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684)

海棠点头,又压低声音:“那剩下的金家二老太太呢?还有那位金大姑,她们看似被家人抛弃了,但也知道不少当年的旧事。难道麻尚仪就没打算做什么?”

海礁也小声回答她:“前儿我听小金提起过,道是金二老太太在牢里病得很重,金大姑天天去照顾她,自己都快累病了,可为了养活自己,又要挤出时间去干活挣银子,连与人相亲的时间都抽不出来,更别说是嫁人了。这金大姑也曾求小金伸把手,因为上门时被麻尚仪拦了,只得去找周小见苦苦哀求。周小见给小金传了话,小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给了她十两银子,接济一番。

“有了这十两银子,金大姑总算能喘口气了,不需要每日为生计奔波。可她租的屋子也快到期了,因她拒了房东提议的相亲人选,房东心里记恨,已明说不会再把屋子租给她,她还得考虑自己将来的住处问题,要烦心的事还多着呢,根本不是十两银子能解决的。金二老太太听说也只是在熬时间罢了,等她一死,后事也需要花银子。那时金大姑又该何去何从?”

真的吗?听起来还挺令人心情愉快的。

海棠忙道:“金大哥能不记前嫌,接济金大姑银子,外人知道了,肯定会夸他宽仁的。只是不知道,金二老太太死后,他是否需要帮忙操持后事?要戴孝吗?金大姑又该如何安排?但愿别因为她们,影响到金大哥的名声才好。”

海礁若有所思:“小妹说得不错。我们是该提前考虑起来了。回头我得提醒小金一声,千万别为了几个仇家,损了自己的名声。他将来是要考科举的!”

第567章 女牢

第二天一大早,海礁就去找金嘉树说话了。

两个少年人嘀嘀咕咕了很长的时间,以至于海礁只能匆匆从金家带了一块饼,边吃边赶路,不然上学就要迟到了。

他走后,周小见到了金家上工,金嘉树又把他叫进屋里,嘀咕了好一阵子,然后塞给他一小袋碎银,让他出门去了。

且不提金嘉树过后是如何去老师谢文载处上课的,周小见离了金家,先往黄捕头家里去了一趟,与其交谈了一会儿,留下了一份实惠却不显眼的礼物,又转头去了知府衙门的牢房门口,等到金大姑一脸憔悴地提着篮子前来送药送饭时,把她截了下来。

金大姑从周小见处又得了十两银子,这是金嘉树第二笔接济,是预备给她为金二老太太办后事用的。虽然她老娘还没咽气,她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认为母亲兴许有可能痊愈,可得到这笔钱,她也不觉得生气,反倒十分惊喜。

有了这笔银子,她手头又更宽松些了,可以给老母亲请一位医术更好的大夫来看病,给老母亲抓更好的药,或者是买点对身体更有益处的吃食。哪怕老母亲真的撑不下去了,办后事时,也能体面许多。

她揣着这一小包碎银进了大牢,与早已混熟了的女牢头和女狱卒们打招呼问好,便退到边上安静等候。女牢头不紧不慢地喝着热汤,吃了买来做早饭的包子,方才慢条斯理地走到金二老太太的牢房门前,将牢门打开,放金大姑进去。

这段时日里,金大姑基本每天都是这么做的。牢头狱卒们也不介意放她进牢房。金二老太太原本脾气不好,身份又敏感,还病了很长时间,眼看着随时都有可能咽气,旁人看着不免觉得晦气。镇国公府早就打点过,府衙大牢里的人索性便将她安排在位置最偏僻的牢房中,离其他女犯都有一段距离,也省得她与其他人接触交谈了。

反正女监这边并不算拥挤,尚有七八间牢房空缺,而金二老太太的牢房正位于最靠里的位置,要出去就得经过所有的牢房和狱卒、牢头,倒也不愁会出什么岔子。这么做就方便了金大姑,每天都能进牢房里照顾病重的老母亲,出入自由,无人担心她们会潜逃。

不过,金大姑毕竟不是犯人。她在牢头狱卒们面前又一向老实乖巧,唯唯诺诺地,时不时还会给她们买点酒肉吃食,贿赂讨好一下,因此牢头狱卒们对她也算客气,平日里还会招呼她一道用饭。当然,这饭并不是免费的,她要交一份伙食钱,还要时不时添点好肉好菜,花费其实不少。只是金大姑觉得这么做更方便自己照顾病重的老娘,十分值得,因此心甘情愿花钱罢了。

今日金大姑得了一笔银子,心情大好,哪怕看到老娘病情没有丝毫起色,连药都没法完全咽下去,也没觉得悲伤难过。午饭时狱卒们招呼她一块儿去,她也大方地拿出一块碎银子来,请众人吃肉了。狱卒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友好地拉着她一道入座,还热情地给她介绍城里便宜实惠的棺材铺子,毕竟金二老太太的病情,显然已经重到撑不了几日了,早晚都是要办丧事的。

女牢头看着金大姑在众人的热情提议之下,原本带笑的脸都快要哭出来了,便挥手替她赶人:“去去去,都胡说八道些甚咧?!人家老娘还没死,说这些话也不嫌忌讳?!不是有银子添菜了么?赶紧去买!再不去,一会儿食铺的好肉就都卖光了!”

众狱卒笑嘻嘻地各自散开了。金大姑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挤出一个感激的笑容,向女牢头道谢:“多谢您了。其实您也别怪大家伙儿,她们也是好心,想帮我来着。虽说我娘如今病着,说这些办丧事的话有些犯忌讳,但不瞒您说,我们老家也有过这种先例,家里老人病得快不行了,儿孙们提前买了寿衣寿材,冲一冲,老人家反倒好起来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