大业大,人多势众,又在商界混得久了,自问经验丰富,见识广博,精明老练。只要是正常经营竞争,他们怎么也不至于输给一个半路出家的老太监和他收养的几个小年轻吧?
且不说罗家与吉园在康王府麾下如何争先,康王府多了罗家这份产业之后,承恩伯府家与金家也跟着受益不浅。康王与吴珂、金嘉树既是亲戚,又有深厚情谊,前者吃肉,后者自然也能跟着喝汤。吴家得了罗家商行的干股,金家也有了罗家商队的分红。金嘉树那两个空了许久的大铺面,也终于迎来了新的租户。
罗家的布行与酒楼从原本属于张家的铺面中搬出来,迁入同样位于正阳门大街、位置也同样优越的金家铺面。新铺开张的日子就近在眼前了,酒楼倒罢了,那布行老铺子的货物全数搬到新铺子去,实在费事。正逢换季时节,罗家索性来了个清货大酬宾,打了十分优惠的折扣,将老铺子的货物进行三日促销活动,吸引了许多顾客上门。
海家住得离正阳门大街不远,早早就得了消息。海礁牵线有功,得了康王府、吴家与金家三家谢礼,手头正宽裕着呢。除了留下一半给自己做私房外,他把另一半谢礼都孝敬了祖父母。马氏听说那三日里促销的衣料只有两成是积压的陈货,剩下的都是时兴新料子,无论花色质地都是上好的,顿时就心动了。
虽然孙女陪嫁的料子都差不多备好了,可海家新来京城,哪怕有人脉,时间也太短了些,能收集到的好料子有限。马氏对备好的衣料不太满意,希望能给孙女采买到更好的料子,如今看到罗家铺子打的折扣十分吸引人,又岂能错过?
再者,新进门不久的孙媳妇庄敏仪既孝顺又乖巧,令她十分满意,眼看着要换季了,她也想给孙媳妇多做几件漂亮的新衣呀!
于是马氏便带着心腹崔婶与李妈妈,拉上了儿媳胡氏、孙媳妇庄敏仪和孙女海棠,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前往罗家布庄抢货去了,顺带的还跟外甥女方氏打了招呼,让方氏把海宝珠也叫过来。难得有便宜可占,大家不占白不占呀!
海棠跟在祖母、婶娘、表姑与嫂子、堂姐身后,买了两大车料子回家,久违地感受到了血拼的快乐。她们买回家的料子也确实是上好货色,无论花样质地都是上上之选,大家看了都十分满意。
马氏拉着儿媳孙媳,迅速给孙女嫁妆中的衣料进行了更新置换,又张罗着要给全家人做新衣,连谢文载与曹耕云、陆栢年都没落下。
不过,这样的事估计以后慢慢的就少了。谢、曹、陆三人的学堂已经基本完工,也打扫干净了,正在添置家具摆设,只等三人将藏书与文房器物搬进去,他们就会搬出海家,正式入住新家了。
谢文载特地去拜访了好友陶阁老,请他在百忙之中,亲笔为新学堂书写了匾额,又请另一位调职去钦天监的老朋友帮忙择了吉日,就等着招生开学了。
第1123章 明书堂
三位长辈搬家这一天,海棠也跟着家人去了学堂。
这座学堂如今得陶阁老亲笔写了名号,名为“明书堂”。陶阁老说,虽然外界对这个吴门故生色彩浓厚的学堂有许多猜测,还有不少人认为他是想要趁机培养自己的班底,但他对学堂的想法真的很简单。他的好友无意再次出仕了,但还想要多教出几个学生来,日后能入朝出仕,做个于国于民有利的好官员。他作为好友,万万没有泼好友冷水的道理,因此只会支持好友的计划。至于学堂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们,是否会成为他在朝堂上的帮手,他却是不抱希望的。他只盼着这些学生能把书读明白了,做一个明白事理的正人君子,也就心满意足了。因此,学堂的名字就叫做“明书堂”,简单直接。
谢文载、曹耕云与陆栢年三人对这个学堂名称都十分满意。消息传到其他在京的吴门故生耳中,众人也都纷纷夸奖此名甚好。学堂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其实如今的明书堂,与其说是个学堂,倒不如说更象是个中小规模的书院。
整个书院是三进三路的格局,前院正路是书院主体的学舍,正面大礼堂,东西两侧分别是会见外客的花厅,左右两厢都是上课用的课室,有抄手游廊相连接,正中间的院子也可以充作学生聚集、师长教诲传令之所;前院东路有藏书室,连接着一排廊房,供学生们平日里看书抄书做功课用;前院西路则是寄宿在学堂的学生们的住处,看起来也是一圈廊房的格局,每间宿舍内都有一张占据了半间房的大炕,计划是每间房能容纳三到四名学生,但若是人太多了,挤一挤,五六个人也是挤得下的,宿舍门外有抄手游廊相连接,院中还有净室与食堂,足以保证学生们在书院里的生活,院中正中央还有一座凉亭,角落里也有石凳石椅,种着象征意义吉利的桂花树和能遮阴的枣树,让学生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有个休憩放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