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212)

一座玻璃作坊在建立与运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海西崖都基本说了。

周世功听完之后,才醒悟到自己曾经的想法是多么天真。

他以为只要有懂技术的匠人,有了烧制玻璃的配方,再招几个可信的学徒帮工,随便在庄子上建个窑,就能把玻璃制作出来了。长安城里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将玻璃器从庄上作坊运回城中,也不费什么事。不管烧出什么东西来,只要是玻璃,总能很容易卖出去,换回大笔钱财……

然而按照海西崖的说法,他连材料这一关都过不去。

大食玻璃匠人们先后在肃州作坊与甘州作坊里待了几个月,传授技艺,然后才来到了长安。这时候长安的玻璃作坊已经照着甘、肃二州的旧例建好了,大食匠人们一到就能直接开工。而在建设作坊期间,长安这边显然还做了更多的准备工作,比如在长安周边寻找合适的玻璃材料来源地、耐火材料来源地以及燃料供应地,然后将它们全数划归到边军各卫所的名下,以免有旁人来争抢。

若是得到边军许可建立的作坊,无论是材料还是燃料,都可以从边军这边购买,也能给边军添一笔收入;可若是不相干的外人私下企图建玻璃作坊,与边军争利,除非他有法子找到不在边军掌控下的材料来源与燃料供给渠道,否则休想在长安地界上烧出大量玻璃器来。边军为了掌握这条财路,没少给日后的竞争对手挖坑。

周家三房差一点就要跳进这个坑里了。

周世功不由想到,自己若是真的顺利拿到了妻子陪嫁的别庄,并依照挖角来的工匠要求,在别庄上耗费巨资建成了一座合格的玻璃作坊,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材料,烧不出玻璃器,消息也走漏出去,让边军与周家族人知晓……他岂不是什么好处都没得到,白白赔了一大笔钱,还要面对千夫所指?!

老军师知道此事,赶来阻止了三房的计划,似乎也不是件坏事……至少如今他还没有赔掉大笔钱财,只是背负了罪名,又多挨了几句骂而已。可三房糟糕的财政状况没有变得更糟,就足以令他庆幸了。

想到这里,周世功也明白了连襟为何要对自己说这些话,低声道:“多谢妹夫将这些内情告诉我。若不是你细细说来,我还不知道建一座玻璃作坊,原来是如此琐碎艰难之事。当初我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差点儿吃了大亏。”

海西崖笑笑:“倒也不算吃了大亏。哪怕是消息不曾走漏,姐夫一家顺利建成了玻璃作坊,才发现无法瞒着边军采买到材料烧制玻璃,好歹你们也拿到了配方。只要有配方,又有懂行的匠人在,换个地方重建作坊也是一样的。玻璃的材料价廉易得,并不只是西北有。换一个地方,你们有人有配方又有本钱,照样能挣到这笔钱,只是麻烦些罢了。”

周世功苦笑:“我家世居长安,家人亲友尽在本地,还能上哪里去建作坊?妹夫就别笑话我了……”就算是去弟弟或次子所驻扎的边城,那也照样是边军的地盘。难不成还能去远嫁京城的妹妹处……

周世功的脸色微微变了。

妹妹手里有钱有地方,也不缺人……原本他们计划建玻璃作坊,找来的学徒都是继母马老夫人昔日得用的掌柜、伙计们的子孙。据继母的说法,他们比老兵子弟更能保守秘密。

可若是作坊计划失败,继母把人送到京城妹妹处另建作坊,那么……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挖了边军的墙角,最后得利的又会是谁?

妹妹妹夫,还是颖川侯府?

可要承受后果的,却是他周世功!

第176章 合作无间

周马氏并不是真的病了,又早知道妹妹要来,自然无须装成病人的模样,躺在炕上接待来客。

她穿戴齐整地在自己所居的正房里招待了来访的妹妹祖孙三人。

寒暄过后,海棠送上了自己亲手绣的玉兰绣帕,周马氏大喜,没口子地夸了一大通:“绣得真好!你这般小小年纪,咋就绣得这么好了?”又说妹妹马氏有福气,夫妻和睦,孙子孙女聪明能干,又能陪在身边,比她强了一百倍。

马氏却不大想听到这种话。周马氏的儿女不在身边,好歹都还活在世上,女儿时不时能回娘家省亲。而她呢?只有一个亲生的儿子,却早早的去了,这算哪门子的福气?

她打断了大姐的话:“行咧,自家人客气个啥?你特特派了心腹请额过来,难不成就是为了说这些废话?!”

周马氏讪讪地将玉兰绣帕收了起来,道:“小妹如今年纪大了,脾气也见涨,这一会儿功夫都等不得了。”接着便清了清嗓子,给心腹侍女彩绢使眼色,“你去把家里昨儿新制的点心拿出来给表少爷表小姐尝尝,都是长安风味,礁哥儿与棠姐儿必定没吃过。”又小声跟马氏说,“你随额进里屋来。”

这是姐妹俩要单独说悄悄话?

马氏挑起一边眉毛:“到底是啥隐秘之事?连额孙子孙女都听不得?额信得过额家孩子,你咋还防着他们咧?”

周马氏干笑:“小妹,不是大姐信不过你家孩子,而是这事儿……说出去不大好听!”

马氏便不再多言,只吩咐海礁海棠兄妹俩:“好生在屋里待着,别四处乱走。这家里有好些人长着坏心肠,整天想着看你们姨奶奶的笑话,不定怎么算计人呢!”

海礁海棠起身应了,目送马氏随周马氏进了里间的卧房。彩罗又放下了门帘,守在门边。

这就不太方便靠近偷听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