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172)

她指了海长安两口子带着儿子小石头住进西厢房,大孙子海礁住进东厢房,孙女海棠则住后院。后院没有厢房,却有一排两层小楼,楼上可以做库房,楼下有五间房可住人。海棠能独占其中两间,一里一外,足够宽敞了。剩余的屋子可做婢女们的住处,也能用来存放大件沉重的物品。

马氏吩咐崔婶:“把行李安置好,各人歇一歇,先吃饭。打发人去衙门里找老爷,请他赶紧回来。”又传了“彩霞”婆媳祖孙过来与海长安夫妇见礼。

“彩霞”是那仆妇的闺名,但她如今年纪大了,孙子孙女都有了,马氏当然不可能继续用闺名称呼她。她男人名叫马有利,她自然就是马有利家的,也有人称她为马婶。她儿子叫马昌年,儿媳是昌年媳妇。今天她将儿媳与大孙女都带上了。大孙女十二三岁,本名大妞,在进城的路上,已经由崔婶做主起了个名字叫葡萄。

马婶的丈夫马有利和儿子马昌年、大孙子锁柱以及几岁大的小孙女还在别庄,几日后就会进城与她三人会合。至于马婶的女儿绣橘,早年就嫁给了周家三房的男仆,如今还在那边当差呢。

马氏指示崔婶去帮谢文载三人收拾行李,崔小刀不在,他们三个老头子身边没人侍候,天知道要收拾多久?至于马婶则留下来帮马氏收拾正屋,顺便熟悉一下自己将来的职责。大壮媳妇照旧去厨房帮衬,昌年媳妇则去给二儿媳胡氏打下手,剩下一个葡萄,就归了小孙女海棠。

大孙子海礁只能委屈一下,先自己收拾东西,回头等大壮闲下来了,再过来帮他。

眼下家里的仆人还是有些少,不过等到马有利带着儿子、孙子们到来,家里的人手就会宽裕多了。

海礁笑道:“我不需要人侍候。屋里的事我自己就能收拾得过来。今晚先整理一下铺盖和明后天就要穿的衣裳,还有明日练武读书要用的东西,其他的每天收拾一点就行,并不费事儿。”

马氏很高兴孙子能照顾好自己,但也很心疼他:“急个啥?额们刚到家,路上走了两个月,骨头都颠坏了,好歹先歇几日。你不必忙着射箭习武了。回头额跟你表叔公和曹爷爷、陆爷爷打声招呼,他们三个老头子路上辛苦,也多休养几天,别总惦记着给你布置新功课,也不怕把你这小身板给累坏咧!”

海礁不由失笑。他为祖母的慈爱而心中欢喜,但偷懒是不可能偷懒的。他活了两辈子,很清楚自己作为习武之人,只要偷懒了一日,将来就会偷懒无数次。他可不能养成坏习惯了。

妹妹海棠静静坐在炕尾,已经冲他使过三遍眼色了。他瞧见屋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所有人都有事忙碌,目前离晚餐还有点时间,便起身道:“阿奶,我到处逛逛去。这宅子我还是头一次来呢。”

马氏应了:“去吧,如今你住的东屋,从前其实就是你爹住的地方,还有你爹小时候淘气留下的痕迹咧!”

“真的吗?”海棠站起身,“那我也跟去瞧瞧。”说罢就拉了哥哥出门。

两人只在东厢转了一圈,便往后院去了。

后院没有别人,只有葡萄这个半大姑娘来来回回地替海棠搬箱笼,看看海棠心中顿生愧疚。

她赶紧转过了头,拉着海礁到了院子的另一端,避过了他人耳目:“哥哥,我打听到颍川侯府的消息了。你一定想不到,姨奶奶的小姑子周淑仪,嫁进颍川侯府后都干了些什么……”

第143章 野心

葡萄哼哧哼哧地将小姐海棠的箱笼全都搬进了屋中,头上两个离家时梳得好好的丫髻都要散了,她连忙将头发重新扎了起来。

看着屋子角落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箱笼,她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

箱笼上都贴着纸条,标明里头装的是什么东西。海家外头看着只是寻常,但海家的小姐光是装衣裳的箱笼就有六个,装书本笔墨的箱笼也有四五个。前者只能说是富户千金的正常作派,可后头这个就有些吓人了。海家小姐才多大点年纪,就有这么多书本了?海家老爷、少爷的书本还都是另算的呢!周家的小姐们也没有四个装书本笔墨的大箱笼呀!海家是什么书香名门吗?看来阿奶偷偷告诉家里人的话没错,海家有钱不在明面上,但一点儿都不比别家差。

娘也私下跟她说了,海家只有一个小姐,身边的丫头留在了肃州出嫁,因此目前无人近身侍候,只要她够勤快,讨得小姐欢心,就能稳稳当当留下来了。能在小姐身边做大丫头,她这辈子就不用愁了。就算海家不如周家显赫富贵,好歹日子过得富足,她做小丫头的也不愁温饱,比在乡下种地强一百倍!

周家三房是老夫人当家,老夫人不待见她们太太,因此他们马家只能被赶去庄子上度日,就算熬到老夫人死了,也未必能回去。若不是姨太太好心收留他们,让他们一家有了新差事,他们还要继续在土里刨食呢!她开春就十三周岁了,照庄上的规矩,差不多到了说亲的年纪。可她能嫁给什么人?还不是附近的庄户人家子弟?

想想她从前在周家三房见过的丫环姐姐们,再想想她在别庄上看到的附近农户家的女儿,同样的年纪,前者穿绸戴花吃香喝辣,出入大户人家,谁见了都敬三分,嫁了人也能做体体面面的管家娘子;后者十四五岁就要出嫁,在田间地头刨食,生一堆孩子,还不到三十就老得象五十岁一般。

葡萄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沦落到后者这般下场。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