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798)

吴珂不吭声了。这是大事,他之前都没考虑过,心里没底。但若是能回京城去,那自然更好。镇国公府对他堂兄妹二人是没说的,但京城毕竟是故乡……

但想到孙贵妃与孙家人还在京城高高在上,他又生出几分惊惧之心来,拿不准主意了。

海礁在旁冷眼看着金嘉树几句话就让吴珂安静了下来,不再翻来覆去地絮叨着“能上副榜已经很了不起,没必要失望难过”的话,心里明镜似的,早已猜到了金嘉树的用意。

说实话,吴珂的话固然有道理,但对着一个刚刚才为自己落榜一事感到失望的人重复说没关系,后者心里大约也不乐意听吧?况且金嘉树的功课一向很好,考前几次演练都很顺利,拿着几位师长们出的题目写文章,也都写得很不错。今年乡试的题目,谢文载为两个学生押题时稍稍挨了点边,金嘉树事前准备得很充分,也试写过几篇类似的题材。乡试过后他回到家把在考场上写的文章默写下来,谢、曹、陆、庄四位师长看过后,都觉得他有望上榜,最后的结果却只是副榜第一。这叫金嘉树如何不失望呢?

就连海礁,都觉得有些意外呢。

只是这话,他当然不会当着金嘉树的面说,只能低声道:“回头我找人打听一下,看你的文章是不是哪里有错漏之处,才叫考官黜落了。否则,表叔公、曹爷爷、陆爷爷和庄爷爷都说能过的文章,怎么会没被点中呢?”

金嘉树忙道:“若是太麻烦就算了。终究是我文章火候不足,又或是粗心大意出了疏漏之故。那么多十年寒窗的前辈们落榜,都还继续虚心苦读呢。我不过是末学后进,哪里就敢说,自己一定能中呢?会落榜,也是合情合理的。”

海礁笑笑:“没事。若是打听不到就算了,能打听到,你也知道该往哪边改进,下回乡试就不会再犯这个错了,这难道不是好事么?”

金嘉树笑笑,接受了海礁“他落榜并不是因为文章比人差,而是不小心出了疏漏”的说法。但事实上,他心中另有猜测,只是此时不便说出来。

他换了话题:“今儿是出来看榜的,如今结果已经有了,我们也该回去向老师们禀报了。但愿老师们别对我们太失望才好。”

吴珂回过神来,想起一会儿还要去见几位老师,不由得头痛了。但在见老师之前,他还得先应付在楼上雅间里待着的堂妹。堂妹对他这一科寄予厚望,他一会儿该怎么跟她说呢?

吴珂唉声叹气地走在前头,只希望一会儿妹妹不要在外人面前哭出来。海礁与金嘉树落后一步,并肩走出了茶楼,看着茶楼内外或是大喜,或是痛哭的众位士子们,两人对视一眼,心情都有些沉重。

海礁低声问金嘉树:“小金,你方才问吴珂国子监的事,是不是也有心要入监读书?”

金嘉树低声回答:“他有吴门故生为援,若想进国子监,肯定比我容易。”而吴珂要是以陕西乡试副榜第三的身份成功进了国子监,他这个副榜第一也同样有资格入监,到时候他就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进京了。他想借吴珂的手,试探一下宫中那位九五至尊。

海礁不知道是否也猜到了一这点,没有吭声。金嘉树便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海哥乡试得中,明年就要进京去应会试了吧?倘若我能顺利入国子监读书,说不定还能与你同行进京呢!”

海礁眨了眨眼,笑道:“若是你我能一块儿进京,那自然再好不过,可武举乡试的结果还没出来呢,我可不敢夸口,说自己已经中了……”

第664章 内情

海棠跟着兄长海礁,以及一众表亲、友人,离开了那座茶楼。

上马车的时候,吴琼还在呜咽。她为了堂兄未能上榜而伤心,更难以接受的是,堂兄居然是副榜第三,距离上榜就只差三个人而已。这到底是运气不好,还是哪里出了差错?若是堂兄的文章再写得好一些,又或是阅卷的考官高抬贵手,她堂兄是不是就能高中了?那她与堂兄想要搬出去自立门户的梦想,就能实现了吧?

然而,堂兄落榜,以后一切梦想都不必提起了。

镇国公夫人已经替她看好了几个夫婿人选,只等堂兄乡试结果出来,便要正式开始商议了,如此才好在明年她母孝期满后便办婚事。堂兄还能等三年后再卷土重来,她却没办法再耽搁下去。难道她这辈子,就永远不能在自己家里生活一天吗?

她出生在外祖家,在慈宁宫与承恩侯府长大,又在镇国公府生活至今,将来出嫁,便要在夫家生活。她什么时候,才能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家里过一天日子?!

吴琼的眼泪根本没办法停下来。吴珂心中愧疚,只能低声劝抚着,把堂妹扶上了马车,然后尴尬地向众人辞别。

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干笑着各自上马上车离开。海礁海棠顺道送了周怡君一程,金嘉树则先行回家去了,他还得向老师谢文载禀报乡试的结果。

海棠与周怡君坐在马车里,听着海礁嘱咐车夫的声音,倒是齐齐松了一口气。接着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周怡君压低声音说:“琼姐儿对她堂兄这一科的成绩好生在意呀!没想到她会哭得这么伤心。其实何必呢?吴家兄长年纪还轻,这一科不中,下科再试就好了。他才多大的年纪,就已经名列副榜第三,下一科若无意外是稳中的。那时候他也不过才二十出头,已是世间少有的青年俊杰,琼姐儿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