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614)
当然,阮柔没让他们白忙活,村里对自己友好人家的绣活,只要质量过得去,她都收下,再转卖出去,省去阮家族人不少麻烦。
一日两日阮家尚且不甘挣扎,但一年过去,阮家终于彻底认清了现实,然而矛盾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阮婆子首当其冲,作为与阮柔交恶的主要原因,被所有小辈埋怨上。
“分家!”又是一年年关,眼见阮柔没有回来的意思,阮家诸人终于忍不住了。
也不怪她们太过气愤,明明大好佳节,旁人家都大鱼大肉,唯独老阮家依旧穷兮兮,桌上可怜巴巴的两道肉菜,还得供应一大家子,惹得本就心内不爽的阮家人更为生气。
阮婆子脾性不改,听见后一个眼刀横过去,“你说什么?”
说话的是大房的孙媳,刚生了她重孙,堪称阮家的大功臣,但这依旧不妨碍阮婆子暴怒,“你说什么。”
孙媳李氏还是略微有些怕阮婆子的,怒气下头,她讪讪笑着,“奶,不是我们不孝顺,实在是这日子太难过了,就是我能忍,也不能苦了阮家的重孙啊。”
一旁,阮二伯娘不屑撇嘴,说自己儿子就说,扯什么阮家重孙,又不是自家的,当谁稀罕呢。
但架不住阮婆子稀罕啊,忙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嘛,想到这里,阮婆子按捺住火气,“那跟分家有什么关系。”
李氏小心翼翼觑着她的神色,道,“秀娘妹子不是出息了嘛,她如今一个人在县城,身边无依无伴的,若是分家后,我们去关心一二,指不定就能重归旧好呢。”
这样的提议,在阮家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以往阮婆子无不是严词拒绝,但如今,看着在场所有人眼巴巴的渴望眼神,阮婆子噎了一下,到底叹口气,再次老生常谈,“那妮子的性子你们不知道,我却看得明白,当年得罪她狠了,现在怕是你们凑上去也讨不了好。”
不得不说,阮婆子还是了解阮柔的,然而其他人却明显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或许是相信但依旧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对阮婆子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罢罢罢,索性我们也老了,管不了你们,既然要分家,那就分了吧。”阮老头见阻止不了,再次出来说好话,得到子孙们感激的眼神。
但很快,问题再次出现。
阮老头和阮婆子的年纪已经不小,按常理,长房养老,也即是阮大伯一房负责养老,二房和四房分出去成一小家,眼下情况不同,且不提阮大伯娘愿不愿意,李氏首先就不愿意。
她嘟囔着道,“爹娘,要不把我们也分出去吧,否则跟不分有什么区别。”
这话一下子阮老头阮婆子还没反应,先把阮大伯娘惹怒了,“你个不孝的东西,上面长辈还在呢,就想着分家了,谁给你的胆子,我倒是要问问亲家,是怎么养出的女儿。”
四下寂静,所有人都沉默了,不一会,阮大伯娘也意识到不对,因为以往支持分家的人中也有她一份。
但这不重要,阮婆子嗤笑,冷呵一声,心知这些人的心都野了,懒得计较。
“都分了也行,只是我和老头子年纪都大了,为家里操劳一辈子,没得到老反而没人孝敬。”这便是赤。裸裸指责他们不孝,阮家三个儿子儿媳哪里能受得住这样的罪名,连忙告罪讨饶。
阮婆子得意一笑,时下讲究孝顺,她靠这一句话就足以拿捏住一群人。
第299章 最后,这个家到底还是分了,只是每个人都不大痛快。 阮……
最后,这个家到底还是分了,只是每个人都不大痛快。
阮婆子被一向疼爱的子孙背刺,浑身不舒坦,愣是狮子大张口,问三房要了不菲的养老钱。
原以为能分得大笔财产的大房,因着李氏两句话,彻底惹恼阮婆子,丁点好处没占到,偏还是养家压力最大的,一家子挤攘在一起互相埋怨,形态丑陋。
而二房四房,意料之中没占到便宜,也没吃到亏,心想着以后一定要多来老房孝敬讨好处才是。
然而,这些都不过美好的畅想,事实上,在没了阮老头和阮婆子的精心谋划,三房的日子每况愈下,甚至还不如未分家前,那时起码还能一大家子互相帮衬,没那么累。
至于想象中的,分家后撇清干系,进城找阮柔打秋风,在小阮村长征询过她的意思后,仍旧断然拒绝。
折腾一处,什么都没捞着的阮家人彻底傻眼。
另一厢,稳坐钓鱼台的阮柔,听闻消息后不过嗤笑一声,随即将其抛在脑后,最近绣坊接了京都的一个大单,三米的巨大绣架,需要足足五个绣娘一起动手,才有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绣活,不可谓不忙。
又是一年春来到,柳絮飘飞的时节,县城西边入口,一行三十人的队伍吹吹打打进入城中,引来不少路人视线。
为首,一人骑于高头大马上,身前戴朵大红花,甚是傻气。
店里的伙计早有人偷偷来传话,阮柔方才从后院出来,远远瞧见,嘴角便绽开一个笑容来。
若干年后,南方小镇同方城便有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位绣娘的精美绣活流传在外,引来了当年状元公的青睐,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与之相对应的,在小小的水洼村,作为绣娘的故乡,自然吸引不少人前来,而其中最多的则是周围的年轻姑娘们,怀着一份青春的憧憬与一份小小的精美绣品离开,只不知其中多少也是绣娘。
至于阮家人,一开始还能叫嚣几句,不过扫把星,没良心的家伙,可等后来鄙夷的人多了,指责的话语多了,慢慢的也学会了龟缩在角落,一言不发,眼睁睁看着对方一步步越走越高,他们却只能在泥潭底部挣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