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55)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倒是小石头,丝毫没有心眼,直接就说了,“爹娘和我都想你了,担心你在府城过得不好,过来看看。”一副乖巧好弟弟的模样。

这话说阮父阮母她还相信,小石头纯粹就是想来见见世面。

但人来都来了,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想着好好留人在府城住几天,尽快找到合适的房子,到时候也好将人留在府城。

一家四口闲聊家常,气氛温馨和乐。

阮父却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那个制香大赛是怎么回事儿?”

阮柔遂又细细解释,待得知是全国性的大赛,女儿还进了前三十名,不由得大为惋惜。

“要是我们早两天来就好了。”阮母亦是同款的惋惜表情,仿佛错过了什么精彩的瞬间。

阮柔无奈,解释道:“明天的比赛才是重点,你们来得正好。”

三人遂又开心起来,忙说明天一定要赶早去看。

“爹娘,你们赶路都累了,要不明天晚点起,多休息一会子吧。”

“那怎么行。”两人异口同声回绝。

尤其阮母,振振有词道,“你这都进入前三十名,要是得了第一,那可就是制香的状元郎。”

阮柔哭笑不得,读书做的是学问,考的是当官,而制香再厉害也不过一届匠人商贾,两者压根没有可比性,但她到底不忍心拂了爹娘的好意,答应下来。

“那你们今天晚上先去休息,明天还得起早,等结束了,咱们再慢慢说也不迟。”

两人自然没什么意见。

曹娘子办事妥当,给安排了两间距离近的客房,洗漱之物一应妥当,她只有感激的份。

只是小石头到了陌生地方害怕,硬是挤到了一间房里,而阮母想着跟闺女说说贴心话,又跑到了阮柔的房里,最后变成了阮父带小石头、阮柔跟阮母一起睡的局面。

母女俩躺在双上,不料阮母第一句话问的就是,“闺女,你那香真值三千两银子?”

阮柔当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敢情最担心这个呢。

她用笃定的语气道:“当然值得,只是我选了分成,这样以后绝对比三千两还要多。”

“三千两啊,”阮母忍不住喃喃,“慧娘,你这一辈子算是有靠,爹娘也不用为你担心了。”

阮柔闻言心头微酸,撒娇道:“娘,别说三千两,就是三万两,娘也要给我操心一辈子。”

“傻丫头。”阮母嗔道,“还嫌我操的心不够多。”不知怎的,她突然觉得女儿还是那个女儿,只是有出息了,这是好事啊,趁人不注意,她擦掉眼角的眼泪,来前的忧惧一扫而空。

第25章 第三日,是调香大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一群人早早起来,赶往畅春园。 ……

第三日,是调香大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一群人早早起来,赶往畅春园。

只余三十人的场地,抬眼四顾,已经能分辨出谁是谁了。

阮柔发现,除去自己,竟只有两名女性制香师,思及梨师傅的遭遇,她忍不住有些唏嘘,同为子女,有时候怎么就差别那么大呢。

今日到场的观众和评委也比前几日更有分量,几乎几大世家的族长和制香大师、以及年轻的子弟全来了,阁楼上密密麻麻围了满满一圈,远远的,她只能看个大概。

收回视线,她将心神重新放在眼前的比赛上。

今日比的纯粹是制香水平,数得上名的香料任选,各色工具齐全,可以说足以满足绝大部分香的调制,全看个人发挥。

看向远处的曹娘子和阮父阮母,以及因为个头不够时不时跳起来张望的小石头,她手下越发稳当。

按照无数次练习过的一般,她动作如行云流水,一个上午,三份香基本成型,加上炮制、晾干,下午也就成香了。一份芝兰香、一款荷香,还有一款最简单的沉香。

其他人的进展也差不多,约莫到了未时末(下午3点),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提交成香。每块香用一个盒子,只在底部做一个小记号用以标记,不翻开看绝对认不出调香者是谁,最后所有的香呈上阁楼交由众人评判。

足足九十份香摆成一圈,玲琅满目,各色香味混在一起更显得香味扑鼻。

阁楼上,由十位制香大师组成的评委忙碌起来,嗅嗅闻闻,间或记录一下,看得人更加紧张。

阮柔自觉尽力,此刻全然放松下来,去跟阮父阮母会和,或许是照顾她的情绪,几人并未没问她结果如何,而是谈论起了买房置业的事来。

“慧娘,你说的买宅子怎么样了?”阮父最为关心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有了房子才能落地生根。

她顿时一怔,最近一直忙,她完全没空关心牙人有没有寻到合适的房子,此刻被问起,只能茫然摇头,“还没看呢,”紧接着急忙补充,“明天我就去问问。”

这般大的事,阮父阮母自然也说要陪同。

然后,便又是希望他们搬来府城的话,让人惊喜的是,两人并未直接拒绝,而是说先看看,阮柔顿时大喜过望。

她自然知道二老担心什么,“爹娘,明天我带你们去府城转转,府城可比镇上机会多多了,你们一定会喜欢这里的。”安平镇说白了也不是阮家的祖地,论感情其实未必有多深。

几人足足闲聊了半个时辰,阁楼上才有结果出来。

九十份香,取前十名尚且简单,可要将其论个先后就十分困难了,评委都各有偏爱,为了自己看好的香恨不得吵起来,但最后,排名还是出了来。

最终结果由香料商会会长宣布,从第十名往前,第九第八、第五第四,一个个念过去,依旧没有阮柔的名字,几人非但不失望,反而欢喜异常,前三不管哪一名,都是足以扬名大夏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