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898)

海棠也不管祖母是不是在借机敲打自己,便立刻扯开了话题:“方才金大哥的话有些不尽不实,其实他方才不但向我打听了吴家议亲不顺的事,他还想知道哥哥是否有信回来了,说是哥哥这时候应该已经进京安顿下来,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

这话一下就吸引住了马氏的注意力:“可不是么?这会子他跟你二叔确实应该安顿下来了,也不知道买了宅子没有。京城的宅子贵不贵?他们带去的银子够不够花?”

接下来,祖孙俩的话题便基本围绕着海礁与海长安叔侄俩在京中的经历进行了,不久后连二婶胡氏也加入了讨论。没有人再提起金嘉树,更没人提起吴珂的亲事。等到傍晚海西崖从衙门里回来,马氏甚至开始向他提议,要多多留意京中来的书信,免得儿子孙子遇上麻烦了,写信回家求助,信使却找不到门,耽误了功夫。

且不说海西崖如何安抚老妻,金嘉树自打从海棠这里得了建议,便开始拉近自己与吴珂的关系,用的借口就是对方议亲不顺一事。

他向吴珂坦言,当初得知对方得到了辛知府的青睐,还在对方面前说过这门亲事的好处,没想到辛家行事如此不靠谱。可为了不得罪长安府尊,吴珂如今又不能直接说另外相看别家姑娘了,好好的婚事被耽误,也不知将来结果如何。金嘉树向吴珂忏悔,表示自己不该多这个嘴。

吴珂闻言只想苦笑。当初他其实自己也很积极想要结成这门婚事,身边人都只会说辛家的好处,谁会不长眼色地说这门亲事不好?如今议亲不顺,他也感受到了辛家的不诚,知道自己太过急切了,才导致眼下深陷泥潭,难以脱身。这种事又怎能怪到同窗身上呢?那时候分明是他自己喜形于色,师长同窗们才会顺着他的口风说好话罢了。

吴珂低声道:“这事儿怎会是你的错?分明是我自己被权势迷昏了头,以为天上掉馅饼,才落得了这个结果。无论最终亲事是否能结成,都是我自找的,好坏我都没有怨言,断没有迁怒无辜之人的道理。只是……老师们可能还不知道呢,他们都在为我高兴,我不想他们担心……”

金嘉树立刻表示:“你放心,我不会多嘴的。我连天佑都不会告诉。”

吴珂感激地冲金嘉树笑笑,感觉到两人多年的同窗之谊,不是他在长安城私下结交的所谓友人能比的,便也愿意跟他说几句心里话:“其实我本来并不着急成亲,只是我妹妹年纪渐长,镇国公夫人已有意替她相看了。我这兄长总要在她出嫁前,搬出来自立门户,让她看到我成家立业的样子,不至于出嫁时还要为我担心,没想到事情如此不顺……”

第749章 搁置

几日后,海棠收到了吴琼的来信。

吴琼在信中描述了自己的惊喜,因为镇国公夫人让周六夫人私下来找她谈心,让她不要着急,由于某些缘故,她的婚事可能暂时不能定下,相看之事也要耽搁下来。不过镇国公夫人与周六夫人都向她保证,将来一定会为她找一个好人家,让她稍安勿躁。

吴琼怎会着急呢?她其实一点儿都不急着嫁人,更乐意在闺中多待些时日。兄长婚事不顺,令她十分煎熬,还以为自己赶不上在嫁人前住进兄嫂与自己的家了,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还会意外之喜。

虽然她依然还在为兄长的婚事不顺而忧心,但只要在兄长成家立业之前,自己不会出嫁,那她就能在“自己”的家中生活一段时间了。再说,兄长明摆着将来是要回京去的,若她嫁在长安,日后岂不是要与兄长分隔千里?她宁可等到兄长进京后,再随他回到家乡议亲,哪怕到时候她已经是老姑娘,难以出嫁,也好过一个人孤零零被扔在异乡。

镇国公府与周家族人都对她很好,她在这里的生活也很舒适,并没有受什么委屈。然而,寄人篱下的生活,终究非她所愿;周家人待她再好,也不是她真正的家人……

吴琼这些心里话,是没办法对周雪君、周华君这些要好的闺蜜说的,怕她们指责她不知感恩,但对于海棠,她倒是没那么多防备,因为她知道,海棠是不会将这些事告诉周家人的。

海棠看完了信,忍不住心下唏嘘。

吴琼不知道镇国公夫人婆媳为何会忽然搁置替她相看一事,只当是因为兄长婚事不顺,才没空分心替她操办,但海棠却早就从金嘉树那儿知道了原委。

这位少爷自打那天听她提了点小建议后,瞬间涨了八百个心眼子,也不知道是如何操作的,竟然很快就打动了吴珂,已然成为了吴珂心中认定的挚友。

如今吴珂似乎在怀疑,辛知府看中自己做女婿,可能不仅仅是出于投机的想法,想在新君继位后,为自己多捞取一些政治资本,同时也是在巴结今上。辛知府横插一脚,截胡了吴珂的亲事,如果顺利定下婚约,将来新君继位后,他便不愁会被许贤妃与吴门故生秋后算账;但如果皇帝不喜,他就顺水推舟阻止吴珂联姻有根基的好人家,免得他得到岳家的助力,有机会重回京城,东山再起。不管事情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辛知府总归是得利的那一个。至于吴珂的婚事受阻,会给他们兄妹带来什么影响,辛知府就不在意了。

起了这样的疑心,吴珂已经不想着能迎娶辛家千金了。他本以为这是他在长安能谋到的最好的亲事,事实却证明他只是掉进了别人的陷阱,就算真能成功娶得辛家女,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兴许还要再继续被岳父算计。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