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211)

黄捕头对海礁感恩之余,与他聊天时也坦率许多。在海礁先一步透露自己与金家案子的渊缘,还有参与周家老兵们围捕第八名杀手的经历之后,黄捕头为了从他这里得到更多的情报,也愿意向他透露一点府衙的内部消息了。两人愉快地交换了情报,彼此都感到非常满意。

海棠听得瞠目结舌:“这才几日的功夫,哥哥已经做了那么多事了?还有了自己独立的情报来源?”

海礁也忍不住露出几分得意:“我也没想到,事情会进行得如此顺利。我一到那条街上,没多久就看到黄老娘了。我把她送回家,很快就遇上了黄捕头。我向他打听家里的事,他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难处。我把那寡妇介绍给他,他立刻就把人请来试用,一天后就愿意雇人了。事情顺利得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大概是因为,我虽有私心,却也真正帮到了人吧?老天爷认可了我的功德,便也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海棠问他:“你介绍给黄捕头的寡妇,就是上辈子他娶的那一个吧?你是提前打听好她的情况了吗?”

海礁点头:“上辈子我就知道,她母子三人在长安艰难支撑了几年,差点落入绝境了。好歹也是肃州故人,虽说我不记得她家了,可既然是肃州之战的阵亡将士遗属,我怎么也要帮一把。如今我提前促成他家与黄捕头结识,想必他家儿女能过得好些吧?黄捕头也不用放弃后年升迁的大好机会了。他这人着实能干,捕盗破案是一把好手。哪怕黄知府离任后,新知府不想重用他,遇到案子还是要指望他出力。若不是被老娘的病拖了后腿,他绝不会一辈子困在长安府衙里做个小小的捕头。”

海棠感叹万分地看着海礁,大感欣慰。

哥哥成长了呀!不用她帮着出主意,就已经懂得自己去建立情报网,自己去找帮手了!他做得这么好,估计用不了多久,她就可以放心放手,不必再为哥哥今生的事业劳心劳力了吧?

海棠心情大好:“如今知府衙门知道了更多的情报,能把金家案子的凶手跟孙阁老联系起来了。一旦老军师与周家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应该会察觉到杜伯钦与孙阁老早有勾结吧?这跟三房犯的事可不一样,意味着西北边军的阵营里出现了叛徒,镇国公府不可能再轻轻放过吧?”

海礁笑了笑:“就算不能治杜伯钦的罪,也会提前戒备起来了。今后我大概没机会再听到杜侍郎的风流秩事了吧?真可惜呀!”

第175章 天真

再次回到长安城后的第一个休沐日,海西崖带着妻子与一双孙子孙女,走进了周家三房祖宅的大门,前来探望“生病”的大姨姐周马氏。

海家毕竟是周马氏的娘家姻亲,又是来探病的,周家三房的当家人周世功再怎么不情愿接待外客,也要客客气气地将海家迎进门来,一脸亲切友好地与他们寒暄。

让他庆幸的是,小姨子马氏虽然一脸不大高兴的模样,但并没有当面对他这个姐夫出言不逊,显然并不打算重提他伙同继母强夺妻子嫁产一事。

这件事若真能就此过去,那他也不是不能对来访的海家人笑得更真心实意一些。与不停上门来指责他的族人相比,清楚内情的海家对他的态度要和气多了,这让他放松不少,无须再小心提防客人的谴责。

寒暄过后,马氏带着一双孙辈在管家娘子的引领下,前往后院探望“生病”的大姐周马氏。由于马老夫人也“病”了,他们不需要再往她住的院子走一趟,直接去正院即可。

不过路上,海棠与海礁几乎是同时察觉到有人在偷看他们一行人。

海棠立刻就朝着那人的方向望过去,却只瞧见了一片一闪而过的蓝灰色衣角。

她小声问海礁:“哥哥可瞧见那边的人影了?”

海礁也盯着同样的方向,小声回答:“看见了,是个穿灰蓝衣裳的人,却不知男女。”

兄妹俩再次朝那人影曾经闪过的门道望去,认得那是周家三房祖宅东路的第二进院子入口。

一般来说,大宅子的东路,都是给继承人住的吧?若说东路的第一进院子有可能是客院、马棚之类的地方,那第二进院子大概就是周晋浦的住处了?是他还是他家里人在偷看前来探病的海家人?他们这是想打探继母的消息吗?

海礁沉吟片刻,小声对妹妹说:“先别理他,一会儿跟姨奶奶说一声便是。”海棠点头。

其实,就算周晋浦想窥视他们海家人的行踪,也没什么好怕的。他们又不住在周家三房,本身也不是周晋浦能随便拿捏的身份。若他胆敢挑衅到他们家头上,海棠与海礁都不介意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就在海棠一行人到达周家三房正院的时候,海西崖也跟着连襟周世功转移到书房,开始进行一场相对轻松的谈话。

可谈话开始之后,周世功就发现,他们谈的内容实际上并不轻松。

海西崖仿佛只是在闲聊一般,简单提了提自己离开长安后的经历,很快就讲到了回到肃州、重新出仕后的事,尤其是筹备玻璃作坊期间,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考验。

他没有说出玻璃的制作配方,可除此之外,整个玻璃作坊建立与运作的经过,他都说了。

他说了大食玻璃匠人的来历,大楚学徒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语言与习俗难题;说了寻找玻璃材料的艰辛,甘肃地区与西域地区间同类材料的差异,以及反复试验哪一种材料更适用的过程有多么折腾;说了作坊本身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火窑需要的特别材料,以及烧玻璃期间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他还提到试制玻璃时失败了多少次,耗费了多少成本,烧成后又还要考虑产品是否符合大楚国内富人们的喜好,是否能顺利卖出去,以及如何保证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会折损太多……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