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205)

马老夫人强硬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她配合着装了病,却拒绝去佛堂清修,甚至不肯拨钱修佛堂。

周世功无奈之下,只得让妻子周马氏暂代家务,顺便把佛堂收拾出来。马老夫人肯不肯去都不打紧,关键是要让长房的镇国公夫妇看到他们三房确实诚心反省认错了。

周马氏初掌中馈,拿到对牌的时候,心里还颇为惊喜,觉得自己终于能吐气扬眉了。

谁知才过了一天,她就后悔了。

什么管家大权?这就是个坑!

她空有对牌,却没拿到家中库房的钥匙,就算是打发人出去采买当天要用的蔬菜米粮,拿着对牌到账房支银子,账房也不肯给钱,非要问过马老夫人的意思不可。马老夫人则只会对日常采买的支出点头,其他的花销,无论是建佛堂要用的材料费,还是要给镇国公府送礼赔罪的支出,她通通都驳了回来。若周马氏一定要花钱,就得自掏腰包了。

周马氏气得去寻周世功,周世功却道:“这种小事你找我做什么?我几时管过庶务?只管让账上拨银子就是。若是母亲不许账房给钱,你就自己先垫着,过后母亲消了气,自会将银子补给你。”

周马氏早就过了容易被忽悠的年纪了,冷笑道:“阿家几时给过额银子?老爷这话只能哄哄三岁孩子,额才不上当呢!老爷几时拿银子出来,额几时替你办事,别拿空话糊弄人!”

周世功只得去翻私房钱,却只能拿出百来两碎银,连建佛堂的费用都不够,更别说是备一份赔罪的厚礼了。周马氏见状,索性连银子都不拿了,把对牌往周世功手里一塞,自己回了屋,也装起病来。

随后,她就派出心腹侍女给海家送了口信,邀妹妹来探病。

她不好出门,接下来要怎么做,还得让妹妹帮着参详参详。

第170章 应邀

马氏收到信的时候,还有些不敢相信。

她再三问周马氏派来的心腹侍女彩绢:“大姐病了?怎么病的?前儿见她还好好的咧!”

彩绢吱吱唔唔的:“太太也是不得已……不生病不行了。姨太太就去看看她吧,太太有要紧事,急着要跟姨太太商量!如今家里老夫人告病,老爷要太太留在家里侍疾。太太没法出门,除了生病请亲人上门来探望,实在是没有别的法子了。”

马氏明白了:“大姐这是装病了?你们家老夫人告病,也是装的吧?就为着老军师进城告状那事儿?”

彩绢干笑着低下了头。

马氏叹了口气:“光是装病有啥用?你们家老爷这是打算让老夫人装上一年半载的病,把事情糊弄过去么?这哪里是真心要悔改的模样,好歹也要让老夫人进佛堂里清修两年吧?!”

彩绢小声道:“老爷吩咐了要太太布置佛堂,可老夫人不答应,家里的账房便不肯支银子。太太不愿自掏腰包,又觉得管家大权仍旧在老夫人手上,自己做不了主,不过是空挂一个管家的名头,没什么意思,索性就告病了。可日后该怎么做,太太心里没主意,只能请姨太太去帮着参详参详。”

马氏叹道:“你们老爷当的是什么家?事事都做不了主,连账房都不听他号令,几两银子都支不出来,世上哪有这样不中用的家主?!他立不起来,大姐便没有依靠,额去了又能管啥用?参详出了再好的主意,她也用不上啊!”

彩绢苦笑着低下了头。许多事情,她们这些太太身边的人其实都看得清楚,无奈身份卑贱,什么都做不了。

太太倒是身份尊贵,可也同样什么都做不了啊!

马氏想了想,便对彩绢道:“你若不急着回去,就先下去用饭。额得跟老爷商量商量,才能给大姐答复。”

彩绢应声退了下去。马婶立刻便领了她去后院针线房。那里如今已经是她们祖孙婆媳的地盘,没有旁人在,正好说话。她有些担心女儿女婿,想要找彩绢细细打听一番。

海棠在窗前看着她们一行人进了隔壁针线房,院子里倒是没人了,便拿了一件针线活走出门去,走到针线房窗边,略站了一站。

彩绢正跟马婶说些马绣橘的近况,不外乎给马老夫人做些过年用的新衣裳之类的。马老夫人如今要装病,过年也不可能出门吃年酒了,马绣橘还以为自己能歇一歇,没想到今儿一大早就接到了新命令,不但本来定下的新衣裳要照做,还要多添两身,都要求做得精细。马老夫人自认为受了大委屈,没办法出门散心,就要多补偿自己几套新衣,心情才能好过些。因此,马绣橘如今要加班加点,只怕年前都不可能找到机会,借口出门采买,前来探望父母亲人了。

马婶心里难过,但没办法说旧主的坏话,只能自欺欺人地说句:“那等过了年,绣橘就能闲下来了,正月里正好走亲戚。”

彩绢苦笑着小声说:“正月里约摸能歇两日,可开春后老夫人又要穿新衣了,针线上的人在正月里不可能真的闲下来的。”

马婶的儿媳马昌年家的忍不住道:“额们太太一年四季都不能保证有四身新衣裳,老夫人倒是大方得很。老寡妇打扮得这般花俏做甚?!有这些银子,咋就不能多花些在儿孙们身上,还非得打额们太太的主意?!”

这话就说得不太好听了。马婶回头瞪了儿媳一眼,马昌年家的才闭了嘴。

葡萄为了掩饰母亲的失言,忙转移话题:“彩绢姐姐,彩罗姐姐可好?我好些日子没见着她了,也不知道她如今怎样?”

彩绢忙笑道:“彩罗好着呢,如今在太太身边也能帮得上忙了。若不是有她在,我今儿可不敢出门跑腿。”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