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尚仪暗忖这小姑娘虽然不曾在城中扬名,但镇国公府的姑娘却知道她的长处,也不知道是真有才能,还是故意为之。镇国公府里的孙少爷中,与海家姑娘年纪相仿的不少,周家族中同龄少年就更多了。虽说海家的家风颇正,不至于有攀附之心,但凡事就怕万一,金嘉树与海家真的太亲近了……
麻尚仪暗暗打着要多留意海家两个孙辈品行的主意,忽然留意到海家姑娘名唤“海棠”,倒也巧妙,还令人颇为怀念……
麻尚仪想起了自己在宫中认的师傅,丁燕燕丁女史,她原是从藏书阁调往坤宁宫,专职为当时刚成为正宫皇后的周太后处理文书辞章的,为人正派,品行贵重,对小宫女们态度温柔和蔼。麻尚仪素来十分敬重她。
而丁女史曾提过,她的师傅原是藏书阁的主事女官丁海棠,可惜后来调去尚功局做司织了,出宫后没几年便死于非命。说来也巧,害死她的,便是那马老夫人宋育珠的娘家亲人,沁国公夫妇以及他们的嫡长女……
若不是丁司织发现了宋育珠卖国之举,及时阻止,又悄悄给平西侯府送了信,只怕平西侯世子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犯了何等大错。虽然当时被盗走的情报还是给边军带来了损失,但平西侯世子也知错能改,成为了一位军功彪炳的名将,不曾让胡人在边关占了大楚的便宜去……
曾家能亡羊补劳,可惜死去的丁嬷嬷却活不过来了。
麻尚仪想起自己出京之前,曾去丁燕燕女史出宫后的私宅探望过她,提及丁海棠丁嬷嬷昔日的血债。师徒俩都觉得,沁国公府已经得了报应,只剩下宋育珠这个罪魁祸首了。她这回定要看到此人认罪伏法,然后为丁嬷嬷上一炷香,禀明此事,好叫她老人家能得以安息。
只是麻尚仪没想到,宋育珠还未伏法,自己就先遇上了一位同样名叫海棠的小姑娘。她似乎也看那宋育珠不顺眼,多次揭穿后者的谎言,叫旁人不再为其花言巧语所惑……
莫非这是丁海棠丁嬷嬷在天有灵,故意为之?
这么想着,麻尚仪又觉得,这海家的小姑娘还是挺可爱的,自己似乎没必要太过防备人家了。会看宋育珠不顺眼、当场揭破其虚伪面皮的直率好孩子,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第513章 母子相见
海棠并不知道自己被人评估了一番。
她跟随祖母马氏来到周家三房,刚刚从姨奶奶周马氏那儿听了一遍昨日发生的事,还没来得及追问更多细节呢,便听得门房来报——
周世成回来了。
周马氏吃了一惊:“额还以为二叔要到今晚或明早才到呢,没想到他回来得这么快,难不成是在路上听说昨儿的消息了?”她忙问来报信的婆子,“可告诉老爷了?”
婆子回答:“二老爷直接往西院去了,已经有人去书房禀报老爷,还有人去了东院请大少爷。”
周马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找大少爷做甚?叫他去挨他二叔的打么?!”
马氏道:“大姐替他操啥心?反正姐夫会护着他。只是你二叔这就去见马老夫人了,大姐你是不是也该给镇国公府或都司衙门送个信?兴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给马老夫人送那啥牵机药了。”
周马氏被妹妹一言提醒,忙打发人去给镇国公府送消息了。至于都司衙门那头,还是让丈夫周世功出面吧。
门房婆子前脚刚走,后脚周怡君便从外头进来,给周马氏带来了最新消息:“祖母,我听说二叔回来了,直接去了西院!”
周马氏也不问孙女是怎么知道的,连忙招呼妹子:“额得赶紧到西院去。不管老爷咋说,额都得出面跟二叔说个清楚,可不能叫他怨上额们母子。要怨也是怨老爷和周晋浦去,额跟晋林可是无辜的!”
马氏忙道:“额陪大姐去,就当给大姐壮个胆儿。他要是敢打人骂人,额替大姐拦着!”
马氏自问还是有点武力值的,为保万一,她还让大姐周马氏多带两个健妇,最好再带上洗衣锤,以防万一。
海棠在旁无语地看着这老姐妹俩一边结伴往外走,一边商量着什么样的武器方便实用,既能把人打疼,又不会留下明显伤痕。她什么话都没说,默默转身把炕头上摆的折扇拿在了手里,拉着周怡君跟了上去。
到了西院,她们刚进院门,便听得屋中马老夫人在鬼哭狼嚎,哭骂了许多人,从周世功、周晋浦父子,到周马氏、陈氏这两代媳妇,连镇国公府一家,以及京中来的涂荣、曾庆喜、麻尚仪等人,一个都没落下,哪怕是负责看守她的两个粗使丫头与一众驻守在西院内外的卫兵们,都没逃过去。
马老夫人还是那一套老说辞,错都在别人身上,她最清白无辜。
可周世成显然不是那么好骗的。他从小由周家三房老太爷带大,长年驻守岷州卫,习惯了军伍生活,反倒不如兄长周世功养在母亲马老夫人身边,对其恭敬顺从,哪怕心有不满,也总是顾虑到外界对自己孝名的评价,不敢对继母有丝毫冒犯之处。
他默默听完母亲的话后,才道:“您做过的事,其实儿子都已经知道了。儿子在家中也有耳目,定时会往岷州传信。您别以为儿子刚从外头回来,便对家中发生的事一无所知,随便您说什么,儿子都会信。您原是自己一意孤行,才会犯下大错,如今既然事情已经败露,您就该诚心认错悔改才是,为何还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难不成母亲如今翻供不肯认罪,镇国公与都司衙门就会当您真的什么都没做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