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他竭力回忆上辈子听说过的小道消息,始终想不起关于嫡皇子的传闻,但记起了另一件事:他曾经奉命去监视一名工部的官员,偷听得对方私下跟妻子说,周太后预备在皇陵下葬的时候,皇帝曾下旨命他们临时在主墓室旁加挖一个小墓室,好安排一具棺椁随葬。当时他们为了赶工,偷懒没有另挖墓室,只是将这具棺椁随便塞进主墓室里去了。
由于皇帝身体不好,不曾亲自前去视察陵墓,所以无人知道他们做的小动作。没想到当时逃过了一劫,等新君登基了,反倒有新晋的阁老追究起这件事来。这名工部的官员打算把当年留下的证据全都毁掉,再封住所有知情人的嘴,绝不能让内阁知道自己犯下的事。
锦衣卫既然知道了这官员的秘密,他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但已下了墓门石的太后陵墓也不可能重新打开,所以随葬的那具棺椁并未被移走,仍旧在墓中与太后相伴。
案子公开后,有小道消息说那具棺木中葬的是一位皇子,服制、陪葬品和棺椁都是比照着皇子的规格安排的。有人说那是周太后早年丧命的儿子,但那位先帝朝的太子爷四十多年前就葬入先帝陵园了。又有人说,那其实是七皇子,从小由太后抚养长大,因此才会附葬在太后身边。
这个说法刚出来不久,朝中就发生了别的大事,从此再无人关注太后陵墓的消息了,海礁也始终不知道那具棺椁中躺的是谁。
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一切都是对景的:“附葬太后陵墓的,应该就是这位嫡皇子吧?他正好行七,未封王而早夭,不为世人所知,所以只能这么悄悄下葬,但皇子该有的体面都有。皇帝对他倒也不算刻薄。”
海棠皱了皱眉头:“如此说来,他顶多只活到太后去世、葬入陵园为止了?那岂不是没两年了?他是怎么死的?病死的?还是被孙家人所害?”
“这可我就不知道了。”海礁摊开双手,“反正,关于太后的死因,也有很多小道消息。当时她虽然病重,但还没到弥留的地步,因此皇帝才会放心出巡。没想到圣驾离京才几天,宫中便传出了太后驾崩的消息,圣驾只好匆匆回返。
“朝廷的说法是,太后是气候不佳引发旧疾,病情忽然加重,药石罔效。也有小道消息说她是被孙贵妃气死的。后来孙家倒台,许太后也曾指责孙贵妃害死了太后。只是无凭无据的,又过去了好几年,连内阁都没当一回事,只当许太后是要落井下石,往孙贵妃身上栽更多的罪名呢。”
海礁本来也不信太后的死因有问题,因为当时孙贵妃完全没必要对太后下毒手。但现在知道了嫡皇子的存在后,他就没那么笃定了。
倘若孙贵妃知道了那位嫡皇子的存在,知道榴花为什么要对六皇子下毒手,为了报仇,她杀害嫡皇子的同时,顺道将太后也给解决了,都是有可能的。只是这种事,在他重生之后,就再也没法找到答案了。
除非这辈子,孙贵妃又发现了慈宁宫的秘密,又一次起了杀心。
第393章 迎难而上
海棠与海礁对视一眼,兄妹俩都沉默下来。
这种事就算他们再着急,再想帮忙,也做不了什么。
长安离京城太远了。而海家离慈宁宫更远。他们说不上话,甚至不好向周家提出警告,否则他们要如何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
连镇国公府都不知道的事,他们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海礁皱眉道:“上辈子孙家得势,周家却屡屡出事,因此孙贵妃才会不把周太后放在眼里,趁着皇帝出宫就下狠手了。但如今孙家一再遇挫,又与盟友颍川侯府生隙,势头大不如前,更控制不了禁军,孙贵妃应该没那么大胆才是。”
“她需要什么大胆呢?”海棠倒是不以为然,“她是个死了儿子的母亲,就算娘家再风光得势,她的地位也不会再往上升了。皇帝又有了新欢,生了新儿子。就算是纪王世子在孙家支持下得以归宗立储,那也不是她亲生的。她的人生已经没有了希望,只是作为家族崛起的工具人活着。倘若她知道了害死儿子的凶手行凶的原因,一时悲愤之下,发疯杀人,也没什么出奇。上辈子皇帝就没有惩罚过她,这辈子估计也不会有所区别。她毫无损失,反而为死去的儿子出了一口气,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海礁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小妹的话非常有道理。这么一来,事情不就麻烦了吗?
站在周家麾下官员子弟的立场上,海礁更希望太后能多活几年,哪怕是病重难愈,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周家的一种保护。有她在,皇帝对周家就得留几分情面。
更别说还有七皇子在。
七皇子固然是不能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旦被皇室正名,就有可能影响到八皇子立储的资格,可他活在世上,同时也是对许贤妃的一种保护。倘若将来有朝一日孙贵妃戳穿许贤妃二嫁之事,许贤妃就能告知世人,自己是七皇子的乳母,为了救七皇子才会留在宫中做了宫人,也是为了保护七皇子,才会做了皇帝的妃嫔……
虽然这事说起来同样不好听,但“忠君”之义总是比个人的小节更重要的。为了保护吴皇后嫡出的皇子,宫人牺牲自己的性命,被颂赞为忠婢;那许贤妃牺牲自己的丈夫儿子,屈身另嫁,怎么就不算忠心了呢?
反正她的前夫也在她成为皇妃之前,就停妻再娶了,认真算起来,谁负心绝情在先,还不好说呢!
上辈子许贤妃就被人质疑过有夫之妇的身份,可当时周太后已死,七皇子也没了,她就算说出实话,也没有人证能证明,皇帝的说辞更有可能会被朝臣视作为庇护宠妃而撒谎——毕竟这种事他过去没少干,只不过当时受惠的是孙贵妃而已。既然连正宫皇后与嫡皇子被害死,他都能睁眼说瞎话是意外导致,包庇一个嫁过人的妃子又算什么?况且这个妃子还是他自个儿坚持要纳的,周太后反对都没能拦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