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子的孝心打了折扣,方氏却完全没有计较的意思。她早前就已经收到了京城侄儿的来信,知道这是海礁托人来救自己了,哪里还敢拖延?只要女儿、心腹与几件最有意义的随身物品能带走,其他的浮财她都不在乎了。从前她会竭尽全力守住海家的财产,不让江家沾一点便宜,可如今侄儿劝得有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海家马上就要迎来好日子,她怎能因为一些黄白之物,便拖亲人的后腿呢?
方氏不但爽快地离开了江家,还故意作出一副不情不愿却无力反抗的弃妇模样来。江大少的妾室跑出来耀武扬威,江家看她不顺眼的成员对她冷嘲热讽,还有江家旁支族人再提将她女儿许配给自家浪荡子弟的话,她都没跟人吵起来,仿佛是真的落魄了,失了所有底气一般。海宝珠不知真相,还想跟江家人争辩一番,被她死命拖走了。她让人雇了车,仿佛败犬似的,在江家人的哄笑讽刺中狼狈离开了江家,路经海家门口时,还有些糊涂的海家族人跑出来拦在路口,声称不许不贞弃妇重回海家生活。
方氏忍住气,只命下人把车赶往永平府城,完全没有跟海家人争论的意思。
反正等到二舅海西崖回归,自会有长辈为她做主,她没必要留在这里跟那群糊涂人一般见识。不然两家同住一屯,离得这样近,万一江家被官府查抄了,江家有人逃到海家的地盘上来捣乱怎么办?她才不会自找麻烦!
方氏到了永平府城,入住慈宁宫旧人事先安排好的客栈后,才把实情告诉了女儿海宝珠。海宝珠生了一天闷气,得知真相后倒是乐了。母女俩很快就与海宝柱母子会合,四人以及心腹随从们在慈宁宫旧人们安排的护卫保护下,听说了官兵上门查抄江家的消息,还在街边的茶楼楼上雅座窗边,看到了江家人被锁拿入城的情形。
前后也不过是差了三天罢了,江家为攀高枝儿,主动放走了方氏,倒是让她逃过一劫。否则,当日被官兵拿锁链拘着,在众目睽睽下被拉过府城大街的,就有她一份了。
她当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过后更多的是庆幸,又立刻往京城去信,谢过了海礁的安排。对于救助了母女的慈宁宫旧人们,她更是感激涕零。有位嬷嬷前来见她,问及蔡小蝶这些年的经历,她把知道的都说了,还牵线搭桥,帮着双方见了一面。
让慈宁宫旧人们更加惊喜的是,见到蔡小蝶,他们还知道了当年失散的另一位同伴的下落。那位年轻时闺名素云的老嬷嬷与梅娘子马玉玫曾是十分要好的姐妹,当年同样是坤宁宫旧人,也如马玉玫一般,在宫斗中遭人算计,被贬出宫,而后便下落不明了。不过,素云比马玉玫要幸运。她出宫后没有走远,去投奔了一位死在宫中的姐妹梅叶的父母,之后便一直留在二老身边,代不幸夭折的姐妹奉养他们,这些年也算生活得安稳。
正是素云偶然重遇了梅娘子马玉玫,接过了帮她抚养养女的责任,又替她料理了后事。就连蔡小蝶嫁给大儒,也是素云托人牵线的。
于是,慈宁宫旧人们终于找齐了所有失散的伙伴们。麻尚仪在京中得到消息,也感动得流下泪来。
昔日天各一方的老姐妹们,终于又能重聚了。
第825章 筹谋
麻尚仪与遵化州的老姐妹们约定了要聚一聚,日期暂时定在四月里,地址若无意外,应该就在京中。
海礁已经在麻尚仪面前刷过脸,约好了跟金嘉树一块儿去列席慈宁宫旧人们的聚会,从此以后便能搭上这层人脉了。他是梅娘子学生的亲孙子,蔡小菊蔡婆婆庇护的小辈的堂兄弟,又与麻尚仪做了几年的好邻居,还是金嘉树有过命的交情,想来一众慈宁宫的老嬷嬷、老公公们,是不会讨厌他的。
海宝柱还要继续留在永平府读书,一时半会儿怕是不能进京来,其余方氏、海宝珠以及海宝柱的生母都是女眷,也不方便远行。海礁预备等授官文书下来后,赶在正式上任前,趁着假期回永平府老家祭个祖,重新宣扬一下海家的名声,顺道替方氏母子撑个腰。
江家如今自身难保,休想再欺负海家,谋夺海家产业了。而海家那些糊涂族人,据说在方氏离开江海屯之后,就被江家人算计上门,若不是官兵查抄江家的速度够快,只怕他们就要被逼卖房卖地了。
这时候他们已经有些回过味来,知道自己过去实在是冤枉了方氏,若不是方氏委屈下嫁江大少爷,与江家人虚与委蛇,他们手上那点族产早就被人侵吞干净了,他们这些不识好歹的家伙,连给方氏气受的资格都没有,早就被赶出祖宗留下来的土地喝西北风去了。他们不知感恩,反倒还有脸去埋怨方氏,整天说她的坏话,实在过分。
如今,他们看着江家合家被查抄,江家父子被锁拿进了大牢,传闻不久之后就要被处死或流放,家产也要全数充公,江家嫡支的妇孺如今只能在家哭天喊地,曾经捧着他们的族人亲友却都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还有意落井下石……海家人都无比庆幸,还好他们手中的产业不曾落到江家人手中,否则如今只会一并被官府查抄,再也拿不回来了。这都多亏了曾经的宗房大少奶奶方氏呀!
海家族人心中有愧,觉得没脸见方氏,但又很想她回家去主持大局,把海家重新撑起来。他们不知道方氏去了哪里,却晓得二房一定掺和了此事,便找上了谢文载的旧仆谢忠——他如今被崔大壮安排在二房分得的宅子里看门,每旬都会与京中海长安、海礁通信,主持着老宅的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