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便与周怡君手拉手地跑了。她们跑了,马氏这边才有位太太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呀!方才那位姐儿好象是三房的孙女吧?额记得看到过三房的管家出城接人。可惜她到家后,三房就接连出事,周五太太也没功夫带着孩子到各家亲友家里走走,也好让大家认认人……”
于是马上就有人开始说起了三房近来的传闻:“那位老夫人好象病得不轻的样子……不知看的哪位大夫?”
“从前看惯的那几位大夫,他家都没再请过去了。”接话的太太用饱含深意的语气道,“想来也是,吃了这么多年的药,也没把马老夫人的病给治好,还请他们做甚?!让病人多在家里歇歇,好吃好喝,少管事少操心,兴许还能好得快些……”
众位太太互相交换了个眼色,有人面露忧愁,也有人暗笑不语。显然,对于周家三房所发生的事,大家都早有所耳闻了,也清楚马老夫人与周世功夫妇的病情是怎么一回事。别的不说,光看三房的孙女周怡君那副无忧无虑来亲戚家吃年酒玩耍的模样,大家就清楚,三房的当家人们根本没有什么病……
事关周家三房的话题,马氏就不参与了。她喝了口茶,便牵起了另一个话头:“额听说金家那边近日又闹起来了?金家老太太又病了?她到底是个啥病呀?十几年前就总说她要不好了,可不好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她真个不好嘛!”
关于长安城里的金家,近日可闹出了不少新闻来,这同样是众位小官太太及周家姻亲们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比起周家三房马老夫人祖孙俩公然犯家族禁忌、挖边军墙角,周家七房出了叛逆的白眼狼女婿却得了个懂得感恩的便宜外孙,还有长安前卫的内部动荡,金家的八卦作为闲聊的话题,显然要安全多了。
马氏只是起了个话头,众人便立刻兴致勃勃地转移话题,讨论起金家近日的传闻来:“金家老太太好象打算把外孙女许配给自己的亲孙子哩!”
“他家把大孙子当宝贝蛋儿一样,其实没啥本事,就是生得好些,哪里配得上他家外孙女儿?那可是从二品都指挥同知家的千金!”
“金老太太打着生病的旗号把外孙女诓来了,原是想要哄骗孩子自己答应婚事的,谁知道人家孩子也不蠢,请了名医来诊治,天天喂苦药,金老太太自己就先撑不住了……”
第289章 另一个金家
周文君如今在周家及亲友家女孩儿们聚集的闺秀席上,摆在花园里,距离周三将军的院子颇有一段距离。
海棠跟着周怡君一路走过去,途中经过了两个坐满宾客的院子,还有长长的抄手走廊,间或点缀着些花木山石的小景致,倒也不会无聊。
周怡君顺便把最新消息知会了一下海棠:“文君姐姐把彭家玉琪姐姐接过来了。彭姐姐已经在家里住了几天,心情一直不太好,今儿本来也不想出来参加宴席的,怕有人嚼舌头。文君姐姐和我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说服她松口。不过,因为担心会有不识趣的人找彭姐姐说起金家的事,文君姐姐就没打算跟别人凑在一块儿玩耍,只让我来找你过去,咱们几个熟人坐在一处安安静静说话就好。”
海棠接连几天都光顾着关心别的事去了,问她金嘉树家的消息还好,长安城里的另一个金家最近都有些什么传闻,她就一无所知了。
海棠问起周怡君,周怡君才告诉她是怎么一回事。
彭玉琪的外家金家以她外祖母金老太太病重为由,把她接到长安城来,名义上说是侍疾,其实是为了让她与自家孩子金善多多相处的。
金家曾经在长安城里也是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从前还曾经瞧不起彭同知这个出身寻常的女婿。可今时不同以往,彭同知已贵为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金家却在老一辈去世后走了下坡路,如今当家的兄弟俩都不过是五六品的小武官,靠着父辈的余荫支撑着大族的颜面,却能力有限。为了重振家族门楣,他们急需要给自家子弟结一门显赫的姻亲,以为臂助。
彭玉琪这个金家外孙女,是金家能接触到的最好人选了,也是最有把握的。毕竟除了长年驻守甘州的彭家以外,长安城里的世家将门都很清楚金家的底细,不会轻易松口把女儿嫁过来。
可惜,由于金家从前对女儿女婿的冷淡,以及在彭同知妻子去世后,对外孙女彭玉琪的漠视,他们如今也没有把握直接开口提亲,唯有让金老太太打感情牌,以侍疾为借口,把彭玉琪诓到长安金家来。
金家人似乎对自家孙子金善非常有信心,认为只要彭玉琪与金善相处的时间长了,就会对他动心,从而主动向父亲开口,要求嫁给这个表哥。以彭同知对女儿的宠爱,答应的可能性很大。那金家就不需要担心彭家会拒绝了。
周怡君小声告诉海棠:“那个金善,听说长得挺好的,人模狗样,性情也温柔和善,还从小读书,据说小小年纪就会作诗呢!我是没见过他,但文君姐姐她们从小就见过,平日来往的人家,也有好些个跟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姑娘说他好的。不过彭姐姐跟他相处了一段日子,却觉得他这人有些表里不一。不是他人品不好,而是他……瞧着温和好说话,其实为人霸道得很,习惯了说一不二,容不得旁人违逆,大约是从小就被家里宠坏了……”
彭玉琪是个很有主意又要强的姑娘,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人生伴侣?表兄妹俩初相识时处着还好,大家和和气气地,也没什么矛盾,但时间长了,再会做戏的人也会露出破绽来,更何况是年纪不大的金善?彭玉琪从他平日与身边兄弟姐妹以及丫头小厮的相处中,看出了他的本性,立刻就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