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为他背弃了与平西侯世子的婚约,可他却在你被送走后,便迅速结交了新欢。老夫人心生怨恨,在报复家人之余,也没忘揭破他窥探军机情报的罪行。他阴谋败露,带伤匆忙潜逃出京,艰难摆脱追兵,一路逃回国去,后来还成为了胡人汗王,直至两年前传出病亡的消息。”
麻尚仪顿了一顿:“老奴原以为,老夫人既然怨恨旧情人,报复于他,就不该在嫁进周家并与夫婿相处和睦之后,还对胡人有什么好感才对。老奴也是万分不解,为何老夫人会与胡人奸细往来?难不成是那老汗王知道你隐姓埋名逃到了长安,故意命人找上门来?”
马老夫人的脊背头一次弯了下去。麻尚仪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她就算再否认,又有什么意义呢?
她不得不点头承认:“我不知道他的人是怎么发现我的……他派人送来了亲笔信,还附上了我当年送给他的东西……他说我若不想让丈夫知道自己曾经做过些什么,就得老老实实帮他们的忙……”
她深吸了几口气,咬牙道:“我只是给他们办过几回通关路引,再帮他们卖过几回货物,更多的事,我做不来,也不敢做。我知道这么做是犯忌讳的,可若我不肯答应,他们就要把我的秘密告诉老太爷……我怎能让他们断送了我的好日子?!”
她抬袖拭泪:“我真的不曾出卖过什么军情机密……这些东西我也没处打听去。老太爷娶了我没多久,就从前线退下来了,专心于后勤军备。前线的情报,他不知道,我也没处打听。就算能打听,我也不会做那种事的。我只是不想让胡人跟老太爷胡说八道,可没想让大楚的军队打败仗呀!周家若是兵败,我身为周家妇,也别想过好日子。这事情的轻重,我还是知道的!”
她哭得伤心,在场有不少人都有几分信了她的话。目前也确实没有证据证明,她出卖了边军什么重要情报。可胡人若当真掌握了周家高级将领之妻的把柄,会满足于只让她弄几份通关路引,卖卖货吗?
那位胡人老汗王,可不是这种心慈手软的性格。难不成他对于旧情人,还有几分怜香惜玉?
镇国公忍不住开口了:“你有何把握,胡人老汗王不会逼你打探大楚军机呢?若他非要逼你,你能坚持到底么?与其寄希望于胡人老汗王心软,你还不如奋力一搏!若你当真只是因私情被父母驱逐的宗室女,又不曾出卖过大楚,你大可以跟三叔父坦言一切。以他对你的宠爱,他是不会怪罪你的,兴许还能反过来利用此事设下圈套,引诱胡人奸细上钩,反算计胡人大军一把。那我们当年兴许就能更早获胜,也不必与胡人僵持了这些年。到时候你便是功大于过,谁还会计较你多年前的小过错?!
“你为何不跟三叔父说清楚?难道是不信他么?!”
第476章 质疑
马老夫人无言以对。
她当然不相信丈夫,不是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而是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做过的事,是不可能得到原谅的。
眼前的这些人都不知道她过去曾经做过什么,又在胡人老汗王那儿留下了什么把柄。他们只会觉得她犯了蠢,明明不需要被胡人胁迫,早早就能脱身,却还是被胡人奸细们裹胁,做了那么多的错事。
他们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马老夫人低下了头,轻声道:“我不敢冒险……老太爷对我越好,我便越不敢让他知晓,年少不知事时,曾经对别人动过心……更何况那人还是胡人汗王,是他的仇敌。我怕他一旦知道,便再也不会对我好了……”
听起来倒也合情理。
可镇国公夫人这时候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算什么大不了的过错呢?三婶娘难道不曾听家里人说过世交家的笑话?那胡人老汗王当年在我们大楚京城为质时,因生得英俊,很是吸引了不少女娃娃,各家闺秀都忍不住去偷看他,有些大胆的甚至还送过他香囊手帕。那汗王性情狡诈,知道自己有个好皮囊,便趁机勾引高官显宦之家的女儿,意图为自己谋取利益。当他被揭穿真面目后,仓惶出逃,很多人家才知道自家女儿差一点儿就被他算计了。
“三叔父一位好友的妹子,就是其中之一。他好友十分恼怒,抱怨妹子行事不慎,三叔父还劝他好友,不要责怪妹子,应当多加抚慰才是。胡人狡诈,边将们没少上他们的当,更何况是家里娇养的女孩儿?三叔父的好友听了他的劝说,不再责怪自家妹子,还给她说了一门好亲。那姑娘后来也是夫妻恩爱,儿孙满堂,甚至能拿年轻时的蠢事当笑话讲。三叔父当年就有这样的气量,又怎么可能因为三婶娘曾与那胡人汗王有过旧情,便弃你于不顾?三婶娘未免太小看了他!”
这事儿在场的人大多数都不了解,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镇国公看向妻子:“夫人,这事是真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镇国公夫人点头:“是真的,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几个老姐妹都知道,就是唐家的老夫人。”唐家原也是世代将门,几十年前才从京中调到西北来的。唐老夫人本是京城的宦门闺秀,祖父曾做过六部侍郎。只是这个家世,还够不上胡人老汗王勾搭的标准,因此没吃什么亏,只是有知情人戳穿,略有些丢脸罢了。
镇国公夫人还举了另一个例子:“除此之外,那年我带着大郎上京请封世子时,借住在吴家,也听大姐提过,吴家一位老姑奶奶,当时也对那胡人质子着迷得很,还为他写过诗,画过画像,叫人知道后,羞得不敢出来见人。可她也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当时受骗的女孩儿多了去了,过个一年半载的,便也无人再提起。吴家书香门第规矩严,吴家那位老姑奶奶也不过是被家人送去庵堂里为长辈祈了一年福,回家后照样说亲嫁人,嫁的是布政使之子,虽说是续弦,但听闻也过得颇为和睦。可见这事儿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