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383)+番外
渔民看到的是能随船出海,挣更多的工钱。但朝廷就要考虑,沿海州城安全的问题,海上贸易海盗的问题等等。
锦岁之前说顾长萧以后要用钱的地方更多,指的就是个这个,海军几乎是从零开始建起,官方的战舰也是。所以开始时我们只能开放少量的港口,还要控制出海船只。
等朝廷的战舰强大到纵横四海,那时就能开放沿海港口,还能把包括小日子外,一切历史遗留问题全给解决了。
往东海基地的路也很好走,中途除了官方的一个驿站,还有燕家建的一个大客栈。因为这一片有燕家租得地种仙人掌,采收胭脂虫和别的草药。
这是十二娘的产业,但燕九和燕十一对妹妹的生意很是重视,哪怕胭脂斋的利润燕九根本看不上,哪怕十二娘嫁到长安暂时不回来。
两个哥哥也没想过调离胭脂斋的骨干,反而派更能干的管事,替十二娘管着胭脂斋。也是替锦岁鬼挣钱,因为胭脂斋在北疆特别的火,而锦岁占了胭脂斋四成的利润。
说来惭愧,她已经很久没给胭脂斋新的配方,至于利润,她直接让给北疆的流云当经费,流云负责救助在北疆的汉奴,还有照拂去北疆的商队。
当一个地方有了客栈和工坊,那很快就有集市,然后渐渐就发展成了小镇。
顾长萧面上不显,却不时低问锦岁:“上次来往基地的路上都无人烟,如今怎么这么多人?”
锦岁指指那些麦田:“一些难民来这边开荒,这边的沙地种的番茄和瓜果特别香,屯田营也来开荒。再往前就是基地的工坊和盐田,人一多就兴盛起来。”
顾长萧大为惊叹:“这才多久,我都快不认识路了。岁岁真的很厉害,边城交到你手里,几年之内必成天下第一富裕之城。”
锦岁忙道:“你别夸我,这是程榆的功劳。他说早晚要开放海禁,东海基地得早点发展起来。他还把一些海外紧俏商品的工坊,安排在这里。”
“看,那边准备建的就是丝绸中转仓库,从蜀中和江南运来丝绸从这里中转出海。
那边的是纺织作坊,从北疆买来棉花和羊兔毛,在这里纺织成布,卖到海外利润极高。
那边另挖蓄水池的是造纸作坊,造纸对水污染严重,不许污水入江、河,特地重新挖塘引渠排污。我们的纸都不用走太远,高丽、倭国那边都愿意出高价买。”
说到这里,锦岁想到一件趣事,笑问顾长萧:“你知道高丽和倭国还喜欢咱们的什么货物吗?”
顾长萧见她笑的像只小狐狸,心一动,笑道:“莫非是琉璃?”
锦岁大赞:“陛下神机妙算啊!”
顾长萧拱拱手:“好说好说,是老师教的好。”
两人相视一望,都笑了起来。后面跟着他俩的人也都笑了,虽然听不到陛下和准皇后在说什么,但看他俩笑的那么开心,就算一路挨冻也值了。
唯有燕九,他不时看一眼锦岁的背影,脑海中浮现那一晚两人挑灯夜谈三十六计,并且约下改日再秉烛而谈的约定,可惜,这个约定永远都不会实现了。
“高丽人是真的很喜欢琉璃,已经远胜北疆人了。倭人也差不多,唉,你说以后咱们去打倭人,会不会从他们国库里搬回一船的琉璃啊?”
“对了,之前听燕家主说倭盗在闽州沿海劫掠,咱们的海军建成,一定要去驻守闽州。听说那里祭祀成风,也要引导。”
顾长萧点头:“从陆地到闽州道路难行,朝廷对闽州的掌控没有中原那么强。如果能从海上掌控闽州,也能教化百姓,屏去陋习。”
“闽州时疫多,我准备未来用皇后之名,组一支医疗队,深入闽州、滇州这些偏远州城,传播医学,教化百姓。你觉得行吗?”
顾长萧连连点头:“皇后有封赐女官的权力,只是历代皇后的女官,只管着后宫而已。
岁岁完全可以封女官更多的权力,像你说的医疗队,若由女官带领,再由黑羽营随队护卫。
女官领俸禄有官职,只是从皇后这里领,不从朝廷领。就算是文武百官也没资格反对。”
锦岁眼睛一亮,对啊,如果我的女官团队成长起来,我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不涉政,不涉军,只利民惠民,百官没理由反对。
如此一来,我能做的事就更多了!除了医疗体系,还有教育、邮局、银行、商会,我都能做。
这才是一国之母该做的事吗,总在后宫那一亩三分地争抢权力,有什么意思?
她兴奋地道:“先我先谢谢陛下!不过,我的女官都有大用,陛下千万别中途让我管后宫的琐事,那样我宁愿回学院住一辈子。”
顾长萧失笑:“是朕没说清楚吗?岁岁要个承诺也这般委婉吗?那我就再跟岁岁说一遍,我君晏清这一生,唯爱岁岁一人。
我的后宫,也永远只有岁岁一人。”
锦岁抬手:“击掌为誓。”
顾长萧立即与她三击掌,锦岁笑道:“那说好了,陛下放心,我也不会变心的。”
顾长萧瞬间眸光一凝,侧目看了眼燕九,又想到那个把岁岁囚禁在神宫的巴特尔王。
我不会给岁岁变心的机会,更不会给你们一点机会!
离东海还很远,刘县令带人迎了过来,就是我们的刘校尉,如今东海基地俨然是三县的规模,刘校尉升官为刘县令。
虽然这两个官职属于不同体系,但是陛下特旨,谁也无法有意见。
刘县令很可惜:“应该等陛下来时再收冬白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