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384)+番外
收白菜已经让长安来的人震惊数次,刘县令这是想让顾长萧也震惊一下。锦岁失笑:“陛下已经知道白菜高产,不用当面看了。”
刘县令憨厚一笑,他这一年升了官,但苍老了很多。现在的基地比以前的屯田营难管多了,咱们刘县令白天管理,晚上还要挑灯读书。
不是像启蒙孩子一样读书,而是学着画舆图、修水利等等,不然他跟不上发展啊!
这个情况适用所有边城的旧官吏,连以前的黄校尉,现在的黄将军,之前总以得到凌老大赏赐的望远镜为荣,现在也没心情跟长安人显摆了。
长安的官员一来,他也有了危机感,非常后悔之前没好好读三十六计。现在不管是凌老大还是程大人,都不可能再到军营授课,他只能自学。
以防被长安的官员比下去,给陛下丢脸。毕竟在长安官员眼中,他们这些黑羽营的老将领,都是陛下亲信。
顾长萧这次来基地,除了和燕九看海港的事,另外就是看火药作坊。
跟之前一样,锦岁不让他进作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是陛下。我并不是说作坊不安全,但有隐患,我们不能赌。”
见顾长萧还是想进去,她冷声道:“你别说什么天佑之类的话,万一有誉王党的奸细怎么办?这样好了,你非要进去也行,我跟你一起去。大不了咱们一起被炸。”
这下顾长萧服软了:“我不进去就是,岁岁别生气。”
“我没生气!你带兵打仗也有风险,但那跟这个不一样。你再给我点时间好吗?等火药基地的安全系统周全了,我一定让你进去参观。”
不能进也能看投石机试掷火药,已经给长安的官员表演好几次了,每次看完表演,官员们都老实很多。
这一次是给陛下演习,还有燕家主也在,黄将军很是兴奋。
第229章 发展中的东海基地
把最新款式能连抛三弹的投石机推了出来,两架投石机,先朝海上发了三炮,又朝沙地发了三炮。
顾长萧和燕九一人一个望远镜,看着那炮弹炸出几十米高的水幕,炸出巨大的深坑,炸崩山石,都觉得血脉喷张,以后的战场,就是我大夏火炮为主导了!
顾长萧也理解了为什么锦岁坚持不让他进工坊,这确实太危险了,巨大的工坊完全就是一个火药桶,稍有不慎就炸毁了。
同时他想到之前锦岁在工坊研究火药和石油,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岁岁总是说自己有办法保护安全,但在顾长萧看来,这一样是拿生命在冒险啊!
他看着锦岁严厉地道:“岁岁以后也不要再进工坊!”
锦岁笑着点头:“好。”
见顾长萧依旧是一脸担忧,她只好调整面部表情,郑重地说:“我保证,以后不会去军工坊。”
反正她只给设计图就好,至于新的配料她可以在空间调试,那样更安全。
顾长萧这才满意:“朕要给军工坊的官吏、士兵全部升官赏赐,有这样的武器,以后我们大夏战士,便是如虎添翼!”
他又惊叹道:“当初我去长安时带的火药已经够猛了,没想到短短半年,投石机竟然又得改良,火药的威力也更猛。”
锦岁道:“只要找到改良方法,武器就能一直进步。我们如今要攻克的是将投石机改良成炮台,改良的更小但射程更远,这样就能装到战舰上。”
“如此一来,打倭国时我们的战舰在海上就能将他们的海船全部击沉。”
……
锦岁和顾长萧聊着去倭国的航海路线,以及把长安的工匠全部调过来,造海船,造火炮。
而燕九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全程没有发表评论,但只是看火药演习,他就明白一件事。
士族门阀,已经彻底没有翻身的余地了。如果说土改是打了士族的骨头,那军工的这新式武器,便是折了士族脊梁。
以前他们为之骄傲的部曲、护卫、佃户,私藏甲胄、刀剑,但在火炮面前,便如土鸡瓦狗一般,根本不堪一击。
燕九心中一叹,不过陛下并没有下死手要将士族全部打压诛尽,他还需要士族门阀做开拓者,去北疆、西域、海外发展商贸。
别人能不能看清楚,想明白陛下的手腕,朝廷的实力,能不能及时找到家族转型的办法,燕九管不着,且有心无力。
但燕家,他这个掌舵人一定要掌控好燕家这艘巨船,绝不能让其遭到灭顶之灾。
响应陛下的土改制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积极配合陛下和凌姑娘对倭的战争。
他已然发觉了,凌姑娘对倭国有执念,那执念比开学院、当皇后还要深。
如今大夏还没有海军,在朝廷建海军、造战舰、发动海上战争之前,我燕家能做什么呢?
很快燕九就想到了,燕家之前就有跟倭通商,可以利用海商派更多的人潜入倭地,收集情报打探消息,待开战之时,他会将这些情报全部献给朝廷。
看完军工部的火药演习,一行人又在刘县令的带领下来到基地,还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犹记第一次来时,锦岁他们全都是露宿海滩,一眼望去除了海就是戈壁滩,而现在沿海是盐田,戈壁滩上是工坊和房屋。
因为要防海风,房屋建的都不高,且也不是墙墙相垒屋屋相连的,都是独栋地基,每户中间隔了一条可供两人通行的小巷子。
所有的房子都是红瓦青砖,用石灰刷的雪白,这片建筑群跟长安和边城的风格都不同。没那么大气磅礴,但很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