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768)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那也得搬回来,总不能便宜了韩家吧。”阮柔不敢反驳,低低地嘀咕。

“姐,你是不是要搬回来了,可太好了,你放心,以后我给你撑腰。”如今的韩小弟,年纪虽小,却已经有着童生的身份,说这话并不算夸大。

“行,以后我可就靠着小弟你了,你可得好好读书啊。”阮柔笑着开玩笑。

姐弟俩真心实意,阮父阮母看在眼中,既觉欣慰的同时,也有成年人的隐忧。

女儿和离回来,如今他们当家做主还好,可等以后儿子娶妻生子、两人百年,女儿再待在娘家,日子可就不一定好过,还是得早做打算才是。

阮母心中暗暗思忖,以女儿这性子,再嫁恐怕没那么容易,再者,第一次婚姻就没走对路,第二次,她和女儿都得睁大眼挑一个真正好的才行,若寻不到,不如不嫁了。

阮柔可不知道阮父阮母心中为女儿忧心的种种想法,此时的她领着阮父阮母以及阮小弟出门,不知情的见了,还以为是上门去讨说法的呢。

等到了韩家,一行人停下,阮母整了整衣着,确认浑身得体,不输一丝气势,才示意女儿上前敲门。

“笃笃笃,笃笃笃。”

熟悉的敲门声响起,堂厅内,坐定的三人霎时惊醒,唤韩梅去开了门,韩张氏同样扬起一个笑脸,力求输人不输阵。

“韩秀才,秀才娘子。”和离当前,阮母的称呼从亲家变成了生疏的韩秀才。

阮父跟韩秀才走到一边,阮母跟韩张氏凑到一起,虽说两个孩子已经将事说定,但双方大人还是得商量一番,其中包括阮柔的嫁妆,和离后对外的说辞,以及一些场面话。

阮柔百无聊赖坐在座位上,看着不远处两伙慢慢踱步的人,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最后愣是说了一个时辰,这才回返。

此时,四人面上都带着浅浅的笑意,显然,不仅没有发生争吵,反而商量得相当不错。

“浅浅,你过来。”阮母朝着女儿招手,阮柔应声而来,“娘。”

“你在韩家这段时间,受了不少韩伯父韩伯母的照顾,跟他们道声谢。”

“谢谢韩伯父韩伯母。”阮柔十分乖巧,依从吩咐说道。

韩秀才和韩张氏含笑点头,看不出内心如何,但面上至少是和善的,“这段时间,也辛苦你了,希望你以后一切顺心。”

......

彼此一番场面话,便到了真正和离的步骤。

时下人们成婚,婚期都会归入衙门存档,故而和离也非两家人口头说过就算,而是必须要到衙门备案,取消婚契,以后才能各自婚嫁、互不相干。

由韩秀才手写一封和离书,至于和离的理由,则是双方性格不合,相处不来,这才和离,无任何纠纷产生,对外的东西,写得好看些,才不至于丢了两家的颜面,对此,阮柔表示理解。

瞧过和离书,几人纷纷在上面按下手印,因着身边没有族人在,倒也不好大动干戈,直接拿去衙门备案也行,等之后再去族里更改族谱。

待从衙门回来,阮柔已经恢复独身,接下来就是搬嫁妆的事了。

不同于和离书的悄无声息,阮柔的嫁妆里不少大件,譬如被子、箱笼衣柜等,总归避不过人,两家人商量过后,便正常搬运,对外解释就按和离书的统一口径,问题倒也不大。

正中午的,阮父阮母领着阮小弟便开始了行动,阮柔跟在后面提一些小东西,不会意料,几乎刚出韩家门,就有人察觉到了不对劲。

有街坊问道,“韩娘子,这是怎么了?”

韩张氏看过韩父一眼,得到肯定的回应,这才开口,“两个孩子相处不来,和离了,也怪我们当长辈的当初直接应下,凑了一桩不合适的缘分。”

“和离了?”瞬间,几道声音几乎异口同声响起,其话语间的惊诧程度,险些将屋顶掀翻。

“小两口这不是相处挺好的嘛,怎么就和离了呢?”这是不解的。

“韩娘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那阮家姑娘做对不起韩嘉的事了?”也有人阴暗心思,探头探脑,希望得到一个大八卦,好出去吹嘘。

也有人幸灾乐祸,“呵,当初成婚可壮观了,还以为能好一辈子呢,结果这才多久啊,我就知道,那韩家的大小子,个个都说他有才学,一定能考中秀才,到现在还没中,依我看啊,铁定是吹的,人家阮家知道真面目,这才把女儿接回去。”

那些人与阮家人不熟悉,眼睁睁看着四人身影离开,所有的疑问都砸在了韩家人身上,偏还躲不得,否则明日这些乱七八糟的言论就能衍生出几十个版本来。

“没有的事,就是两个孩子相处不来,,没别的,都中午了,大家没事就都回去吃饭吧,别饿坏了。”韩张氏依旧这个解释。

一众街坊们半信半疑,他们不大相信,就因为相处不来这般简单的理由,就会有人选择和离,可若不是这个理由,还能为啥呢。

韩家人相处一向和谐,顶多偶有小摩擦,且那阮家人态度和善,不似真闹了矛盾的模样。

于是乎,有一半人选择相信这个说辞,却也还有人不信,甚至质疑起为何只有韩张氏一个后娘说话,继子和离,会不会是她从中作梗。

当即就有人喊话一旁的韩父,“韩秀才、韩童生,韩娘子方才说的话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韩秀才和韩嘉同时回道。

那人自讨个没趣,想着等会一定要拉阮家人问个清楚。

等阮家一行人去而复返,就被一群人团团围住,乱七八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