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389)

这更象是唐夫人利用周二夫人身边的心腹在办事。周二夫人本就是唐家女,她俩姑嫂关系又好,唐夫人若要指使周二夫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只要不损害到周二夫人的利益,难道下人还会拒绝么?

周怡君听了海棠的分析,深以为然:“说得也是……二伯娘再亲近娘家,也没必要在这种事上瞒着我祖母……”她不由得发起愁来,“可我在给大姐写的信里明说了是二伯娘指使人干的……那岂不是冤枉了人?!”

海棠笑道:“没事,冤枉不了。反正那仆妇的供词就是说自己是奉命行事。如果文君姐姐在镇国公夫人面前告了周二夫人一状,周二夫人要喊冤时,就会知道自己的心腹做过些什么,她娘家嫂子又利用她的人都干过些什么好事。到时候,我们就能弄清楚,唐夫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周怡君抿了抿唇:“倘若二伯娘身边有背主之人,这回被揭穿了,对二伯娘也有好处吧?反正我觉得,唐夫人行事不合正理,早些查清楚她与老夫人之间隐瞒的秘密,对我们家而言也是件好事。”

这个秘密没能瞒多久。

等到马氏带着海棠准备告别回家时,周文君便打发人给周怡君回了信,在信中说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周二夫人并不知道自个儿娘家嫂子让她的陪房嬷嬷做过些什么的。她被婆婆镇国公夫人叫过去质问的时候,是真的一头雾水。听完事情经过后,她立刻就叫起了冤,又把心腹召来细问,才知道唐夫人确实越过她,指使她的心腹给借出去的仆妇下了令。唐夫人还嘱咐过那嬷嬷,道是这种小事不必告诉小姑子周二夫人。作为回报,那嬷嬷还留在唐家的侄孙子,开春后就会得到一个好差事了。

周二夫人当场就发了火。她为了哥哥嫂子的女儿们能嫁得如意郎君,连自己亲儿子的婚事都顾不上,一心为唐蕙、唐若奔走,结果嫂子就是这样回报她的?!就算真要使唤她的人去做事,也没有瞒着她这个主人的道理!更何况,嫂子还把事情办得这么难看,害得她在婆婆面前丢脸,简直不能原谅!

周二夫人立刻冲回娘家去了。细问之下,她才从嫂子唐夫人嘴里逼出了真相。

唐家那两个教养嬷嬷,当初从京城请过来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唐家家主在京城任职的时间太早了,当时结下的人脉,如今已不剩什么,实在没地方打听靠谱的嬷嬷去,因此还是特地请托了周家三房嫁去京中的女儿周淑仪,才把人请到了。整个过程中,马老夫人与周淑仪母女都出了大力,也是她们向唐家推荐那两位据说是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为了能说服两位嬷嬷千里迢迢前来长安执教,唐家还承诺了要给她们养老,绝不会中途把人辞掉。

但如今,唐夫人想把人辞掉了。这是违反当初双方约定的。唐夫人还记得当时马老夫人说过的话,道是这两位教养嬷嬷在宫中执役多年,与宫中贵人关系密切。她想要把人赶走,但不想得罪她们的靠山,因此急着来找马老夫人打听那靠山的身份来历呢!

只是这件事,唐夫人目前还未得到家人的认可,并不打算声张,只想先悄悄问了马老夫人再说。没想到这一瞒,就出了问题。她找的人被周家三房抓了现行,连累得镇国公夫人也跟着没脸。她老人家可光火得很呢!

海棠跟着马氏,匆匆吃完了瓜,便告辞离开了。

只是她回想起周文君回信里说的话,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真相真的如唐夫人交代的那么简单么?

第322章 异状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晚餐时间了,海礁也回来了。

海棠从正院上房退出来,都没顾得上回屋换衣裳,就先去东厢找了哥哥海礁,把今天听说的消息告诉了他。

海礁得知唐家的两个教养嬷嬷是马老夫人与周淑仪推荐给唐家的,愣了一会儿,便反应过来:“如此说来,这两个嬷嬷还真有可能是奸细了?周淑仪是几时跟孙家勾搭上的?”

不管周淑仪是几时跟孙家勾搭上的,唐家两个女儿接受京城教养嬷嬷的教导,至今还不到五年的功夫,时间是对得上的。孙阁老在朝中使力,克扣西北边军的军费钱粮,已经不止五年了。而西北边军自力更生的成果虽然还可以,但也不是每个地方、每位将军都能轻松靠自己的本事自给自足的。这种穷日子过得多了,难免就会有人生出别的想头来。周淑仪背叛娘家投靠孙家是一个例子,唐家想要冲出西北重返京城,也是一个例子。

孙家能利用一个周淑仪,又凭什么不能再利用一个唐家呢?

更何况,仅仅是推荐两个教养嬷嬷而已,马老夫人与周淑仪甚至不需要知道她们的底细,只要孙家有心,让周淑仪知道有这么两位宫里出来的嬷嬷,愿意千里迢迢跑到长安去教导将门千金就可以了。马老夫人与周淑仪白落了唐家的一个人情,往后可以靠着这份人情,继续在长安权贵圈子里撑起体面。至于教养嬷嬷在唐家做了什么,又与她们有何干系?

唐家得了教养嬷嬷,很可能还被画了饼,说这两位嬷嬷在宫里认得贵人,能替唐家的小姐牵线搭桥,说一门京城的显赫亲事什么的,自然就更乐意将这两位嬷嬷接进家门了。至于两位教养嬷嬷在教导学生之余,是否还私下收集了什么情报,往外传了信……一般人谁会怀疑呢?她们是长年生活在内宅里的人,在长安城里又人生地不熟,还要指望唐家将来给她们养老。怎么看,也不象是会做奸细的人哪!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